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臨近尾聲,提前回顧這一年,就業市場一直都是涼颼颼的,但就業的話題卻是相當熱門。也難怪,得不到的才是好的,越是就業難的時候,人們才會越在意就業話題。
就拿微博熱搜榜來說,這可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宣傳渠道,甚至一些明星大腕兒砸重金才能上。可不記得什么時候開始,微博熱搜榜仿佛劃設了一個“就業專欄”,來特別介紹踏實勤勞致富的就業故事。為了方便討論,接下來的文章,姑且以“就業專欄”來描述。
前兩天“博士夫妻瞞著領導擺攤月入三萬三”的故事,還歷歷在目。轉眼到了11月14日,這天出的是00后“鈔能力”專題,赫然同時出現兩條此類詞條,“00后女生每天打四份工一年攢十萬”“18歲小伙幫女友收廢品還60萬外債”。有一說一,“十萬”“60萬”兩個數字,出現在新聞事件里,確實算不上令人驚嘆的數字,甚至都不會令人心生波瀾,畢竟大家早就被“小目標”之類計量單位撐大了胃口。不過,若是將心比心,無論是一年攢十萬,還是耐住性子語氣輕松地撿廢品還60萬,這確實不是大多人能做得到的。
這類新聞的藝術性、技巧,確實很高——唯有普通人的成功案例,才能讓億萬同為普通人的讀者出于感同身受,而在平凡里看到不平凡,進而成功給大家有效樹立起一個可望而可即的目標,讓大家昂揚起拼搏斗志。如此,便也發揮出了媒體對社會的正面宣傳引導作用。相信,不少人受“就業專欄”故事的潛移默化影響,油然心生一股干勁兒——踏實賺錢這件事,他能,我也能!
其實,單從微博熱搜的全國性巨大影響力來看,基本可以確定,近段時間頻頻出圈的“就業專欄”,其設立背后,絕不是微博出于傳遞公司價值觀的“狹隘”考量,顯然是微博在承擔其作為?新聞媒體的喉舌功能,踐行其社會責任。畢竟作為一家媒體,尤其是全國性媒體,都承擔著回應社會現實、引導社會輿論風向的重任。基于這一點,再回過頭看11月14日的兩個熱搜詞條,顯然“就業專欄”的宣傳風向,已在悄然發生轉變——在繼續以往鼓勵人們勤勞致富的同時,開始釋放出一股新鮮風向,那便是鼓勵身負債務的人們,積極樂觀面對現實、勇敢迎接挑戰。
這,也確實與職場人的現實感知極為貼合。大家在經歷過就業市場涼風陣陣的幾年光景后,對于職場中突然蔓延開來的裁員、失業、收入銳減狀況,已從起初的彷徨錯愕、手足無措,轉變為了對現實的適應與接受。當然,隨著就業市場冷風吹的時間拉長,越來越多人們的頭等精神需求,也從起初的思考失業后需要做什么來補救生活,轉變為失業、負債后需要怎樣來恢復積極、樂觀。“就業專欄”的出現,可以說是順應時勢,也可以說是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
社會的現實發生了轉變,這面鏡子的投射自然也會因應而變,來作為社會負面情緒的一個緩沖劑。其實,想明白這些,不難理解“就業專欄”的宣傳,并不浮夸更不曾脫離了現實。畢竟,站在媒體的角度上,為呵護社會情緒所能做的,也確實只有這么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