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我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這個名字。這三個字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上海灘,他涉及各個行業(yè),當時也有一句話“上海灘,沒有杜月笙辦不成的事”,由此可見在當時,杜月笙在上海的權(quán)力有多大。
對于杜月笙的話題也是存在著不少的爭議,有說他有情有義,講兄弟義氣的,也有說他是個十足的賭徒的。在如今,我們也有著許多以杜月笙為話題的影視書籍,那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一個人呢?今天小編結(jié)合他一生的經(jīng)歷來給大家詳細說一說。
在歷史上,民國時期在袁世凱死后,各路軍閥就陷入爭地盤的紛爭中,正所謂,亂世出英才,杜月笙就是這個時候拜入青幫黃金榮門下的。由于背靠青幫,杜月笙做事越發(fā)囂張,不僅僅敲詐勒索,甚至還走私販毒。憑著自己的機靈,給黃金榮出了不少的良策,很快就獲得了黃金榮的信任,并且到最后自立門戶。
在獲得地位后后,杜月笙便開始在文化上面下功夫,并與當時的國學大師章太炎成為了好友,就連“杜月笙這個名字也是他改的”。由此一來,杜月笙的威望在上海灘一下子就起來了。求他辦事的也是一應俱求,小到東西失竊,大到生死紛爭。
過了不久杜月笙的目光開始投向政界。當時蔣介石的革命軍日益壯大,杜月笙眼光很準選擇了革命軍。不過事情還是發(fā)生變化了,因為蔣介石在北伐成功后與共產(chǎn)黨決裂了,這時的杜月笙又得面臨一次選擇。不過這一次杜月笙選擇了蔣介石。在選擇蔣介石后,杜月笙開始對共產(chǎn)黨進行了大肆的打壓。
這樣看來杜月笙作為青幫的老大,壞事做盡,不是什么好人,但他最終也還是個中國人。
在抗日戰(zhàn)爭的過程中,日本人向杜月笙透出誘人的條件,對其進行經(jīng)濟誘降,但杜月笙對其都予以拒絕。在盧溝橋事變后,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戰(zhàn),此時杜月笙參與組織成立上海各界抗敵后援會,并擔任該會主席團成員及籌募委員會主任委員。
在上海淪陷后,日本人還是看上了杜月笙的影響力,再次對他威逼利誘,杜月笙再度拒絕,離開上海,只身前往香港避難。
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幫派的作用日益減少,杜月笙在國民政府中也遭受了冷落,到1949年,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國軍潰敗到了臺灣,而杜月笙這次沒有進行選邊站隊,而是去了香港,并且在那里度過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杜月笙是民國病態(tài)下的產(chǎn)物,后人敬佩他,是因為他在成名后講義氣,在國家危難時能夠站出來,沒有當漢奸。但是他也是一個黑幫組織頭目,涉足黃賭毒等不正當?shù)男袠I(yè)。一個國家要富強,安定,這一類人是不能存在社會中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