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屬于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齋”所有。備注引用于新華社,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轉載需經本人同意方可!
楊溥濤攝
1988年2月8日,上海滬東造船廠為智利索那普石油航運公司建造的62200噸級原油輪“含思角”號在該廠船臺下水。這是中國首次為南美洲國家建造船舶。
楊溥濤攝
上海齒科材料廠與德國拜耳股份公司合資建立拜耳—上海齒科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假牙生產廠,于1988年3月30日正式投產。
楊溥濤攝
當時我國最大合資企業之一的中英合資上海耀華皮爾金頓玻璃有限公司的浮法玻璃生產線1988年5月6日正式投產。
1988年 徐義根攝
上海樹脂廠一座年產環氧酚醛樹脂300多噸的車間投入生產。這種樹脂可防止食品罐頭、飲料等的金屬容器產生污染、滲漏等弊病,改變了我國食品包裝金屬容器內壁涂層原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每年可為國家節省數百萬美元的外匯。
劉玉生攝
國內第一套完整的電腦控制繡花機GY4-1型電腦多頭繡花機,1988年7月5日在上海通過技術鑒定,填補了我國縫紉機工業中的一項空白。
張平攝
上海寶鋼冷軋廠全面投料試車,我國當時最大最先進的2030毫米五機架冷連軋機穿帶負荷試車成功,為寶鋼冷軋廠全線投入試生產創造了條件。
徐義根攝
1988年9月20日,中國第一個國際軟飲料濃縮液中心——上海申美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投產。企業是由上海市食品工業開發中心和上海市投資信托公司與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三家合作經營的。
1988年 張劉仁攝
上海刀片廠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使“飛鷹”刀片主要技術質量指標均能與世界名牌刀片“吉利”、“威爾金森”相媲美。全廠年產刀片近6億片,刀架2000萬件,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70%和80%,年創匯達314萬美元。
1988年 張平攝
上海協昌縫紉機廠采取自行開發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舉的辦法,不斷開發新產品。該廠生產的蝴蝶牌縫紉機遠銷84個國家和地區,1987年創匯達1623萬美元。
楊溥濤攝
上海無線電四廠在1988年頭兩個月電視機出口量相當于1987的總和。這個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不斷改進生產手段,電視機年產量已達100萬臺。
1988年 張劉仁攝
上海無線電二十廠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不斷開發新產品,印制線路板年產近60萬平方米。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質量獲全國一等獎。
1988年 王子瑾攝
上海科技大學研制、生產的“科大龍牌”系列超薄型隱形眼鏡以優質和適度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也是上海第一個獲得保險公司的責任保險。
“風云一號”氣象衛星 1988年 夏道陵攝
上海已獨立、完整地設計、研制、生產大型運載火箭,形成了嶄新的航天產業體系,成為我國發展航天技術的重要基地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