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政策中,加關稅跟降息是兩大核心,可是這么搞,難道他不怕通脹么?研究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覺得美國人特別害怕通脹?
美國的一切問題似乎都跟通脹有關系,加息、降息都是因為通脹率,美國民眾的支持率也是跟通脹有關。那為何美國就這么擔心通脹,而像我們就對通脹沒有那么敏感呢?
這其實是跟美國的經濟策略有巨大關系。美國的經濟策略就是用瘋狂印鈔來推動經濟發展,理論上貨幣超發肯定會造成大通脹,可是實際上西方國家在過去這么多年中并沒有發生想象中的大通脹,比如說日本就是如此。他們在2012年之后就實行負利率了,可是日本依然處于通縮狀態。這就是因為超發的貨幣大量進入資產端,而不是在民眾手中,因此生活物資的價格就沒大幅度上漲。
日本股市在2008年之后就迅速反彈,在今年直接刷新了1989年的歷史最高點。美國的情況也是如此,美股在過去100年中一直螺旋上漲,除了美國公司的盈利能力外,關鍵就是大量超發的美元進入了美股市場。在資產大通脹的過程中,擁有資產的富人階層也就完成了對窮人的無聲收割。
比如說富人擁有100萬股票,窮人只有1萬股票。股票漲了100倍之后,富人的資產是1億,窮人則是100萬。看著窮人的資產依然是富人的1%,可是雙方的資產差值卻從99萬,變成了9900萬了。
可是這個收割模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超發的貨幣總是會流入日常消費市場,一旦食品、能源等生活必需品價格大漲,那就會導致窮人不滿,最終引發政治的動蕩。美國4年一次大選,選票又在選民手中,如果制成大通脹,那選民就會把選票投給另外一個政黨。因此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非常擔心通脹問題。
因為一旦通脹壓制不住了,不僅意味著他們將丟掉總統的位置,而且還意味著美國這套貨幣超發經濟政策的破產。于是西方世界就需要一個任勞任怨的國家來幫他們制造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壓制他們國內消費市場價格的上漲。看到這一點,你就明白為何美國當年需要日本韓國,后來又需要中國了。
搞懂了這一切,我們再回來看特朗普的策略問題。既然美國需要中國大量的商品來壓制美國消費市場的物價,以控制美國的通脹問題,那為何特朗普還要加我們60%的關稅?
如果特朗普這樣干,最終這60%的關稅不就是美國選民來買單?不僅如此,特朗普還打算大幅度降息。因為他要刺激美國出口,吸引外資到美國投資,因此他的策略就是弱勢美元。
所以他肯定要大幅度降息。基礎的經濟常識,降息也是會刺激通脹的。美國剛剛公布的10月份CPI就已經上漲到了2.6%,結束了之前連續6個下跌的趨勢。美國9月份一降息,10月份通脹就開始上漲,這就是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如果特朗普更大幅度的降息,那通脹不是更加夸張。降息疊加關稅,那就是雙重上漲。那特朗普為何不怕呢?或者他有什么辦法呢?
拜登的辦法是讓印度取代中國,來為西方世界提供廉價商品,可惜的是印度不爭氣。特朗普表面的想法就是制造業回流美國,讓美國自己來制造商品。可是美國人力成本這么高,當年中低端制造業就是扛不住高成本才要產業轉移的,現在怎么可能又回去?同時就是可以回去,也不可能是在4年內就解決這個問題。
實際特朗普的后招就是讓俄羅斯跟中東買單。什么意思呢?特朗普早就說了,他上臺之后要壓低油價。特朗普為何要讓烏克蘭跟俄羅斯停戰,也是為了油價的問題。壓低油價有什么好處?油價低了,生產成本就跌了。要知道石油價格不僅關系運輸成本的問題,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很多化工產品也都是石油提煉的。油價跌了,全球生產成本下跌,那消費市場的通脹不就壓下去了。
這樣超發的美元繼續流入資本市場,美股不就繼續堅挺。這就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他想通過壓低油價來盤活自己的整盤棋。不得不說,這特朗普還是有一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