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可能是中國電影人最艱難的一年。
從春節檔開始,每個檔期前面都有相同的定語——
“最慘”。
2024上半年,內地電影總票房237.73億元。
*第三季度,10家公司7家虧損
與2023年同期的262.66億元相比,出現了9.50%的顯著下滑。
我們寄希望于暑期檔。
結果為期三個月的暑期檔,以116.4億元的票房成績慘淡收官。
比去年同期少了90億,對半砍。
緊隨其后的國慶檔,也沒好到哪兒去。
*高情商:正數第六 低情商:倒數第三
像《志愿軍2》、《危機航線》這些高投入的電影,都血本無歸。
說到票房血虧,大家就算沒看過,也應該聽說過票房災難《太平輪》。
它曾經被列為最賠錢的華語電影top3,投資超過4000萬美元。
為了回本,它被分成了上下兩部分別上映。
結果上部的票房,僅有可憐的1.95億。
而下部注定比上部更低,只有5094萬。
按照票房要超過投資三倍,才能勉強回本的規則計算。
《太平輪》票房血虧,超過1.63億!
連帶著導演吳宇森都被口誅筆伐,貶為只會拍“好萊塢商業片”的末流導演。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它虧的票房,已經不夠看了。
我今天給大家列了張榜單,其中十位“天驕”百花齊放。
且都死狀凄慘,死有余辜。
其中虧得最少的,也有1.5《輪》。
點開這篇圖文,就像走進農村老旱廁一樣,每個坑位都有驚喜。
保命聲明:
由于內地某些制片和投資公司,不會定期公開財報。
文中列出的投資金額,數據全部來自網絡。
如果和現實情況有所出入,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糾正。
疊甲,過!
第一位天驕,是虧損高達9億、某瓣評分3.1的不可回收垃圾:
《圖蘭朵:魔咒緣起》
投資:3億
票房:1889.9萬
如何形容這部電影?
無需多言,一張劇照即可。
*你們最愛的雙馬尾
《圖蘭朵》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根據童話《杜蘭鐸的三個謎》改編的歌劇。
講述公主為祖母報仇,猜謎招駙馬,卻因愛情放下仇恨的故事。
《圖蘭朵:魔咒緣起》則去其精華,自創糟粕。
開辟一條“三色鐲魔咒”主線,講述西方人想象出的,充滿西方魔幻色彩的中國故事。
有愛情。
但關曉彤和名字很難記的老外,他們的愛情來的突然,演得寡淡;
*按E鍵處決
有權謀。
但權謀的精彩程度,甚至比不過于正拍的宅斗;
作為一部投資3億的奇幻史詩,《圖蘭朵》的特效本該華麗大氣。
但是呈現給觀眾的,卻是宛如頁游般的光污染。
全片唯一的看點,是胡軍一拳干碎姜文,報了《讓子彈飛》里的爆頭之仇。
用如此敷衍的態度,創作出的中西雜糅的怪胎。
觀眾怎么可能愿意埋單?
只能說《圖蘭朵》死得好啊!
不過兩個老外來到東方,幫忙解決問題。
這個設定是不是挺耳熟的?
沒錯,正是張藝謀執導的中外合拍的宏大史詩:
長城
投資: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10億)
票房:11.73億
乍一看,票房比投資還高了一點,應該沒虧多少吧?
但是一般情況下,片方只能拿到總票房30%的分賬。
也就是票房達到成本的三倍,才能勉強回本。
所以投資10億的《長城》,實際虧損接近6億!
立項之初,所有人都看好它,以為我們終于要有自己的宏大史詩片了。
重金聘請的好萊塢特效團隊,保證了《長城》頂級的服化道和特效。
而張藝謀導演,又最擅長拍色彩絢麗的大場面。
*《英雄》里的大秦沙塵暴
可惜《長城》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編劇清一色都是老外,怎么講得好中國故事?
果不其然,《長城》變成了美國英雄懷抱中國美女。
用落后的方式,在城墻上打怪獸的爆米花電影。
演員方面,也堪稱災難。
好萊塢制作,又是“國師”執導。
角色無論大小,都能在中國電影史上留名。
演員們當然搶破了頭。
最后得到角色的,未必演技高超。
但關系和后臺一定夠硬。
糟糕的劇本,搭配糟糕的演技。
就算畫面再華麗,那也是屎上雕花。
馬特·達蒙為了主演《長城》(據說出場費有兩千萬),放棄了奧斯卡奪冠熱門《海邊的曼徹斯特》。
結果隨著《長城》一起,淪為業內笑柄。
當年聽說張藝謀要拍《長城》,只有一個人表達過悲觀的情緒。
那就是陳·心眼小·凱歌。
凱歌呀凱歌,沒想到吧。
你的作品也在榜上:
妖貓傳
投資:15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9.7億)
票房:5.3億
首先要聲明一點(以防凱歌小心眼,給我發律師函):
文中標注的投資數額,出自《妖貓傳》在日本發行時的宣傳標語。
官方發布的,總不能是虛假宣傳吧?
當年北京青年報發文,引用了這一數據,卻因此和片方懟上了。
因為一旦這個數字坐實,那《妖貓傳》就虧了8億。
甚至超過了《長城》。
《妖貓傳》是優缺點并存。
一是氣質和基調,有一股“異味”。
視效和服化道頂級,但沒有盛唐的大氣,全是倭風的妖氣。
宛如《無極》的孿生兄弟。
*皇帝進來暈不暈?
畢竟《妖貓傳》的原著,是日本奇幻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二是劇情極度單薄。
調子起得很高,堆積半天懸疑和鬼魅。
裝了半天,卻言之無物。
就為了探究一個“云想衣裳花想容”,淺薄的愛情故事。
空海和白居易在城里狂奔,最后誰都沒救下來。
但都挺高興的,一個找著了無上密,一個決定一字不改。
可觀眾呢?觀眾是陪你倆談戀愛來了?
陳凱歌導演把《妖貓傳》當作“作品”,而不是“小品”。
也不圖賺錢,就純膈應人。
你們就說這人得有多純粹吧。
還有個人也很純粹,那就是向華強。
為了捧兒子向佐,斥巨資投拍了魔幻奇幻科幻致幻經典:
封神傳奇
投資:5億
票房:2.83億
我說話比較直,就直說了。
《封神傳奇》存在本身,就是個錯誤。
它是人類文化史上的糟粕,是中國電影人的恥辱。
當幾萬年后的人類,挖出這部電影的光盤。
都會情不自禁地憐憫,祖先的精神文化環境。
*暴發戶最愛的大金閃
好好的宏大史詩,愣是拍成了中不中洋不洋的美式超英。
紂王受妲己蠱惑,召喚黑暗力量降生滅世黑龍。
姜子牙命雷震子、哪吒與楊戩聯手,尋找光明之劍斬妖除魔。
請問除了人物的名字之外,和《封神演義》有半毛錢關系嗎?
大家猜猜誰是雷震子?
沒錯,向佐。
那時候的向佐,還沒找到適合他的抽象派路線。
依然堅信自己是偶像派。
當一眾一線藝人,心甘情愿地身穿奇裝異服,在大銀幕上裝瘋賣傻;
當審美離奇、畫風詭異的特效光污染,刺瞎觀眾的雙眼;
當《封神傳奇》在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造型設計的同時。
又在第8屆金掃帚獎,“榮獲”最令人失望影片。
我就知道,港片完了。
*右邊是二郎神……
《封神傳奇》憑借一己之力,將《封神演義》打入死牢。
并引領了一大批同類粗制濫造的糞作,如旱廁中的“草莓塔”般層出不窮。
《封神傳奇》余毒之猛烈。
甚至給烏爾善執導的《封神》的推廣,增加了不小的阻力。
*《封神》曾一度被誤傳為《封神傳奇2》。
想必大家都看出來了,奇幻題材是票房血虧的重災區。
其實科幻片也有一朵票房血虧的奇葩,都快被觀眾遺忘了:
上海堡壘
投資:3.6億
票房:1.23億
這位是我們的老朋友了。
中國科幻的關門人,江南老賊的影視代表作,鹿晗演藝事業下坡路的開端。
作為科幻片,它有城鄉結合部風格的服化道、網頁游戲般的特效;
作為動作片,它最大的動作,就是鹿晗的劉海最后掀后腦勺去了;
作為愛情片,它的愛情就像鹿晗送給舒淇的永生花,令人尷尬。
作為故事片,它的故事單薄得宛如小學生作文。
最令我不解的是,3.6億的投資到底都花哪兒了?
是給外星人的出場費嗎?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魔幻奇幻科幻都翻車了,那現實題材電影,會翻車嗎?
會,甚至虧得底褲都沒了。
就比如林超賢執導,不是任務片,勝似任務片的:
緊急救援
投資:9000萬美元 (折合人民幣6.2億)
票房:4.85億
有人說《緊急救援》四段營救割裂感強,觀影體驗差;
有人說《緊急救援》的文戲尷尬,救援隊的私生活過于懸浮。
有人說《緊急救援》過于套路化,情節發展沒有一絲驚喜。
我覺得你們說得都對,但這些都不是它虧本的關鍵原因。
對比這個榜單里的其他電影,《緊急救援》其實是一部相對合格的作品。
至少錢是真花出去了,而不是洗掉了。
片頭鉆井平臺爆炸,九分鐘就花了4800萬港幣。
劇組還花了1500萬港幣,從拉斯維加斯買來一架真的空客飛機……
可惜文戲太勸退,加上題材冷僻,又生不逢時。
《緊急救援》的海上搜救題材,門檻高。
同樣是主打大場面的“類港片”。
《拆彈專家2》不光娛樂性更強,還有第一部的口碑加持。
*開場的機場爆炸預演
2020年12月的票房分布,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除了《拆彈專家2》遙遙領先,《緊急救援》和后面的《沐浴之王》、《晴雅集》票房相差無幾。
36億的票房,都被均分了。
那么投資巨大的《緊急救援》,就虧慘了。
除了《緊急救援》之外,去年還上了一部片名相近的電影:
驚天救援
投資:3.5億
票房:4204.5萬
《驚天救援》原本是一部糊弄事的主旋律電影。
劇情?沒有劇情!只有宛如過場CG動畫的銜接戲;
人物?沒有人物!全員都是工具;
特效?沒有特效!這玩意真的不配叫特效。
偏偏它還正好撞上了官方和民間對沖的槍口。
《驚天救援》到北京大學路演,一學生當場指出幾處常識性錯誤。
事后在網上進行指點批評,且給了差評。
沒想到因此“引火燒身”,被要求公開道歉,還被校團委撤職處分。
《驚天救援》官博趕緊發布聲明,曬出一段約7分鐘的視頻和辟謠圖文。
表示一切都是子虛烏有,純屬誣陷。
結果另一位博主立馬放出約2分鐘的視頻,稱自己有路演45分鐘完整版視頻。
并表示導演對北大化學專業同學的質疑,態度傲慢且不尊重。
官博的所謂辟謠,不過是斷章取義。
爛就爛吧,你還傲慢,你不死誰死?
觀眾紛紛表示不愿意看“不能吐槽”的電影,抵制的呼聲極高。
院線經過考量后,減少了《驚天救援》的排片。
最高的時候也不到8%,票房肯定撲街了。
無論是主旋律還是任務片,都應該允許觀眾表達自己的意見。
否則就別指望觀眾,給你們貢獻票房。
最后要登場的兩位,絕對是華語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傳奇。
阿修羅
投資:7.5億
票房:4984萬 三天撤檔
哈↑哈↓
《阿修羅》,華語影壇永遠滴神。
阿修羅是個佛教詞匯,直譯為“非天”。
阿修羅為六道之一,經常和天神干仗。
《阿修羅》講的就是三個頭的阿修羅王攻天失敗,其中一個頭(吳磊)被錘飛了。
幾百年后卷土重來,想找回流落人界的頭,湊齊三個繼續攻天。
且不論佛教故事在內地院線,有多么水土不服。
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無聊且單薄。
即便有梁家輝和劉嘉玲,架著吳磊沖,都沖不了一點。
而畫面給我的感覺就一個字:丑。
光污染特效,仿生植物置景。
膿液泡澡,搭配令人不適的奇裝異服。
嘔……
奇幻片里一般都有個吉祥物,比如《捉妖記》里的蘿卜頭。
《阿修羅》里也有,長這樣:
我滴個龜龜,買個這玩意放家里,半夜能給人嚇暈!
導演張鵬當過演員、動作特技、動作指導。
執導的電影,屈指可數。
而他參與過的作品,包括2.9分的《富春山居圖》、2.9分的《上海堡壘》、3.7分的《城市游戲》……
真絕了哥,我單方面封你為華語影壇的造糞機。
《阿修羅》的場外,比戲里更精彩。
上映兩天后緊急撤檔,從此銷聲匿跡。
投資7.5億,票房只有不到5千萬。
出品公司破產、主創編劇被限制消費,成為失信人。
洗錢?不可能。
哪有把幾個億洗沒的洗法?
由于投入和產出比過低,其中又有國有資產介入。
一度有人懷疑《阿修羅》的制片方,在侵吞國有資產。
總而言之,《阿修羅》在虧錢方面前無古人。
我也希望它后無來者,奄奄一息的中國電影,經不起這么折騰了。
但是論對中國電影的傷害,還有一位重磅炸彈:
大轟炸
投資:網傳10億 官方澄清不到5億
票房:不明
它上榜的原因,有且只有一個:
陰陽合同。
崔永元炸出范冰冰,出演《大轟炸》13秒,拿到3000萬片酬。
關鍵是利用陰陽合同,偷稅漏稅。
3000萬中,有三分之二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稅,少繳營業稅合計730萬。
還查出范冰冰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少繳稅款2.48億元。
其中偷逃稅款1.34億元。
范冰冰最終被追繳稅款、滯納金和罰款達8億多元,在內地影視圈被封殺。
知道演員賺得多,但公眾還是第一次,直觀地感受頂流演員的天價薪酬。
中宣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
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
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
這么看,《大轟炸》這部電影可謂居功甚偉。
到了這里,可能有細心的小伙伴們發現了:
這個前十榜單,只有九部電影。
我自己總結,總歸有所疏漏。
榜單的最后一位,我想交給你們來填。
今天就說到這里,咱們明天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大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