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片出身的女演員,成功轉型實力派。
可她卻永遠摘不掉性感女星的標簽。
拍個雜志,攝影師會要求她再露一點。
拍個電影,導演會趁機摸她大腿。
就連商談項目,投資方都會對她口頭意淫。
說上頭了還要求她現場熱舞,重現三級片中的風姿。
女演員好不容易糊弄過去,對方又遞出房卡要求她陪睡。
相似經歷,不止發生在演過三級片的演員身上。
上述事件,也只是娛樂圈眾生相的冰山一角。
看似良善的演員們,背后是勾心斗角、爭奇斗艷。
光鮮亮麗的明星們,私下卻被資本玩弄,丑態百出。
近期上線的臺劇《影后》,就這么毫不留情地扯下了娛樂圈的底褲。
《影后》剛一定檔,就獲得了諸多關注。
其中,對觀眾期待值貢獻最大的人就是導演嚴藝文。
2019年,內娛特產還是外表獨立,內里嬌妻的偽大女主。
而嚴藝文已經拍出了女性題材天花板——《俗女養成記》。
某瓣有近25萬人,給它打出了9.3的高分。
兩年后,《俗女養成記》第二部延續輝煌,評分穩定在9.3分。
《俗女養成記》的女主謝盈萱,這次也是《影后》的主演之一。
《影后》另一位主演,是曾出演過《華燈初上》《不良執念清除師》的楊謹華。
配角團有參演過《周處除三害》的謝瓊煖。
還有《飲食男女》的主演楊貴媚。
《影后》百分之八十的主演,年齡都在40歲往上。
這群人演的還是對觀眾來說極具吸引力的娛樂圈秘辛。
陣容強大、題材犀利、噱頭吸睛,《影后》堪稱buff疊滿。
然而,它的劇情卻高開低走,結尾急轉直下。
可就算是爛尾,《影后》整體質量仍舊能吊打一大批內娛影視劇。
按照慣例,咱們先說優點。
《影后》將視角聚焦在娛樂圈的女演員身上。
通過犀利的手法,讓觀眾對娛樂圈祛魅。
同時以群像的方式,反映出女演員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困境。
《影后》最先登場的角色,是新人演員史艾瑪。
她有夢想,有天賦。
但沒門路,沒背景,只能掛靠在小經紀公司。
雖然史艾瑪演戲經驗不多,但碰壁經驗很足。
她明明靠實力打敗了試鏡對手,卻被評價為“沒有女主臉”。
偶像劇制片人當場拿著馬克筆,在她臉上標注整容建議。
要求她開眼角、縮鼻翼、做微笑唇、去嬰兒肥。
長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不是建議,而是羞辱。
而制片人也根本沒打算要她,純純就是欺負新人而已。
當然,史艾瑪也曾試鏡成功過。
只不過,她在成片中被導演一剪沒。
好在跟她口頭簽約的經紀人胖姐,人脈資源很“廣”。
竟然為史艾瑪爭取到了和潘影后同臺合作的機會。
于是,史艾瑪就這么水靈靈地成了影后腳邊的尸體。
一場戲結束,她的手被影后的高跟鞋踩了8次。
前幾次,史艾瑪還忍不住慘叫流淚。
可她的慘叫得到的不是影后的道歉,而是導演的責罵。
史艾瑪終于意識到,龍套的眼淚無人在意。
于是最后一次被踩時,她拋棄了“史艾瑪”的疼痛與尊嚴,學著成為一具被鏡頭馴化的尸體。
有人在泥淖里掙扎,可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史艾瑪拼命爭取的女主角,影視大亨的女兒吃一頓飯就能拿到。
她一次次燃燒自我,用力點亮的夢想,卻總能被現實毫不費力地碾滅。
于是,史艾瑪終于被娛樂圈的畸形規則同化。
她學著其他演員,嘗試用身體交換機會。
和發掘她的胖姐劃清界限,簽了背景更強的經紀公司。
史艾瑪的成長線,是新人演員被規則打碎血肉,重塑自我的必經之路。
只不過有人像她一樣被規則掌控。
而有人被打碎后,仍然堅守初心,反向掌控規則。
女演員的第二個階段,就是以妮妮為代表的當紅頂流。
為了維持住頂流的體面,在經紀人要求下,她必須時刻艷壓對家。
妮妮和潘影后共同參加葬禮。
看到對方下車的那一刻,第一反應都是竄回車上等待。
因為最后出場的人,才能搶到記者們的全部鏡頭。
對于女演員們來說,鏡頭所在之處,皆是兵家必爭之地。
就算是靈堂,也要走出t臺的氣勢。
就算和對家一起出場,也要均攤c位。
這種競爭意識,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已經成了演員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更可怕的是,拉踩攀比,碾壓對家,逐漸變成演員們自證身價的方式。
可一旦放棄爭奪,或爭奪失敗。
那么等待她們的就是資源流失。
潘影后作為即將過氣的頂流,紅氣不敵妮妮。
在戲里只能做配,戲外又被搶了代言。
所以一找到機會,就開始報復。
她在項目聚餐時,故意舊事重提。
讓色鬼投資方,想起妮妮曾是三級片演員出身。
得知妮妮陷入小三緋聞時,潘影后都沒顧上落井下石,只想著失去的代言要回到自己手里了。
即將過氣的潘影后,是被娛樂圈規則掌控,甘愿自我物化的典型。
同時也是女演員第三階段的代表。
為了保持商業價值,她對同行狠,對自己更狠。
七點后不進食,從來不沾任何甜食。
腰圍常年保持24,保健品吃得比飯都多。
可即便她對自己如此嚴苛,仍然跨越不了女演員的年齡障礙。
三十多歲的她,除了媽媽的角色,幾乎無戲可演。
最諷刺的,還是她被新人取代的那刻。
潘影后原本能在一眾女星的海報拍攝現場,占據第二梯隊。
可導演聽說艾瑪得了影后,立馬把兩人調換了位置。
潘影后多年打拼的資歷,兩次摘獲影后的殊榮,竟然敵不過新人的一次影后光環。
楊謹華飾演的已過氣頂流周凡,就是潘影后的下一個階段。
她沉寂多年,如今想復出,必須沖破往日光環的桎梏,重拾信心。
而這對于演員來說,是比新人出道更大的挑戰。
楊貴媚飾演的芳姐,是女演員的最終階段。
她經歷過低谷,也擁有過榮耀。
但她和所有女演員一樣,從心理上拒絕變老。
得知自己眼睛出了問題,第一反應也是想方設法逃避。
她的困境在于,不知道如何體面地和演藝生涯說再見。
《影后》用12集內容來塑造群像,每個人的獨立故事線,看似都不夠豐滿。
可實際上,每個角色在各自所代表的階段中,圓滿的完成了自我成長。
從艾瑪到芳姐,每個人的故事組合起來,就是“影后”完整的成長脈絡。
《影后》不僅聚焦女演員,還聚焦女性。
在塑造群像的同時,展現了女性之間的多重關系。
其中最復雜的一對女性關系,由周凡和薛亞之這兩位女主角建立。
楊謹華飾演的周凡,是天賦型演員。
她性格瀟灑不羈,每天兩眼一睜就三件事兒:
拍戲、惹事兒、睡男人。
憑實力八次入圍影后,卻因為一張抹了砒霜的嘴,始終沒拿過影后的獎杯。
謝盈萱飾演的薛亞之,是周凡的對照組。
她是穩扎穩打的努力型演員。
日常行事風格極其謹慎,有段穩定的戀愛關系。
天差地別的兩人,偏偏成為最親密的朋友。
她們曾在頒獎禮之后,一起躺在地上喝酒慶祝。
也曾在拍攝現場,一起偷偷往泳池中撒尿。
甚至為了捉弄色鬼導演,當眾熱吻裝女同。
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想干什么,說是靈魂伴侶也不為過。
但周凡和薛亞之,并不是影視劇中塑造的傳統閨蜜。
她們在彼此欣賞的同時,又互相嫉妒。
最妙的是激發兩人矛盾的原因,有關男人,但又和性緣關系無關。
周凡得知薛亞之打算婚后不再做演員,大鬧薛亞之婚禮。
實際上,薛亞之嫉妒周凡已久。
她退圈不是為了男人,而是不想再當第二名。
薛亞之也懂周凡對愛的渴望。
于是兩個對彼此最了解的人,互相猛戳對方痛點。
可兩人之間的愛,并沒有隨著嫉恨的出現而消失。
在看到妮妮被資方為難時,已經決裂的兩人,為了維護女演員共同的尊嚴,默契地跳起她們曾經最愛的舞。
愛恨交織的女性關系,并非只存在于姐妹之間。
東亞母女才是將這類關系發揮到極致的典型。
《影后》也通過謝瓊煖飾演的柯姐,展現了母女之間無法割舍的愛與怨恨。
柯姐丈夫欠錢跑路,為了賺錢還債,她不僅接了幾十年爛戲,還在母親的角色上常年缺位。
母女兩人在二十多年中,互不理解,互相埋怨。
實際上兩人矛盾的源頭,不過都是愛的錯位。
但最戳淚點的一對,是史艾瑪與她的伯樂胖姐。
胖姐時常用娛樂圈的規則,來要求史艾瑪。
可當史艾瑪真的因為規則受到傷害時,胖姐又頂著得罪人的風險為她出頭。
胖姐得知史艾瑪背著自己簽了大公司,也沒有任何指責。
她只是讓史艾瑪記住,是她先看到了史艾瑪的光芒。
在一眾演員中,胖姐是出場戲份最少的,但人物卻是最立體的。
如果《影后》只有上述內容,評分至少8分起步。
可導演卻非要在結局搞大團圓。
本該和薛亞之一起獨美的周凡,卻上了男人的賊船。
導演給她安排了一段姐弟戀。
還讓她像高中生一樣,在大巴車上唱《勇氣》給弟弟告白。
更難忍的是,導演還安排柯姐的丈夫回歸家庭。
并給這男的安排了一出絕癥戲碼博同情。
更更難忍的是,柯姐的女兒,竟然在電影發布會上,當眾感謝她那拋棄妻女的老爸。
渣男的出現,讓前面鋪墊的母女愛恨,顯得極其滑稽。
這不僅是對柯姐的背刺,還是對觀眾的背刺啊。
雖然《影后》爛尾,但對女性關系的詮釋,讓它完勝一眾內娛雌競劇。
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一看。
今天就說到這里,我們明天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梅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