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學堂 X 真愛夢想2024年暑期公益活動順利開展,在當地教育部門的支持下,33名大學生志愿者齊聚云南,共同前往云南省南澗縣虎街哨小學為88名孩子開展7天職業教育主題暑期活動,陪伴孩子們度過充實快樂的暑期時光。
“希望真的可以給孩子們帶去不一樣的幫助,很期待和他們的會面。”
“為期一周的夏令營是否有意義、會不會給孩子們帶來收獲?”
“我需要做些什么,做什么才能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收獲與成長?”
7 月,恰是云南的雨季。連綿細雨紛紛灑落,志愿者們乘坐高鐵,一路穿梭于城鎮與山川之間。隨后換乘巴士,翻越重重山嶺,沿著山間小道盤桓前行,最終來到了南澗縣樂秋鄉虎街哨小學。
簡單整理好行囊,志愿者們在教室里進行著最后的準備工作:繪制歡迎板報、安排課程內容、進行小組分工以及熟悉孩子情況......鄉鎮的夜靜謐非常,點點繁星作伴,心中既充滿期盼,又夾雜著忐忑,志愿者們帶著不同的思緒度過了在南澗的第一晚。
感受熱愛,探索真實
“很多孩子并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缺乏信心。”
某一天的課堂上,孩子們在自評環節只寫下5分。志愿者安安老師認識到“信心”是比知識與能力更重要的事情。因此,嘗試調整課堂的互動方式,比如,讓孩子們選擇喜歡的顏色進行繪畫創作,并引導他們分享背后的故事。在專注傾聽和積極反饋下,志愿者逐漸看見那些更加安靜的孩子,也促使孩子們彼此聯結、尊重。
再到自我打分環節時,很多孩子都為自己寫下了滿分。當孩子們在講臺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時,表達中的自信歡快以及臉龐上開朗的笑容,這一刻將在志愿者與孩子們心里凝固為永恒的高光時刻。
“真的有人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帶給了孩子們,而且他們的參與度很高。”
在書法課上,志愿者小毛老師引導孩子用毛筆描畫圓形、感受橫豎筆畫,再到書寫自己的姓名,整個過程循序漸進,過程中助教伙伴也參與其中,入組與孩子們共同體驗書法的樂趣。
最終,全班孩子將各自書寫的姓名巧妙地拼成一幅畫作,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無比燦爛的笑容,那是發自內心的快樂。這一份對于書法的熱愛,如同璀璨的星光一般,成功映射到孩子的心中。
“昆蟲科普課前任務是抓昆蟲,所有孩子沖出去找昆蟲,興奮地向我分享他們抓到的蟲子,不停地詢問昆蟲的習性和名稱時,我感到了被認可,同時也為他們的好奇心欣慰、感動。”
“第一次面向孩子介紹人體結構知識,擔心他們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但是孩子們很積極并且踴躍發言,這讓我又驚喜又意外,最后還得到了孩子和其他伙伴積極的反饋。”
或許孩子們對于全新的領域知之甚少,然而,志愿者眼中那熾熱的熱愛以及傳遞出的強烈情緒,卻極具感染力。孩子們會用純真的眼神給予鼓勵,用燦爛的笑容表示喜歡,或者用專注的態度投入學習,用一切的方式進行回應。
“能夠順利上完一節課,很有成就感。”
志愿者小欣老師,在隊友上課時認真記錄著課堂上的亮點和有完善空間的部分,為了不干擾伙伴的授課節奏,小欣老師選擇與助教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哪些方面在下節課就能夠進行優化改進,而其他的內容則留待晚上的復盤會再做深入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們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每一個決策、每一次交流都緊緊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了以更好的狀態呈現內容給孩子們。
志愿者曦月老師,為了給孩子們更好地呈現課堂內容,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備課,設計授課內容并面向隊友進行試課,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方案。正式上課時,她的精彩講授不但讓學生們聽得十分專注,還吸引了其他組志愿者前來旁觀。
“用半天的時間帶孩子們學習了職業盒子考察部的內容,并且十分順利,我自己感覺也不累。聯想到從夏令營第一天帶孩子破冰游戲沒有很成功,我意識到在當老師上課方面我成長了很多,很有成就感。”
“講的課被小孩記住,并在課后寫信給我分享他們在課上的愉快感受。”
每一個片段是全體志愿者的生動縮影。每一位志愿者都以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對待與孩子們的每一次相處,始終從孩子的需求出發,以專注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去感染和影響孩子們。
走進彼此,共同成長
“孩子們開始團隊合作,并且在合作的過程中會思考如何學會配合、協商和分配任務來達到一個共同目標,比如畫好一張海報,完成一次游戲。”
“職業認知課上,他們會設身處地去考慮自己想要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作為這個職業的從業者。”
“孩子們去遠方的重要性是要在實踐中學會很多生活常識,比如怎么在高鐵站看車次發車時間,以及真實地體驗出行到底是怎樣的,從而來和他們相對稚嫩的想象來做對比。”
在項目式學習中,志愿者引導孩子們模擬真實生活和職業場景,如策劃家鄉旅游方案和模擬出行,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其次,走進任何一間教室時,會發現孩子們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的,在分工合作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學習如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準確地理解他人的意圖。
“下課的時候都來找我聊天玩耍,很多同學采小花蒲公英四葉草送給我,還有藏寶袋里的'我愛你'”
“每次吃飯的時候,和孩子坐在一起,總是和孩子一起聊天,這時候感覺和孩子走很近”
“倒數第二天,孩子們來問我們是不是馬上要走了,話都沒說完就哇的一聲哭出來了,安慰了很久以后發現他們回宿舍又哭成一片,在宿舍里安慰她們的時候覺得好像真的走進他們了”
七天之間,志愿者與孩子們相互靠近,共同編織了一段段美好的回憶。那小小的藏寶袋里,裝滿了難以用言語表達的親近與心意,承載著彼此的歡笑與感動;食堂專門預留出的座位,看似平常,卻有著別樣的溫馨;教學樓的走廊,成了他們的專屬天地,從日常趣事到美好理想,在每一次交流中,在每一個眼神交匯里,都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他們用最純粹的真心觸碰真心,傳遞著理解與尊重,彼此溫暖。
建立新知,看見自己
“在去往學校的路上,我看到了之前從未看見過的風景。”
“上職業教育規劃時,孩子們向我們介紹他們的家鄉,原來鄉村里也這么美,也有這么多美食。”
“一開始我以為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只有未知。實際上在聊天時我發現他們明白很多知識,明白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只是缺乏機會去接觸。”
“我發現孩子們比我想象的更加成熟懂事,他們會關心我們吃得多不多,也會在看到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去安慰。”
志愿者們踏入廣袤的山野,在樂秋鄉開啟全新的旅程,重新認識鄉村教育,走進孩子們的生活。在對校舍硬件配置的觀察中,他們直觀感受到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教育變遷與發展;在職業認知和去遠方的課堂上,他們深切感受到孩子們對于家鄉的自豪感,他們用稚嫩的語言描繪著家鄉的美麗,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智慧;在與孩子們的交談中,他們看到了孩子們的善良與純樸,堅韌與成熟。
“鄉村教育的硬件沒有想象那么差,但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平衡還體現于很多‘隱藏’的角落。”
“他們往往最欠缺內心的關懷與照顧。”
與此同時,志愿者在也瞥見鄉村的老齡化下,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對于陪伴的需求,渴望被傾聽、被關懷;同時城鄉教育之間的不平衡也讓志愿者們更客觀地理解了教育問題的復雜性。
在這里,志愿者們擁有多重身份。他們是課堂上的良師,傳授知識、啟迪智慧;是生活中的陪伴者,給予關懷、溫暖心靈;是興趣的激發者,挖掘潛能、點燃夢想;更是彼此的伙伴和摯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更自信了,相信自己很牛。”
“我發現自己即使知識不夠,也足夠帶給別人驚喜。
“本來覺得自己很普通,但是孩子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心,讓我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成為很好的老師。”
志愿者們用耐心與愛心,滋養著每一顆渴望成長的心靈。一種改變,兩種成長,另一面這群年輕人也在探索與追求中步履不停,認識自己,悅納他人。或許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但每一份對鄉村教育的關注與支持,每一份對孩子們成長的關心與守護,皆是推動改變發生的關鍵一步,為了孩子們從容、自信、有尊嚴的未來。
——海學堂 X 真愛夢想合作公益項目——
本項目旨在面向教育資源欠發達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開展真學實干的素養教育,包括建設1間夢想教室,賦能當地一線教師,為孩子帶來38門素養課程。其中,以《去遠方》課程為依托,重點結合職業教育主題,資助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完成研學實踐活動,實現遠方夢想。同時,強調連接大學生志愿者與鄉村孩子,提升志愿者對鄉村兒童成長以及鄉村教育的關注度與認知度,助力孩子開拓視野,豐富對職業的想象力。
帶進去:大學生志愿者在培訓后走進鄉村小學,陪伴孩子1周,運用PBL方法教學素養教育課程,為鄉村孩子帶去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走出來:之后再帶孩子共同到城市,進行為期1周的職業教育主題研學,體驗多元職業分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