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的一天,病床上的陳毅突然吩咐女兒陳丹淮:“今天的日子比較特殊,快去給我煮一碗面條。”
當時的陳毅每天飽受疾病的折磨,陳老總像今天這樣精氣神十足的時候非常罕見,“爸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看你這么高興。”
“今天是他老人家(毛主席)生日,我也要沾沾他的光,吃碗長壽面。”當陳毅從病床上艱難的坐起來時,陳丹淮清晰的看見了父親臉上的憔悴。
在接下來的一周里,陳毅的身體每況愈下,1972年1月6日晚,陳毅元帥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毛主席得知情況后仰天長嘆,不顧自己虛弱的身體,執意要參加老朋友的追悼會。
其實除了毛主席之外,黨內還有一名干部的內心也十分沉重,此人便是黃克誠。
從湘南起義開始,陳毅便是黃克誠的老上級,雖說兩人都曾有過分歧,但始終都把對方視為革命道路上的知己。每當想到與老領導經歷過的一切,黃克誠不禁淚流滿面。
黃橋大勝
1940年7月,抗日戰爭已經進入了相持階段,為了以黃橋為中心開辟蘇北根據地,陳毅、粟裕領導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奉命率七千余人北渡長江。
國民黨魯蘇戰區副司令韓德勤擁兵自重,忌憚新四軍的勢力影響到自己在蘇北的統治,所以自從1940年初,韓德勤便時刻關注新四軍的動向,時不時的給新四軍“使絆子”。
早在1940年5月份,韓德勤就曾唆使國民黨蘇魯皖邊游擊縱隊襲擊了新四軍駐扎的郭村,陳毅為了顧全抗日大局,多次提出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但頑軍自恃人多勢眾,拒絕與我軍談判。
6月28日,葉飛、管文蔚等人率部奮力反擊,與前來增援的蘇皖支隊里應外合,成功殲滅韓德勤部三個團,并繳獲大量槍支。
即便新四軍小勝一場,但陳毅一直清醒的認識到,中華民族最大的敵人是日本侵略者,為了表達共同抗日的誠意,陳毅不僅下令釋放所有俘虜,還歸還了繳獲槍支,并讓出了郭村。
7月初,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成立,此時的韓德勤并沒有接受陳毅的善意,趁新四軍立足未穩,派遣其麾下的何克謙部與陳泰運部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新四軍。經過兩天兩晚的激戰,新四軍殲滅頑軍2000余人,剩余的敵人望風而逃。
利用這一間隙,新四軍在蘇北大力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開展群眾運動。在之后的三個月內,韓德勤部又多次派兵侵擾蘇北根據地,由于長期以來,韓德勤部下何克謙在蘇北不斷對百姓進行剝削,當地百姓苦韓久已,所以在群眾的支持下,頑軍每次都鎩羽而歸。
10月4日,黃橋決戰正式打響,在這一戰中,粟裕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以第1、第2縱隊為主力,第3縱隊為預備隊,在敵我雙方兵力差距懸殊的條件下,趁敵人沒有形成戰斗隊形,便將敵人分割包圍。
由于雙方見面時便已經是短兵相接的距離,韓德勤部的遠程重火力,幾乎發揮不了作用。敵軍的一字長蛇陣被四面八方涌來的新四軍斬為幾段,瞬間陣腳大亂。
黃橋大捷的消息讓津浦路以東一帶活動的黃克誠無比振奮,此時他正率八路軍第5縱隊東進淮海,南下鹽城,準備與蘇北地區的新四軍共同鞏固蘇北根據地。
粟裕在黃橋將韓德勤部打的大敗之后,華北、華中兩大戰略區實際已經連成一片,黃克誠部也順利無阻的與粟裕部在白駒鎮會師,新四軍面臨的形勢有所好轉。
謹慎不等于怯戰
相比于八路軍,新四軍的處境其實要更加艱難,自從南方八省游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之后,蔣介石便一直忌憚我黨的實力擴張,于是在江西、安徽等地駐扎了大量部隊。
至于為什么沒有在新四軍根據地以北駐軍,主要是因為江蘇一帶已經淪為日戰區,蔣介石的故意圈定新四軍的活動范圍,其實是想把新四軍向北驅趕,借日本人之手消耗我黨革命力量。
當時新四軍雖說由無黨派人士葉挺擔任軍長,但決策權其實在項英之手,面對國民黨頑固派,項英的意志不夠堅決,不敢去發動群眾,導致新四軍根據地的發展畏手畏腳。
這主要是因為項英是王明的忠實信徒,1937年11月,王明從莫斯科回國,帶回了共產國際的指示:“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一切經過統一戰線。”這種思想已經影響到了新四軍的發展速度。
面對國民黨頑固派,我黨只有堅決斗爭才有活下去的希望,毛主席多次批評王明這種思想。
作為毛主席的擁護者,劉少奇在1938年被任命為中原局書記,負責在華中地區領導敵后游擊戰爭。劉少奇堅定的執行毛主席的戰略方針,為了擺脫蔣介石的束縛,命令新四軍和八路軍共同創建魯蘇游擊區。
劉少奇思想與項英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項英依然老老實實的呆在蔣介石、顧祝同畫出的小圈子里,所以新四軍實際已經分成了兩個部分。
“陳粟”所指揮的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之所以與韓德勤部發生的沖突,主要還是因為兩人堅定的執行了毛主席、劉少奇的戰略思想。
黃橋戰役對蔣介石的內心造成了巨大震動,于是發出了著名的“皓電”,命名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立即北上,否則將予以消滅。與此同時,蔣介石還派湯恩伯、李品仙率領13個師包圍了皖東和淮北。
由于項英此前的不作為,多次無視毛主席的警告,因此錯過了與陳毅部會合的機會,新四軍實際已經被頑軍攔腰切斷。
面對這種局面,劉少奇倍感壓力,他只能暫時派黃克誠率領第5縱隊前往華中,準備隨時接應新四軍。剛剛在黃橋兵敗的韓德勤殘部正在曹甸休整,劉少奇建議:“我軍應該乘勝追擊,徹底消滅韓德勤,這樣才能打通連接淮北與皖東的通道。”
但是,毛主席考慮到此時周恩來正在與國民黨進行談判,項英部也處于孤立無援的狀態,所以一直沒有批準劉少奇的建議。
隨著顧祝同的第三戰區部隊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所有人都意識到頑軍下一步計劃是想一口吃掉皖南的新四軍。
“再不打就來不及了!”劉少奇不斷的催促毛主席立即作出決定。
“打就打吧,但是別把韓德勤徹底打死,只要為皖南新四軍打通一條北撤的通道即可。”不難看出,毛主席作出這一決定時是非常無奈的。
對于攻打曹甸,劉少奇和陳毅是非常支持的,剛剛經歷黃橋一戰,我軍士氣高昂,此時正是一鼓作氣拿下曹甸的好時機。
但黃克誠和粟裕卻在戰前表達了反對意見,尤其是黃克誠,態度十分堅決:“從抗日大局的角度考慮,我軍反擊頑軍的挑釁十分有必要,黃橋戰役正是如此。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主動去進攻曹甸一帶的韓德勤部,就有了故意挑起摩擦之嫌。”
除此之外,蘇北當時的情況十分復雜,土匪、漢奸眾多,有些土匪受頑固勢力的唆使,甚至頂著新四軍的名號四處劫掠百姓,導致蘇北地區人心惶惶。
反觀韓德勤,在蘇魯地區經營已久,兵敗之后之所以退居曹甸,正是因為這一地區防御工事完善,有助于堅守待援。而新四軍的前身原本是南方八省游擊隊,缺乏用于攻堅的重武器。
黃克誠認為,當下的任務應該是繼續鞏固根據地,盡可能的讓百姓們相信新四軍是為人民而戰斗的部隊,至于眼下的緊張局面,前線干部應該充分信任周恩來的斡旋。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中央軍委已經批準了劉少奇的作戰計劃,所以黃克誠的建議并沒有被采納,會議結束時他無奈的說道:“請組織放心,雖說我不贊成這次作戰,但我依然會率領第5縱隊全力以赴。”
曹甸鏖戰
1940年11月29日拂曉,曹甸戰役正式打響,本次戰役由陳毅直接指揮,參戰部隊為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第2縱隊、八路軍第5縱隊。
戰役前期,我軍在清除曹甸外圍火力點時還算順利。首當其沖的是韓德勤的第89軍,在我軍的輪番打擊下,第89軍一路潰敗,只能堅守在曹甸、平橋、安豐一線負隅頑抗,我軍發揮了擅長運動戰的優勢,將敵人分割包圍。
但是,由于曹甸地區水網密布,地形復雜,韓德勤早已命令工兵在這一代修建了大量的暗堡和戰壕,在密集的火力網下,新四軍第一天就有200多人的傷亡。
為了盡快結束戰斗,陳毅在12月4日下令各部攻擊前進,占領曹甸、安豐,以便獲得和蔣介石談判的籌碼。
5日晚,黃克誠率領第5縱隊率先向曹甸發起了進攻,為了更好的觀察戰場形勢,陳毅親臨戰場。但是,敵人防守頑強,第5縱隊多次進攻均被敵人擊退。
于是黃克誠建議通過筑壘掘溝的方式切斷敵人各個據點之間的聯系,然后集中為數不多的山炮、迫擊炮逐一壓制敵人。黃克誠的辦法雖然效果顯著,但極為耗時,這與中央軍委“速戰速決,以打促談”的方針背道而馳。
中央軍委戰前甚至提出過“十天結束戰斗”的目標,陳毅作為總指揮也非常無奈,只能在13日下達了總攻曹甸的命令。
接下來便是一陣血雨腥風,盡管我軍戰士無比英勇,戰斗持續了一天一夜,依然未能威脅到韓德勤部的主陣地,我軍傷亡2000多人。見無力再組織有效攻勢,陳毅只能率部撤退。
攻打曹甸未果之后,我軍立即召開了總結大會,由于戰前黃克誠一直反對進攻曹甸,再加上第5縱隊在戰斗中進展緩慢,因此陳毅認為黃克誠消極殆戰,在總結大會上對他一頓痛批,并撤銷了他的職務。
黃克誠其實也有難言之隱,他說:“我愿意接受組織給我的任何處分,但我有話要直說。不管是在戰場上的決策還是黨內的討論,我都是以事實為依據,以大局為重。”面對自己的委屈,黃克誠拿出了無比寬廣的胸襟,陳毅見狀也沒在說什么。
現在看來,對于曹甸戰役,無論是決策層還是執行層,都沒有錯,只是大家看待局勢的角度有所不同。
皖南事變之后,黃克誠被任命為了新四軍第3師師長兼政委,而陳毅擔任了新四軍的軍長。經此巨大挫敗之后,新四軍急需恢復元氣,所以陳毅也就不再給予下屬過多的約束,只希望他們能夠盡一切努力拓展根據地。
在這一期間,陳毅與黃克誠并沒有太多的交流,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我軍從各個軍區抽調精英干部進入東北,黃克誠有幸入選。
在為黃克誠等人送行時,兩人終于敞開心扉,提及了四年前的那件事,陳毅愧疚的對黃克誠說:“當年曹甸戰役,是我決策的太草率了,錯怪你了。”面對陳毅的道歉,黃克誠會然一笑,率領部隊向北駛去,陳毅朝著老部下的背影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結語
作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黃克誠共輔佐過四位元帥,他的性格沉著冷靜,溫文爾雅,但對于真理卻無比執著,他實事求是的態度贏得了黨內同志的一致好評。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曾犯過嚴重的左傾錯誤,在廬山會議上,黃克誠是為數不多愿意為彭老總發聲的人。他是一個純粹的革命者,一生都在追求真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