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兩支軍隊要想分出勝負,各自派出武將騎著戰(zhàn)馬先到中間空曠地帶單挑,一方擊敗另一方,戰(zhàn)敗的那一方繼續(xù)派武將上場,如果再次戰(zhàn)敗,那么戰(zhàn)勝的那一方主將便大手一揮,全軍出擊,擊潰對面的軍隊。由此可知馬戰(zhàn)是三國戰(zhàn)場上的主旋律。
然而,排在三國24名將第三位的典韋卻更擅長步戰(zhàn),堪稱步戰(zhàn)第一高手,他勇猛過人,力氣勝過呂布,武器很重,只比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少2斤,和青龍偃月刀同級別,他還擅長飛戟絕技。
力氣勝過呂布
在宛城之戰(zhàn)中,曹操由于霸占了張繡的嬸娘,張繡于是降而復叛,夜襲曹操大營。典韋在睡夢中被驚醒,拿起腰刀對敵,以步戰(zhàn)對抗張繡的騎兵,擊敗騎兵,張繡的步兵上場。典韋很快便砍死二十多人,但是他身上也中了數(shù)十槍。典韋的刀也因為砍得多了刀刃卷了不能使用,他于是扔了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典韋的兩只手各提著兩個人揮舞著當武器,竟然還打死了八九個人,難以想象。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也有手提人的事跡,那是他在徐州轅門射戟的時候。當時紀靈奉袁術之命,帶領數(shù)萬大軍攻打劉備的小沛。呂布為了調停劉備和紀靈雙方的矛盾,請雙方坐在一起協(xié)商。紀靈是奉主公袁術之命攻打劉備,他本人不敢做主,看到劉備進來呂布大營后,大驚,想要退走。呂布走上了前去,一把拉住紀靈,如提童稚般把紀靈給提起來。仔細對比分析,呂布只是提了一個人,而且還不是提著這個人戰(zhàn)斗,而典韋竟然能夠手提兩個人廝殺,可知典韋的力氣比呂布還大。可惜的是,典韋在這場戰(zhàn)斗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一命嗚呼。
武器只比青龍偃月刀少2斤
典韋之所以在宛城之戰(zhàn)中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是因為他的武器雙鐵戟被張繡手下的胡車兒偷走了。如果典韋拿著趁手兵器雙鐵戟,他的戰(zhàn)力至少能提升十倍,在掩護曹操從大寨后門逃走后,他也能夠順利退走。典韋的雙鐵戟重達80斤,而典韋能夠舞動如風,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的力氣很大。
典韋的雙鐵戟重達80斤,只比82斤重的青龍偃月刀少2斤。80多斤的武器,重兩斤輕兩斤差別都不大,因此典韋的雙鐵戟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是同級別的武器。
身懷飛戟絕技
典韋不但力大無窮,他還身懷飛戟絕技,他和敵人單挑時,無論是步戰(zhàn),還是馬戰(zhàn),他的武器都是雙鐵戟,手持雙鐵戟對敵,如他和許褚在葛坡大戰(zhàn),便是騎著戰(zhàn)馬手持雙戟。但是典韋還身懷一項絕技,那就是扔小戟。
曹操白天在和呂布的交戰(zhàn)中慘敗,他于是在晚上偷襲呂布大寨。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呂布早有準備,曹操被呂布手下的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攔住去路,箭如雨下,無法脫身。曹操大喊誰能救我,典韋挺身而出,前去營救曹操。只見典韋收起雙鐵戟,雙手拿著數(shù)十支短戟,冒箭雨而行。
典韋讓手下士兵在距離呂布軍十步的時候提醒。典韋手下士兵在距離十步的時候出聲提醒,典韋又讓距離五步的時候提醒。五步的距離眨眼便到,只見典韋扔出短戟刺向弓箭手,“一戟一人墜馬,并無虛發(fā)”,很快便殺死十幾個敵人,其他弓箭手都狼狽而逃。這便是典韋的“飛戟絕技”,竟然能夠無視箭雨,從槍林彈雨中救出曹操。
結語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也是第一馬戰(zhàn)高手,而典韋卻是三國第一步戰(zhàn)高手,如果兩個人進行步戰(zhàn),其他猛將大都不是典韋的對手,就連呂布也不一定能占到典韋的便宜。典韋的力氣勝過呂布,他的兵器雙鐵戟僅比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少2斤,可以近似看成是和青龍偃月刀同級別的武器,最重要的是典韋身懷飛戟絕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