孩子3歲上幼兒園之前,是最粘媽媽的時期,一會兒也不想離開媽媽的視線,看不見媽媽,就要喊媽媽,是媽媽最累的時期。
出去玩一會兒,就要求抱抱,媽媽的力氣隨著孩子的體重增長而增長,變成大力士,小女人變成了堅強的媽媽。
那些十分粘媽媽的孩子,真是缺乏安全感嗎?
1、是天然的情感
有句歌詞唱得好:“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可以說,是孩子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也是最愛自己的人,母子心連心,在孕期一根臍帶相連,出生后吸吮母乳,有天然的感情。
媽媽貼身照料寶寶,給予孩子安全感,一旦看不見媽媽,孩子就會感到有些恐慌害怕,這是正常的。
說明寶寶被媽媽照料得很好,有良好的親子關系做基礎,孩子不聽話,做錯了事,即使被媽媽批評,孩子一時可能會感到委屈,但是過上一會兒,就會破涕為笑。
寶寶問媽媽:“我不聽話,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不愛我了?”
媽媽要肯定地告訴寶寶:“雖然有時候你故意調(diào)皮,惹我生氣,有時候還做錯事,但無論怎樣,媽媽永遠都愛你,你都是我的寶貝。”
給孩子吃一顆定心丸,孩子的安全感十足,內(nèi)心有愛,眼里有光,性格會比較溫潤,情緒穩(wěn)定,不是個暴脾氣。
2、孩子需要高質(zhì)量的陪伴
孩子想做親子游戲,想讀書,想做游戲,想運動,不管做什么都想和媽媽在一起,寶寶把媽媽當作最好的朋友和玩伴,顯得有些粘媽媽,這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孩子3歲之前,尤其需要高質(zhì)量的陪伴,是孩子智力發(fā)育的高峰期。3歲前充分開發(fā)智力,經(jīng)常和寶寶聊天,親子共讀,做游戲,孩子一上幼兒園,就能和別的孩子看出差距。
有沒有進行過早期教育,看孩子的表現(xiàn),就能知道一二。
經(jīng)常陪孩子讀書、聊天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情商高,懂事禮貌,學什么都很快,和老師、小朋友相處融洽,是老師的小幫手。
孩子粘媽媽是正常的,享受這個時期,實際上,孩子上了幼兒園,上了小學,晚上的黃金時光仍是孩子粘媽媽的時期。
在晚上的黃金時間,孩子需要高質(zhì)量的陪伴,陪讀書,陪寫作業(yè),媽媽對孩子的情況了如指掌,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進步。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