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
文丨談古論今
她回來了,用一場驚艷,打破了三年沉寂。
這一次的等待,整整1217天。
王者歸來,流量依舊爆炸——
5小時播放量破億,YouTube粉絲卻不減反增,從1600萬一路飆升到2100萬......
這就是李子柒。
有人說,這是互聯網時代最美的相遇。現在流量至上、浮躁喧囂的快餐時代,網紅的平均壽命只有6個月。但她的沉淀,向我們證明:
浮夸的流量轉瞬即逝,匠心一念才能長期留名。
就在前天,她毫無預兆地連發兩條新作品。緊接著,一場與新華社的獨家對話,一次萬眾矚目的微博之夜,還有那首動人的《如愿》,無一不在訴說:那個讓世界傾心的東方女子,回來了。
這一次的回歸,像一場期待已久的春雨,瞬間浸潤了無數期盼的心。短短48小時,播放量突破5億,刷新世界吉尼斯紀錄!各大社交平臺的李子柒話題接連沖上熱搜,全網沸騰。
連央媒都按捺不住,紛紛轉發報道。
這不僅是一個創作者的回歸,更是一個文化符號的重生。
一個弱女子,憑什么能在和資本的斗爭中取勝?
又憑什么能在沉寂3年后,一出來就引起軒然大波?
在我看來,不外乎三點,同對李子柒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交流:
一、“真”者不敗
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李子柒用三年時光寫下的血淚宣言。
2015年的那個夏天,一紙合約讓她失去了主導權。雖然公司冠以她的名字,商標也用她的名字,但李子柒在自己的品牌里,卻只有49%的股權。
更諷刺的是,當微念公司以1塊錢的價格,把李子柒品牌賣給自己的關聯公司時,她能分到的,只有可憐的4毛9分錢。
五年時間,李子柒創造了22億的利潤,本人卻只分到了300萬。
但比起金錢的損失,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自己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已經不再代表真實的自己,而是變成了一件被資本肆意擺弄的商品——
它染上了銅臭,變成了只看帶貨銷量的“非營養品”。
終于,她在微博上留下"資本好手段"四個字后,選擇了離開。
很多人說她傻,說在最好的年華選擇停更,等于自斷生路。但她知道,比起眼前的利益,做真實的自己更加重要。
三年的法律抗爭,三年的堅持不懈,最終換來了勝利時刻。如今的李子柒,掌握的股權已經一舉達到99%,真正成為了“李子柒”品牌的主人。
真誠、純真,讓她打敗了資本,贏得了尊重。
二、"匠者不衰"
這是快時代里最珍貴的堅守。
當很多人還嘲諷李子柒鏡頭前的生活,只是演戲時,她早已學習傳統漆藝長達一年。鏡頭里冰清玉潔的她,其實渾身過敏、遍體疹子,連老師都說:"這姑娘絕不是花架子。"
在她的作品里,我們常常能在短短十幾分鐘內,看完一粒種子從播種、澆水、發芽、生長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后往往是一個完整季節的等待與守候。
當別人嫌她傻,不用腳本分鏡、加快拍攝時,她說:"農作物自己的規律和故事,才是最好的腳本。"
這份匠心,顯得尤為珍貴。
對比現在的網紅,無無不追逐三分鐘熱度,觀眾也被迫養成了看手機最多刷十五秒的習慣。快餐式內容到處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能真正留在記憶里的,又有多少?
好的作品,不在于多快,而在于多真;
不在于多驚艷,而在于多用心。
李子柒的匠心一念,才是她成功的根本原因。
三、中華的魅力
斷更的三年里,李子柒粉絲卻不減反增,從1600萬漲到2100萬。在她華語視頻頻道的評論區,竟匯聚了世界各地的思念與祝福。
英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日語、泰語......
不同國度的網友,訴說著同樣的感動:
"現在的世界忙于互相仇恨和殘殺,你才是和平的化身。"
"你治愈了無數不同地方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