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日子》收錄了陳忠實先生不同時期創作的九篇重要作品,其中多篇為獲獎作品,是其小說創作歷程的完美呈現。
陳忠實先生將筆觸深入到農村生活的各個層面,勾勒出諸多個性鮮明的農村人物形象。作品蘊涵著深厚的鄉土情結,充滿著對人物命運的思考和對人性的反思,于平淡質樸中展現獨特的藝術魅力。
書摘:
我還是決定發問:“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鐵锨,重重地深深地噓出一口氣:“女子考試沒考好。”
“就為這事?”我也舒了一口氣,“這回沒考好,下回再爭取考好嘛!”
她苦笑一下:“這回考試不是普通考試。是分班考試。考好可進重點班,考得不好就分到普通班里。分到普通班里就沒希望咧。”
這是我萬萬沒有料想到的事。
她這時話多了:
“女子自個兒不敢給她爸說。
“他聽了就渾身都軟了,連頭鐵锨都舉不起來了。
“他在炕上躺了三天了,只喝水不吃飯,整夜整夜不眨眼不睡覺,光嘆氣不說話。我勸了千句萬句,他還是一句不吭。”
“女子在哪兒念書?高中還是初中?”
“縣中。念高一。這學期分出重點班。”
我也經歷過孩子念書的事。我也能掂出重點班的分量。但我還是沒有估計到這樣嚴重的心理挫敗。
她傷心地說:“這娃娃也是……平時學得挺好的,考試分數也總排前頭。偏偏到分班的節骨眼上,一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說了一句話:我現在還撈石頭做啥!我還撈這石頭做啥……”
“你不是說他是個硬熊嗎?這么一點挫折就軟塌下來了?”我說。
“他遇見啥事都硬,就是在娃兒們上學念書的事上心太重。他高考考大學差一點點分數沒上成,指望娃兒們能……
“他常說,只要娃兒們能考上大學,他準備把這沙灘翻個過兒……
“他現時說他還撈這石頭做啥哩!”
“我去跟他說說話兒能不能行?”我問。
“你甭去,沒用。”
我自然知道一個農民家庭一對農民夫婦對兒女的企盼,一個從柴門土炕走進大學門樓的孩子對于父母的意義。我的心里也沉沉的了。
“他來了!天哪!他自個兒來了——”
我聽見女人的叫聲,也看見她隨著顫顫的叫聲涌出的眼淚。
我隨即看見他正向這邊沙梁走來。
他的一只肩頭背著羅網,扛著頭鐵锨;另一只肩頭挑著擔子,兩只鐵絲編織的籠吊在水擔的鐵鉤上。
他對我淡淡地笑笑。
他開始支撐羅網。
“天都快黑咧,你還來做啥!”她說。
“挖一擔算一擔嘛。”他說。
我想和他說話,尚未張口,被他示意止住。
“不說了。”他對我說。
女人也想對他說什么,同樣被他止住了。
“不說了。”他對她說。
“再不說了。”他對所有人也對自己說。
“不說了。”他又說一遍。
我坐在沙梁上,心里有點酸酸的。
許久,他都不說話。頭刨挖沙層在石頭上撞擊出刺耳的噪聲,偶爾迸出一粒火星。
許久,他直起腰來,平靜地說:
“大不了給女子在這沙灘上再撐一架羅網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顫。
我看見女子緩緩地丟棄了鐵锨。我看著她軟軟地癱坐在濕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見她雙手捂住眼睛垂下頭。我聽見一聲壓抑著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節選自篇目《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