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這學期,老二學校老師要求每天在班級群里進行閱讀打卡,這對原本就愛閱讀的老二來說不難。現在面臨的挑戰是,老二的閱讀速度太快,一周一次的圖書館借閱都快滿足不了他的閱讀需求。
還好有學校圖書館的借閱,還好有老母親的書籍選購。前段時間,老二從學校圖書館借了兩本書:《寫給孩子的三國演義》、《寫給孩子的西游歷險》。
讀三國的時候,老二問了一個問題“里面發生的事情都是真實的嗎?”,同時對自己提出了個新的閱讀期望“真想看三國的原文啊!”
想看原文不難,家里就有相應的版本,但翻了翻之后,老二感嘆道:原文看不太明白啊!
也是,初中生才要求讀原文的《三國演義》,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想要讀原文,暫時有點有心無力。
孩子想要讀三國,想要了解有關三國內容的真實性,學校圖書館借的那本薄薄的三國書,自然看不過癮。那么,老母親就幫著找找適合孩子閱讀的三國版本吧!于是,家里就有了林漢達的這套《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
讀這套再也不用問這個問題了
老二讀這套《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大概是不會再追著老母親問,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那個內容是不是真的。
作為教育家、歷史學家的林漢達,在給孩子編寫三國故事時,就考慮到了“藝術加工和真實歷史”的區別。所以,林漢達先生編寫的三國故事,是在勘察大量史書典籍之后再呈現給孩子們。
那些精彩的傳說故事,則做了另外的標注。如此,孩子們在閱讀這套三國故事時,也就能分清哪些是真實發生過,哪些是有了藝術加工的。
一套《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8冊:
? 1.黃巾之亂
? 2.群雄逐鹿
? 3.官渡之戰
? 4.赤壁之戰
? 5.蜀國崛起
? 6.漢室滅亡
? 7.三國鼎立
? 8.天下歸晉
想要看三國的孩子,遇見《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大概是能看過癮的了。
與語文靠近一些
給孩子選這套《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作為老母親也是有那么點私心的。啥私心?孩子在閱讀的同時,順便提升下語言的應用能力。
林漢達先生,不僅是一位教育家、歷史學家,同時他還是語言學家。他的語言功底,在書中有所體現,書中的好詞有“語文活學活用”的板塊。
在這個板塊中,會有基本的詞語解釋,會有造句,也會有近義詞、反義詞的舉例。看似很簡單的一個版塊,對于在閱讀時,經常會問“這個詞什么意思,那個詞什么意思”的孩子(沒錯,說的就是我家老二)實在受用。
至少他不用放下書去查字典,直接看這個板塊就好。看完“活學活用”部分,再看看這個詞在文中的應用,孩子對于詞會有自己的理解。
理解之后,就等著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作文中應用。你要是說,孩子真的會用嗎?從老母親的經驗來看,孩子看進去并且理解之后是會用的,至少我家老二用得還不錯。
除了“語文活學活用”的板塊,《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還有一個版塊很好:讀史學古文。
講劉備從小靠母親賣鞋、編席子過日子,會標明出自《后漢書·宦者列傳》,并附上內容: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
這樣的板塊設置,可以讓孩子在閱讀的時候親近古文,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一些基礎。比起正兒八經地學習古文,通過閱讀故事的方式親近古文,對孩子們來說更為友好。
讀《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順便學下好詞好句的應用,順便與古文多多接觸,稱得上一舉三得。
讀的不僅僅是一套書
孩子們讀這套《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不僅僅能了解有關三國的那些事,還能收獲很多拓展知識。書中設置的“歷史追根究底”
“地理小課堂”
都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知識面。
讀《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孩子們的收獲可不止三國故事。
寫在結尾的話
其實這套《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也出了電子書,老母親順便看了看電子書,與紙質書的閱讀感受大為不同。
給孩子們的閱讀書籍,首選自然是紙質書。
紙質書在板塊設置上一目了然,同時與相應的板塊對應,有顏色的區分。更為重要的是,只有在閱讀紙質書時,才能感受到紙質書的插畫美。
《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書中的插畫,是畫家趙成偉花了5年時間,完成的數百張插圖。孩子們的閱讀樂趣,在高質量的插圖中,又多了一層。
忘了說,隨書還有音頻故事可以聽,這可太對孩子的口味了,看書、聽故事兩不誤。孩子想要了解三國故事?林漢達先生的這套《小學生也能輕松讀三國》,是個很好的選擇~
祝孩子們閱讀快樂。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