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關注毯叔,看更多金融干貨
來源 | 大碗樓市(ID:Superbowl77)
推薦人:毯叔
已獲得轉載授權
最近這段時間,大伙兒經歷了好些個宏大敘事。
但我要和大家說一個,跟咱們大伙兒的錢袋子息息相關的事兒:
村鎮銀行開啟合并關停潮!
我估摸著得有小伙伴問:“村鎮銀行而已,何足掛齒?”
你看?你這就太拿村長不當干部了!
還記得“400億拿不回來”的驚天大案不?那個就是村鎮銀行鼓搗出來的動靜兒…
10月2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山西監管局先后發布4份解散批復公告:
同意解散晉中市榆次融信村鎮銀行、萬榮縣匯民村鎮銀行、陽曲縣匯民村鎮銀行和山陰縣太行村鎮銀行等共4家村鎮銀行。
根據要求,上述4家村鎮銀行在接批復文件后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并需在15個工作日內繳回許可證。
就在同一天,山西監管局還批復了山西銀行19家支行開業,并全面接手四家村鎮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以及員工。
而這19家新支行,全部來自上述剛解散的那4家村鎮銀行,簡單來說,以后某某村鎮銀行不讓叫了,改叫山西銀行某某支行。
全面接手四家村鎮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以及員工——
相當于確認了在此番銀行并轉過程中,相關儲戶存在里面的錢不受影響,其員工工作也得到了基本保障。
這大小也是個銀行,不是說我今天心情不好了,一跺腳、一任性“嘎吧”一下就不干了…沒那個事兒!
早在山西銀行2023年報中就提到過了:將密切跟進發起村鎮銀行風險化解處置情況。
換言之最起碼2023年該行年報發布之前,收邊村鎮銀行這個活兒就已經派給它了!
咱們這兒再多說一句,這個山西銀行聽名字、看作風賊像個能平事兒的老干部,可事實上它自己成立的時間都不算長——
2021年,山西省推動地方金融改革,這才牽頭給長治、大同、陽泉、晉城、晉中五家城商行篡巴到一塊兒,這才有了現在的山西銀行。
你要按照懷胎十月來算的話,covid-19剛來到人間嗚嗚喳喳那會兒,這家銀行還是液體呢…
本以為事情到此為止,可當咱們把視角放在全國,馬上就發現:山西省這些個村鎮銀行的關停并轉,那不過是小卡拉米!
今年以來,已有261家(含擬定)中小銀行合并或改制,其中,村鎮銀行共83家、農商行共59家、農村信用社共117家。
圖源:網絡
遠的不說,就說幾個最近倆月的,大伙兒圍觀一下,就能感受到寒意——
9月14日,廣東金融監管局批復同意東莞大朗東盈村鎮銀行、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解散,由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吸收合并;
9月20日,河北金融監管局批復同意昌黎家銀村鎮銀行、秦皇島撫寧家銀村鎮銀行、盧龍家銀村鎮銀行解散,由張家口銀行吸收合并;
9月26日,永州金融監管分局批復同意長沙銀行收購祁陽村鎮銀行,并設立長沙銀行祁陽支行、祁陽城關支行等五家支行;
10月12日,河北金融監管局同意河北滄州農商銀行吸收合并孟村回族自治縣融信村鎮銀行、廊坊開發區融信村鎮銀行等7家村鎮銀行,并繼承上述村鎮銀行債權債務;
10月29日,蘭州銀行發布的董事會決議顯示:已通過擬收購合水縣金城村鎮銀行并設立支行的議案…
咱們有一說一,像這些個村鎮銀行解散合并也好,改制重組也好,都是國家隊蓋了章的正規買賣,屬于銀行業的良性調整,當然支持。
至于儲戶和員工的正當合法權益,高低跟您言語一聲,相應的債務債權都是有明確交待的。
最怕的是啥樣的呢?
悶聲憋雷,不到大伙兒集體發現取不出錢,它只當沒事兒人似的,像這種發現就晚期!
咱也不點人家銀行名字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上百度上搜搜:
“維權儲戶賦紅碼”是什么典故?呂奕乃何方妖孽?怎么就逮捕了234個人…
那么問題來了,村鎮銀行怎么就陸續開啟了合并重組潮呢?
為升斗小民建立的村鎮銀行,為何最終吞噬了升斗小民?
最主要有倆原因:一是村鎮銀行實在太卷;二是村鎮銀行實在不掙錢。
咱們一個一個來看——
村鎮銀行在我國存在數量龐大、但體量總體較小。
這就意味著,它們實際影響的人口不少,但安全墊卻不夠扎實。
2007年,我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正式營業,截至2023年末,村鎮銀行總共已經干到了1600多家。
圖源:網絡
這還不算完,要是把大小農商行、信用社、信用聯社一起加上,得去到3800多家…
這是個啥概念?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總數是4425家,農村金融機構數量占比都85%還摟不住了。
咱說句不太好聽的,農村金融機構太多,農民兄弟都不夠用了!
另一方面,咱再看看這村鎮銀行到底有多不掙錢?
先說個基本盤:甭管它們數量龐大,但總資產規模沒多少。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村鎮銀行、農商行、農村信用社總資產加一起大約只占全部銀行業的1/5-1/4,平攤到每一家銀行頭上,頂天就是150個億。
再加上近些年國內銀行業開啟的降息周期,使得利率中樞不斷走低,我國銀行業總體凈息差都已經干到1.54%了,那村鎮銀行得是個啥水平,可想而知。
凈息差上不去,銀行盈利壓力就大,一些小銀行很容易在這個階段被踢出局;
疊加規模效應上不去,導致大量村鎮銀行維持到最后連續命的本錢都拿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村鎮銀行當然就會被大銀行包了餃子。
而這對廣大儲戶和其員工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在這兒,我敢打個賭,評論區里準有人留言問:
“既然村鎮銀行這么不掙錢,當初干嘛要開那么多村鎮銀行呢?”
這咱就不能不聊聊村鎮銀行鮮為人知的生存之道了——
伙計們,村鎮銀行的注冊門檻那是真不高??!
開辦一家銀行,咱們老覺得注冊資金往少說得10個億、20個億;
但村鎮銀行卻直接給我CPU干冒煙了:100萬就能注冊一個!
甭說你們不信,寫這篇稿子前,我自己也不信!
就杭州二手房都調整三年了,上貝殼一查才恍然大悟:鬧了半天,我是一個被樓市耽誤的銀行家…
可是問題在于,你光門檻低也不行,不賺錢為啥還要嗷嗷開呢?
瞅瞅村鎮銀行的股權架構吧!當地國資、當地大民企甚至背景彪悍的地頭蛇占了大頭兒。
如果你覺得,他們嗷嗷干村鎮銀行只是為了掙那點兒利息錢,那就有點傻白甜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人家真正的目的在于給自家企業融資呢?
尤其是鄉鎮企業,想去城市里的大銀行借錢究竟有多難,干鄉鎮企業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一下。
可是自打有了村鎮銀行,鄉鎮企業家們跑貸款的時候,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
甚至某些地方企業,尤其是鄉鎮企業直接拿村鎮銀行當成了提款機。
再然后呢?這些村鎮銀行可以發債、吸儲、同行拆借一鍵三連。
只要監管端稍稍松那么一點點,騷操作就來了…
此處省略1000字。
最差的結果會是什么呢?老鄉們被無聲無息地割韭菜。
畢竟,村鎮銀行是合法開辦的、吸儲活動是合法展開的…
老鄉們大多相當樸實,一瞅存款利率給得那么高,隔三岔五還給個貼息什么的,自然而然就跟著下場兒了。
許多老鄉并不太會尋思存款利率這么高有啥問題,大家更多是相信——
村鎮銀行也是銀行,是正規的銀行就中!
然而,一旦發現這里面存在非法行為或是不可控風險,維權可就成了拉鋸戰。
圖源:網絡
那就又有小伙伴要質疑了:
“不是說好了50萬元以內存款是有保障的,銀行出問題也要剛性兌付嗎?”
同志們,這個事兒說到天邊去都沒錯。
但你要不要了解一下,之前某些村鎮的銀行犯罪團伙都干了啥呢?
它們通過后臺操作,將儲戶們的存款金額神不知鬼不覺地改成了理財金額!
這就太可恨了!
理財不是儲蓄,本質上是種投資行為!既然是投資,那就得自負盈虧。
還存款保險理賠?來!先證明你的存款是你的存款…
至于儲戶們的錢到底能去哪兒,恐怕只有那些鉆空子跑路的不法分子才最有數。
理性來說,眼下大小銀行間開啟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表面上看是村鎮銀行以及部分農商行的批量關門,但你要格局更大點兒說,就是銀行業自我修復、盡最大努力剜掉毒瘤的過程。
過去這小二十年時間里,村鎮銀行的存在與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鄉鎮里存在了幾千年的熟人經濟。
在此之后并轉村鎮銀行,則意味著熟人經濟的影響會大大降低,新組建單位的風控模型將回歸傳統,一個跨越地方利益糾葛的治理結構也將從此走向成熟。
其實,當前的經濟形勢早已經預告了包括村鎮銀行在內的中小金融機構的未來:
9月份,我們的核心CPI已經降到了0.1%,說明后面還有很大的降息空間。
結合其它國家經驗來看,當中樞匯率來到調降軌道之后,銀行業內部的馬太效應必將加劇。
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3)》中披露的一組數據與以上結論不謀而合:
我國目前共有337家中小銀行被列為高風險,這些銀行包括14家城商行、191家農商行以及農村信用社以及132家村鎮銀行,總資產合計約6.63萬億。
這些銀行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以及甘肅、河南、山西等省份。
換句話說,我們在過去這段時間里看到的中小銀行解散并轉只是一個開始。
真正的好戲還在后面。
村鎮銀行合并關停潮才剛剛開始,身為普通人,一定要多關注這類信息和趨勢。
想獲得更多高質量信息和資源,歡迎加入我的【毯叔年度陪伴群】。
我會365天分享關于金融、財富、IP、AI、投資等方面的思考、信息、資源,“含金量”極高。
歡迎點擊加入,享受有質量的信息差。購買后添加我微信(uncletan2019),拉你入群
回復“盤錢”領30本搞錢神書
覺得內容不錯,點個“在看”,分享給朋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