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市重大文藝創作資助委約創作項目,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藝術發展基金會資助項目,新編歷史京劇《武帝劉徹》于上海天蟾逸夫舞臺首演。作為第23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該劇秉承了上海京劇院一直以來的創作宗旨,項目籌備、醞釀扎實,精益求精。多年來上海京劇院已在新編歷史題材的創排中取得了不俗成果,劇院始終積極探索、不懈耕耘,將持續發揚“上京品牌”效應。
演出開場前,張帆院長特別做了動員講話,“《武帝劉徹》從項目籌備至今已三年,一路走來不易,今天終于要亮相第23屆國際藝術節。希望全體演職人員發揮‘一顆菜’精神,拿出最飽滿的狀態迎接首演!” 自今年9月 建組, 歷經整整60天,從討論、坐排到響排、三合成,這部承載厚重歷史底蘊的大戲終于拉開帷幕,向觀眾徐徐展開一幅君臣相惜、八方融榮的大漢恢弘畫卷。
《武帝劉徹》的創排全面展示了上京創作人才梯隊建設的成果,全劇主要由劇院中青年創作團隊挑梁,并邀請兩位院外資深主創加盟。編劇馮鋼、章楚吟、沈穎,導演王青,唱腔設計李連璧(特邀),作曲、音樂配器楊陽,唱腔配器董倩杰,舞美設計鄭加杰,燈光設計陳曉東,服裝設計秦文寶(特邀),化妝造型設計康愷,道具設計楊建強。主演實力與顏值兼備,由傅希如、魯肅、陳圣杰、楊揚、劉韓希燁、孫亞軍等演員攜手呈現。為保障該劇具有較高質量,劇院聘請了尚長榮、鄧博敏、酈國義、榮廣潤、黎中城、孫重亮組成了藝術顧問團隊,并邀請李莉擔任劇本指導。
《武帝劉徹》以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出征河西為背景,通過青壯年時期劉徹強家國,靖邊患,通萬邦的一系列舉動,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全劇深入人物的心理,圍繞劉徹與他身邊張騫、公孫弘、霍去病等重臣良將之間不同理念和思想碰撞,最終君臣克服困難,共同完成和諧萬邦求得天下安寧的宏圖大愿。
《武帝劉徹》充分彰顯京劇流派魅力,唱腔方面根據演員流派與自身優勢量身打造,細膩塑造不同氣質、風格的人物。劇中由余派老生傅希如飾演的劉徹,麒派老生魯肅飾演的張騫,言派老生陳圣杰飾演的公孫弘均為老生行當,三位老生演員搭檔的新編劇目并不常見,也令廣大戲迷倍感驚喜。此外,深明大義的皇后衛子夫由楊揚飾演,聰慧果敢的張騫妻子須蘭由劉韓希燁飾演,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霍去病由孫亞軍飾演,演員們的表演均從人物出發,并不拘泥于流派、行當的界限。
群戲場面緊扣歷史背景展開,武戲場面氣勢浩瀚,在表現京劇“群蕩子”的基礎上融入了武術、舞蹈元素,既火爆驚險又彰顯了民族個性。
服裝設計典雅華美,采用了金繡工藝,刺繡圖案中還帶有精巧的漢瓦圖形,增添了大漢宮廷的歷史質感。舞臺通過寫意的機械數控化肌理景片和平臺裝置組成戲劇空間,當武帝和霍去病在雙時空表演時,景片勾勒出一副大漢地圖,武帝站于升起的高臺空間,霍去病在下方沖鋒陷陣,宮殿和戰場空間實現交互轉換,君臣心靈感應的神秘感,戰場的宏大氣勢均得以體現。
演員謝幕后,臺下掌聲雷動,觀眾沉浸于大漢八方榮融的盛景中意猶未盡,深深被武帝劉徹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和堅韌不拔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98號
+86-021-54619880
+86-021-63225294(票務)
上海京劇院新媒體矩陣
官方網站:www.pekingopera.sh.cn
官方微博:@上海京劇院SPT
訂閱號:SHANGHAIJINGJUYUAN
抖音號:SHJJY
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訂閱號:TCYIFU
上海京劇傳習館訂閱號:SHJCC1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