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沿著特朗普再次當選的話題來展開大象最近的閱讀。
最近最火熱的新聞,更多人會關注隨著特朗普的再次上任,他會給世界帶來一個怎樣的美國;不管是敵是友,可以說勢必會被他影響。其實伴隨他的第一次當選,在政治學上的研究就已經非常火熱,特別是針對保守主義,民粹主義的討論。
要推薦的是一本新書《文化的演化 : 民眾動機正在重塑世界》,初版發行于2018年,可惜羅納德·英格爾哈特老爺子也沒能看到中文版出版就已經去世,估計他也沒有想到自己關注的特朗普會再次當選。
雖然是一個老學派,但是他在這本著作中的最后兩章可是緊跟時事,其中第九章是:顛覆“靜悄悄的革命”:特朗普和威權民粹主義政黨的興起;第十章是:人工智能社會的來臨。
全書通過分析覆蓋100多個國家的,長達40多年的調查研究數據,指出了文化的演化與生存安全水平的關系。具體而言,當民眾在高生存安全水平的環境下長大時,會更加趨向“后物質主義價值觀”,即更加傾向于認同權利平等、民主自由、開放包容等價值。
而全國性的價值觀的轉變則具有代際特征,需要等待具備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民眾逐漸成長為社會主流,才能使從眾壓力倒向他們,從而迫使保守的、持物質主義價值觀的民眾接受文化的轉變。
以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社會變遷理論無疑給人們提供了觀察、解釋和分析社會現象的文化視角,而這一視角理應成為人類認知世界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文化的演化》這本書最有趣,或者說最具有魅力的地方是“世界價值觀調查”項目提供了目前唯一 一個研究范圍覆蓋世界上約90%人口的民眾價值觀數據庫,而且根據這個數據庫,建立起一個具有可參考的可靠模型。
我們都知道文化其實存在一個類似生物那樣的演化過程,當今世界似乎充滿變化,不僅新的文化和消費產品令人目接不暇,新的藝術實驗、科技成果也層出不窮,并廣泛滲入到所有人的生活日常。即使不追隨時代潮流的人,也早已習慣了“舊的”遲早會被“新的”取代,就如每年總是一場場如期而至手機發布會上的一陣陣驚呼。但是這種演化似乎是可以人為引導的,而且潛在的影響因素也很多——或者說學術研究中的因子。
針對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羅納德·英格爾哈特認為是當前發達國家逐漸進入以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為特征的經濟發展階段所導致的,這個階段的分配方式——“贏者通吃(Winner-takes-all)”——實際上降低了歐美民眾的生存安全感,而后物質主義者熱衷于倡導的文化議題和身份政治又打亂了傳統政治光譜的左右分野,使普通民眾看不清實現自身利益訴求的方式。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大象推薦大家看看在 Nature 的 Human Behaviour 板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對自然和文化演化速率進行了定量研究。在《The pace of modern culture》這篇論文中,作者研究了流行音樂、汽車、小說等人類文化制品的進化動力學,并與有機生物種群演化進行了橫向對比。
文景的政治系列大象強烈推薦,本本好書,本本經典。
最后還是那句話,跟大象一起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