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晁蓋、宋江等108條好漢聚義的水泊梁山,自古便是打游擊的好地方,無論哪朝哪代都沒能剿滅占山為王的好漢,或者叫土匪,或者是活不下去的窮苦百姓。這一回,闖入梁山的是日本侵略軍一個大隊,“迎接”他們的則是八路軍。
抗戰初期日軍戰斗力是公認最強的,正面戰場上經常發生一個日軍大隊打敗中國軍隊一個師的戰例,百團大戰中的八路軍想要吃掉日軍一個大隊都困難萬分,所以,闖入梁山的這個日軍大隊并不認為自己會有危險。
這一天是1939年8月2日,侵華日軍駐山東的第32師團第212聯隊第1大隊,奉命護送一個野炮小隊,大隊長是長田敏江少佐。關于日軍兵力數據有幾個版本,多的稱600左右,少的也有400,以日本兵為主,混雜著少量偽軍和苦力。
更重要的是,這支日軍有炮,第1大隊編制內的炮兵,再加上護送的野炮小隊,戰斗力不會低于一個標準的步兵大隊,想要吃掉這股敵人,是對八路軍戰術水平的一次考驗。
八路軍自然還是游擊戰加伏擊戰,地點就在大名鼎鼎的梁山,這里地形復雜,有利于部隊隱藏和機動,可以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參戰部隊的八路軍115師686團3營和師屬特務營,686團的團長是楊勇,未來的志愿軍最后一任司令員。
根據日軍的行軍路線,686團把戰場選在梁山南邊的獨山,海拔只有30米,山腳周長1000多米。以2個營伏擊日軍1個大隊,不得不佩服八路軍的膽略和戰術,兵力優勢只有2:1左右,機槍火炮還比不過日軍。
可八路軍硬是打贏了,激戰一晝夜,基本全殲日軍這個大隊,斃敵300余人,繳獲3門火炮。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來,各級干部和戰斗骨干都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斗力果然非同凡響。
獨山戰斗最惹眼的戰果,還不是殲敵數字和那3門火炮,而是活捉了24名日本兵。要知道抗戰初期的日本兵非常死硬,能抓到一個活的都很難,正面戰場上消滅上千日軍的戰斗,最多抓到個位數的俘虜,獨山戰斗卻一下子抓到24個,差不多有一排,創下了新紀錄。
八路軍俘虜的日本兵一般經過教育會加入反戰同盟,獨山戰斗的這24個俘虜兵至少有2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們是水野靖夫和佐藤猛夫,不僅參加了反戰同盟,為抗戰做出貢獻,戰后回到日本還積極反對右翼勢力的復活,反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
總之,獨山戰斗雖然規模不算大,卻在敵后抗戰歷史上有著獨特地位,值得后人永遠銘記。如果當年的梁山好漢再世,肯定會加入到抗日行列,像八路軍一樣痛擊踐踏我國土的侵略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