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74)
早期加入中共,后為軍統高干,國軍少將——龔少俠
龔少俠(1902-1991),又名豐泰,原籍河南省,生于海南樂會(今屬瓊海)。瓊崖東路中學畢業,與樂會同鄉周士第(開國上將,黃埔一期)是瓊崖東路中學同學好友,稱周士第為兄長。后入廣東公路工程學校肄業,又與周士第同在豫魯招撫使行署任副官,是周士第加入中國國民黨的入黨介紹人。1924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二隊學習。
畢業后分發軍校教導第一團見習,后任通信隊長,先后參加了兩次東征。后調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張發奎)政治部(主任王文明)干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隨軍南下,渡海進攻瓊崖,消滅軍閥鄧本殷殘部,后留在中共廣東區委瓊崖地方委員會(書記王文明)工作。
1927年國共分裂后,7月,中共瓊崖特委成立瓊崖討逆革命軍,統一領導瓊崖工農武裝,11月,瓊崖討逆革命軍改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龔少俠任瓊崖工農革命軍東路(總指揮徐成章)政治部主任。
1928年2月,在分界墟戰斗中,瓊崖工農革命軍東路總指揮徐成章重傷后犧牲,由龔少俠代理指揮部隊撤出戰斗,后由梁秉樞繼任瓊崖工農革命軍東路總指揮。
1929年脫離共產黨,后參加鄧演達領導的第三黨和黃埔革命同學會,從事反蔣活動。
1931年投蔣自新,1932年加入復興社,與海南同鄉黃珍吾(黃埔一期),王雄(黃埔一期),吉章簡(黃埔二期),蔡勁軍(黃埔二期)等人關系密切,并結為異姓兄弟。
1933年,派任第九十二師(師長梁華盛,黃埔一期)政訓處處長。隨部參加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
1935年,復興社特務處(軍統前身)取消了各地特派員制,改設區,派龔少俠任港粵區(區長邢森洲)副區長,駐香港活動。同年11月,南京發生了刺殺汪精衛案,戴笠認為是王亞樵是主謀,曾命令在香港的邢森洲、龔少俠與港英警方聯系合作,抓捕王亞樵。
1936年,反蔣的兩廣事變爆發,在戴笠的指揮部署下,身處香港的龔少俠積極參與了情報及策反活動。兩廣事變平息后,特務處接管了原廣東陳濟棠的緝私機關,龔少俠被派任廣東綏靖公署緝私處(處長張君嵩,黃埔一期)東江水路緝私主任。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調赴西南大后方,先后擔任軍事委員會西南進出口物資運輸總經理處警衛稽查組科長,西南運輸總處仰光分處臘戍支處處長。
1941年調由西南運輸總處改名的軍事委員會運輸統制局的監察處(處長曾養甫,副處長戴笠兼)貴陽監察分處少將分處長。同年,張學良被轉送到貴陽黔靈山麒麟洞囚禁,龔少俠奉戴笠的命令,負責協助轉運任務。
1942年,軍事委員會運輸統制局改名為軍事委員會水陸交通統一檢查處(處長戴笠兼)后,龔少俠調任水陸交通統一檢查處公路交通巡察總隊少將總隊長,后任軍統局第二處情報審核。1944年任財政部緝私署(署長宣鐵吾,黃埔一期)廣東緝私總處少將處長。
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調入中央訓練團任少將團員,同年5月任云南省昆明市警察局局長。7月,昆明發生了的暗殺李公樸聞一多案,同年9月,龔少俠因此案"未能防范社會治安的謀殺"被撤職。
1947年調任廣州行轅(主任宋子文)第二處少將處長。
1948年3月,當選為樂會縣國大代表。同年末,海南改制為特別行政區,后成立建省籌備委員會,龔少俠任建省籌備委員。
1949年7月,廣州衛成總司令部成立,廣州綏靖公署副主任李及蘭(黃埔一期)兼任總司令,龔少俠任辦公室主任。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前夕逃往海南。
1950年4月轉赴臺灣,同年成立臺北市海南同鄉會,吉章簡任首屆理事長,龔少俠任常務理事兼大陸組組長。
1953年出任國民黨中央黨部保防會秘書,翌年,調往南方執行部任第四組組長,1956年任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委員。
1976年和1986年仍當選為"國大代表",曾任臺北市海南同鄉會第三屆理事長,臺灣地區“海南文獻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1991年3月在臺北去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