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你的屁股里塞進去一根管子嗎?
相信這是大多數人對腸鏡的第一印象,也是很多人拒絕腸鏡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這種感覺太難受了。
可實際上腸鏡是目前檢測大腸癌最有效的手段,沒有之一。
很多人非常抵觸腸鏡,有了問題也拒絕檢查。
結果就是錯過了腸癌早期,等到晚期的時候已經很難去治療。
最為關鍵的是早有院士進行證實,做一次腸鏡起碼可以保證五年不會出現相關問題,那么腸鏡真的有這么厲害嗎?
一、什么是腸鏡
在我們的身體中有很多的器官,當這些器官發生問題的時候,就需要依靠現代的技術手段進行檢測和治療。
我們所熟悉的X光、CT等,都是為了檢測人體內部的問題所研發的醫療器械。
但有的器官無法運用這些技術手段準確檢測,因此便根據器官的特點研發了新的醫療器械,其中就包括胃鏡和腸鏡。
胃鏡和腸鏡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使用一根前方帶有攝像頭的軟管,慢慢的伸進人體內部,從器官內部對疑似病變的部位進行檢測。
當然腸鏡不單單能檢測,發現問題后也能馬上去治療。
不過這兩個檢測還是不一樣的,胃鏡還能接受,腸鏡就有點讓你羞恥了,因為設備需要從你的肛門位置進入。
在進行檢測的時候,醫生會將腸鏡通過肛門的位置緩緩深入,直到腸鏡來到我們需要檢測的直腸、大腸等位置。
由于和腸道位置近距離接觸,因此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病變位置,有效治療包括直腸癌在內的多達40多種疾病。
可以說這是一種先進并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
那么這么好的治療方式為什么會被抵觸呢?其實這是身體抗拒和心理抗拒的結果。
二、腸鏡帶給我們的壓力
在大家身邊做腸鏡的人并不多,但是相對做胃鏡的人很多,因此這里可以拿胃鏡為例子進行參考。
在做胃鏡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全麻和局部麻醉,讓身體失去痛覺,以減少做胃鏡時候的壓力。
可即便做了全麻或者局部麻醉,在做胃鏡的時候身體依舊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反應。
其典型表現為身體會進行不自覺的抽搐,嚴重的時候需要多名男性才能按住。
因此不少人在做胃鏡的時候,醫生都會要求至少有兩名男性家屬陪同,這就是為了防止在做胃鏡的時候因身體亂動出現問題。
同理,在做腸鏡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要求,即使是全麻。
首先,腸鏡會帶給人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因為醫生會將一個長長的管子從肛門的位置伸進去,即使沒有疼痛,這種感覺也會讓人害怕。
其次也會給身體帶去一些痛苦,這分為準備階段和腸鏡期間。
在準備階段為了保證腸道內部的干凈,提高腸鏡成功率,我們必須要使用瀉藥等藥物進行清腸。
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脫水,還會有腹瀉、嘔吐等反應,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過敏反應。
因此在這個階段,很多人面對腸鏡就會打起退堂鼓。
到了腸鏡期間即使進行了全麻,清醒過后身體的不適感也會非常嚴重。
然而腸鏡雖然是一種正常且有效的治病手段,可依舊有不少人選擇的拒絕,而這些人往往會錯過最好的治療機會。
到了最后不僅還是要做腸鏡也很難達到痊愈,那么腸鏡真的有用嗎?
三、腸鏡真的有用嗎
腸鏡作為目前公認的治療手段,不僅有太多的實際成功案例,也得到了大量優質醫生的認可。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曾在公開講話中表示:做一次腸鏡,可保證未來的5到10年內不會得直腸癌。
上海市有一個抗癌協會(官方組織),他們就曾發文表示,45歲之后大家都應該做一次腸鏡。
在拋開遺傳問題外,直腸癌大多數是由直腸息肉所引起的,而直腸息肉很難通過其他手段發現和治療。
腸鏡是最有效的手段,不僅可以快速檢查出問題,也可以在不做手術的情況下處理息肉。
即使是放棄腸鏡,選擇直接動手術,依舊需要通過腸鏡的手段進行檢查。
簡單來說,想要治療直腸癌,腸鏡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所以我們不但不能拒絕醫生提出的腸鏡檢測,同時還可以主動預約腸鏡檢測,為自己的身體排除一系列的風險。
那么哪些人需要優先考慮做腸鏡呢?
四、腸鏡的適用人群
在醫生眼中有這三類癥狀的人,需要優先選擇腸鏡檢測。
首先就是有腸道類疾病且長時間很難治愈的人群。
這類人群的集中表現為有長時間的腹痛、腹瀉以及便血的癥狀。
尤其是便血的癥狀,因為便血就代表著內部有出血點,有可能是意外破損也有可能是內部出現的病變。
還有家人得過腸癌的,一定要非常的慎重。
如果你的直系家人和親戚中有腸癌患者,還是主動進行一次腸鏡檢測最好,以防萬一。
最后就是曾患過息肉炎癥。
尤其是腸息肉的人,息肉是引發癌癥的疾病之一,長期沒有得到妥善治療的息肉極易轉變為癌癥,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除了疾病史,有其他身體問題的人也可以考慮做一次腸鏡,其中便包含肥胖。
肥胖是很多疾病的誘因,脂肪的大量堆積不僅會內身體內部造成壓迫,還會給腸胃造成非常嚴重的負擔。
那么在決定做腸鏡的時候,應當做哪些準備呢?
五、做腸鏡的準備
在做腸鏡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克服心里對腸鏡的恐懼和抗拒,這樣才能在做腸鏡的時候非常的順利。
如果你的內心一直很抗拒,即使腸鏡時期是全麻,你的身體也會下意識的進行反抗。
這會導致腸鏡過程非常不順利,甚至可能導致腸鏡失敗。
在心里建設做好之后,就可以在飲食方面下功夫了。
雖然在腸鏡前我們會清腸,可如果你提前做好了準備也可以減少清腸時候的痛苦。
在腸鏡的前三天時間,就要開始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減少我們腸胃的壓力,同時盡可能的減少腸道內的食物殘留。
到了做腸鏡的前一天則要開始吃半流質食物,以粥類食物為主,順帶進行一下潤腸工作。
到了清腸階段,可能會出現以一些脫水癥狀。
畢竟清腸的標準是大便成為純水狀態,沒有明顯的細渣和食物殘留,顏色為無色或者淡黃色。
這代表我們身體內部的水分會大量流失,因此我們可以提前購買一些能量飲料。
這不僅可以快速補充我們所消耗的水分,還能為身體提供能量。
如果僅僅補充礦泉水或者純凈水,我們會在清腸結束后呈現出無力的狀態。
同理在遇到其他需要清腸的檢查和手術時,也可以購買這樣的飲品。
不過需要提前詢問醫生,看看是否能夠飲用這類飲品,或者是否能夠喝水。
做好了以上的準備就可以進行腸鏡了。
如果你選擇的是普通腸鏡,在腸鏡結束且沒有明顯副作用之后便可以喝水吃飯了。
如果你選擇的是無痛腸鏡,需要在腸鏡結束后四個小時才可以進食喝水,具體情況需要詢問醫生。
同時需要注意做完腸鏡后不要進行開車和高空作業,間隔大約為12小時到24小時左右。
六、正確看待腸鏡等醫學檢測
在沒有確診腸癌和息肉不需要進行切除時,一般會將腸鏡稱之為腸鏡檢測而不是手術。
這表示從醫學的角度看,這是一次基本對人體沒有傷害的檢測活動。
因此我們不能過分焦慮,人體是會衰老的,利用現代醫學手段進行檢測和預防是很有必要的,不需要自我增加心里壓力。
同理類似的檢測包括胃鏡等,都是十分正常且輕松的檢測,我們要學會正確的看待腸鏡。
結語
由于現代人晚上不好好睡覺、頻繁吃外賣、工作中壓力大等情況,腸胃有問題的年輕人比比皆是。
因此不少醫生提倡,即使年輕人沒有明顯的身體反應,也應當定期做身體檢查,尤其是腸鏡。
尤其是在45歲之后腸鏡檢查是必選項,如果腸鏡檢查沒有問題,起碼可以保證5到10年不會出現腸癌。
如果發現了問題也可以用最小的代價進行治療,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邱聊健康 2023-07-16 《為何很多人不愿做腸鏡?院士坦言:做一次腸鏡,或能保5年無恙》
三甲醫院華醫生知識分享 2023-09-20 《為什么多數人不愿做腸鏡?院士:做一次腸鏡,或能保你5年沒問題》
奇妙的本草 2022-11-17 《為啥多數人不愿做腸鏡?院士提醒:做一次腸鏡,或能保5年沒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