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1612字,需要10分鐘閱讀完畢。
沒有“人才梯隊”,組織就無法形成依靠人但不依賴人、無法形成能夠自我新陳代謝、持續發展的機制,組織能力也會大打折扣。單純的“人才積累”,并不等同于“人才梯隊”。六條原則,助您構建人才梯隊體系。
1.匹配業務發展戰略是關鍵
人才梯隊作為組織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企業實現自我新陳代謝的關鍵所在。戰略決定了人才結構,企業的人才梯隊建設,必須與業務發展戰略相匹配。
企業需要在業務發展的基礎上,快速招募、區分、培養和選拔人才,讓人才逐漸成為企業的核心力量,并形成內生的、不斷更新的人才梯隊。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2.“內生”為主,“空降”為輔
“內生”式培養是指在應屆生階段開始對人才進行培養,通過年復一年的招聘、區分、培養和選拔,確保人才隊伍的穩定性。雖然在轉型期,企業可以借助“空降”部隊進行組織能力的突擊性、戰略性和結構性調整,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企業過于依靠外部的人才,反而會導致內生人才梯隊的穩定性降低,流動率增高,從而削弱人才梯隊的建設。因此,企業既要注重內部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同時也要配合業務的發展及時招募外部人才,致力于形成內外兼備的人才梯隊。
3.搭建有層次、有落差的梯隊
梯隊建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等級體系的落差,劃分層次才能區分不同的價值,激發人才的動力。不少企業通過設置副職、助理崗位或設置許多職級職等來搭建職業通道,認為這就是在搭建人才梯隊。事實上,人才梯隊建設的關鍵并不在于職級職等的數量,而在于增長和評價。梯隊是在增長的過程中形成的,增長帶動梯隊培養。梯隊的關鍵在于評價,而不在于有多少等級。對于績效優秀的人才,表達認可、及時激勵,優先給予其機會;對于績效差勁的員工,及時糾正,助其調整。哪怕只有兩個等級,只要評價區分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機制建立起來了,梯隊就自然形成了。
△ 圖 / Natalie Pedigo
4.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評價是人才梯隊建設的關鍵所在,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清晰明確的評價標準能夠讓員工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優先的,什么是核心的。這樣,員工就能夠對標自己的表現和價值,明確自己在梯隊中的位置和發展方向。
同時,評價具有激勵作用。讓他人看到你的能力、承認你的價值并給你提供合適的薪酬,只有責權利統一,才能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推動整個人才梯隊不斷成長。
當然,評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員工就會喪失積極性。因此,企業內部的評價標準應當統一、明確、公開透明,評價結果一定要與薪酬績效適當掛鉤,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5.完善競爭流動機制
競爭是人才梯隊的“試金石”。競爭的意義在于激發員工的奮斗欲望,促使其發揮出更強的能力和潛力,幫助優秀員工對標企業價值和標準并實現晉升,從而快速搭建強有力的人才梯隊。沒有競爭流動機制,組織會停滯不前。因此,企業建設人才梯隊、實放動力機制一定要敢于落實“優者上,庸者下”的淘汰機制,要以認真、堅持、必達目標的態度來堅決執行,真正讓人才梯隊建設發揮實效。
6.堅持長期主義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人才梯隊的建設,是一個與業務擴張同步漸進式生長的過程。搭建一個成熟的人才梯隊體系,通常需要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人才梯隊的搭建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需要較長期的考察、歷練和磨合,只有在競爭中勝出、在戰斗中成長起來的人才才能進入到企業的核心人才梯隊中去。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構建企業人才梯隊體系是確保企業擁有持續競爭力的關鍵。只有打造出匹配業務發展戰略、結構合理、機制完善的人才梯隊并長期悉心維護,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作者/編輯:合易咨詢(heyeehr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