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安徽,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省會合肥與壯麗黃山。然而,在池州的石臺縣,還隱藏著一片鮮為人知的美景。石臺地處安徽南部,地勢以低山和高丘為主,秋浦河、清溪河、黃湓河三大水系穿境而過,這里光照充足,雨量豐沛,自然景觀豐富,集“山、水、洞”之大成,均為大自然的杰作,是一處值得探訪的原生態勝地。
石臺境內山巒起伏,郁郁蔥蔥,溪流清澈蜿蜒,空氣清新宜人,氣候舒適,因此被譽為“最值得駐華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在這片多彩的土地上,有著無數值得體驗和感受的美好,等待我們去探尋其獨特魅力。
秋浦河
秋浦河是石臺乃至安徽的著名河流,兩岸群山環抱,風光旖旎,云霧繚繞,仿佛人間仙境。沿岸還有古石城遺址和歷史名勝古跡,整個風景觀光帶被稱為“秋浦仙境”,被譽為“中國最美詩河”。
唐代詩圣李白曾五次到訪秋浦,并留下了45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秋浦歌十七首》尤為著名,展現了這里迷人的自然風光。秋浦河原名秋浦江,因上游水土流失,河床富含黃砂,河水略顯渾濁,但盛產鱖魚,當地的臭鱖魚便是一道美味佳肴。
醉山野
石臺醉山野風景區是一個深藏不露的神秘之地,唯有親身體驗,方能領略其“情醉山野”的獨特魅力。黃崖大峽谷距離縣城不遠,境內森林茂密,峭壁聳立,山花爛漫,珍禽異獸嬉戲其間。青山綠水間,放慢腳步,深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韻味,是一次難忘的旅行體驗。
醉山野位于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背靠綿山,面朝綠野,溪水潺潺,花香四溢,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豐富。游客可以在碧波閃爍中游走于青山綠水間,感受峽谷的雅致與山野的真諦。這里濃縮了石臺自然景觀的精華,包括水壩、翠潭、疊瀑、彩林和山峰,是洗肺潤心、緩解放松的理想之地。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緣溪水壩,原名源坑水壩。據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五首描繪的就是這里的瀑布。后來,為了保障下游村民的水源,村民們自發修建了水壩,形成了如今的景象。在陽光和流水的映照下,游客或許還能幸運地看到彩虹。
醉山野景區內還有一處深潭,潭水深達5米,清澈見底,甘美可口。即使在枯水季節,這里依然水流不息,因此有著“潭底青龍吐水解救干旱”的神話傳說。山間還有許多山水和吊橋,游客在行走時需注意安全。
古徽道
古徽道隱藏在仙寓山中,是一條曲折蜿蜒的神秘古道。古稱“徽饒通衢”,是徽州通往饒州的一條省際大道,當地人又稱之為“徽池古道”。
古道穿行在山谷密林中,青石板路拾階而上,每隔三里左右便有一座石亭。第一座石亭名為“古稀亭”,建于清宣統二年,由一位古稀老人筑亭施茶而得名。石亭歷經風霜雨蝕,但墻面四周爬滿的綠色藤蘿,見證了其歷史厚重。
古徽道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徽商古道之一,沿途生態環境優美。走在古色古香的石板道上,仿佛能感受到當年古徽道上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
嚴家古村
沿著清澈的小溪和曲折的石徑小路前行,便可到達安靜地矗立在群山腳下的嚴家古村。這里古樹參天,溪流潺潺,青瓦粉墻的民宅在綠樹竹林的掩映下顯得斑駁有致,一派祥和的皖南山村古樸情調。
步入村中,古風古韻盎然,木雕的窗楹和青石的門框透露著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村頭巷里,粉墻黛瓦鱗次櫛比,古巷青石鋪路,曲徑通幽,馬頭墻層層疊疊,飛檐翹角,縱橫交錯。據說這里居住的是東漢著名隱士嚴子陵的后裔,古村保存著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筑,徽派建筑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在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徽州的美,那種古代文人筆下的寫意美,沒有濃厚的色彩和華麗的裝飾,只有白墻黑瓦和大自然的顏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