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打開《再見愛人》看楊子發癲的人,怎么都不會想到,這節目追著追著,怎么自己就一步步成了麥學研讀者、咸蛋黃肉松青團品鑒官、熏雞測評人。
你以為的《再見愛人》:離譜、狗血的離婚綜藝。
實際上的《再見愛人》:重新定義瘋狂星期四,華人守直播也要看的“春晚”,一舉把熏雞店送上熱銷榜的隱藏帶貨節目。
給還沒看過節目的人捋下背景:
節目里設置了讓嘉賓管錢的環節,6個人一共1千塊錢,在已經預訂一桌六百多的大餐、剩余經費只有三百多塊的時候,麥琳堅持要在高速服務區花140元購買兩只熏雞,說是給大家一起吃的,但并沒有問過大家的意見。
不管對麥琳這個行為的評價如何,總之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饞熏雞了——“我倒要看看,花光經費也要吃的熏雞到底怎么個事兒”,大家紛紛買爆節目同款,史稱“熏雞事變”。
有人看到,前幾天同款熏雞的銷量不足100+,轉眼間9000+,銷量直接火箭式上升,熏雞董事長連夜發視頻感謝節目組,感謝潑天的富貴。
大家不光把熏雞買成了熱銷,還熱衷于跟客服來一場“麥學”互考,將節目中的麥言麥語活學活用:
跟客服打招呼,要用這句開頭——“我配擁有一只熏雞嗎?”
問客服熏雞好不好吃——“會是在我心趴的味道嗎?”
買一只還是兩只——“當下我覺得擁有兩只熏雞會更有面子。”
催發貨——“你懂嗎,我真的很想吃這只熏雞,你懂我的這種感覺嗎,你根本都不在乎我的感受,我想吃熏雞你都感受不到。”
客服也現學現賣,接梗接得比誰都溜:
問:“這熏雞吃了會變邪惡嗎?”答:“超過經費預算才會變邪惡。”
問:“熏雞有多邪惡?”答:“邪惡到非要花錢買。”
問:“為什么運費這么貴?”答:“因為順豐太邪惡,能不能讓楊子把價格打下來。”
一場平平無奇的商業交易問詢就這么變成了麥學研究者交流玩梗大會。
客服靜靜表示回消息到2點,打字打到關節疼,也無怨無悔,還很開心,被網友大夸特夸:熏雞吃沒吃到不重要,但靜靜客服值得升職加薪!
買不到熏雞的海外留子,干脆直接開發留子技能,走上了自制熏雞的道路。
有些人看著節目里的卓資山熏雞,甄學家的記憶蘇醒了:嗯?莫非這是那個卓子山叛亂?
不愧是你們,雙學位學霸!2024年了,《甄嬛傳》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該說不說,麥麥還是很會吃的,很多內蒙古本地人現身說法,卓資熏雞,在當地很有名,屬于路過卓資都會買的特產,走親訪友必備。
節目里嘉賓們下車的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甚至有一座熏雞博物館。
這里制作加工熏雞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到民國就有幾十家的熏雞商號,現在熏雞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卓資熏雞用的是當地特有的紅羽邊雞,個大肉嫩,需要先和中草藥調味料一起放在老湯中燉煮,文火慢燉,然后放在鐵箅上,加蓋,用松果、柏樹枝燃燒產生的煙熏烤,松香和肉香融合,吃起來有煙熏的香氣。
在1956年全國熟制品展銷會上,“卓資熏雞”還曾與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同時被譽為中國的三大名雞。借助京包、包蘭、包太鐵路線,卓資熏雞曾經也是綠皮車時代的鐵路名雞,走向了全國各地。
現在,卓資縣城有一條熏雞一條街,全都是熏雞品牌,除了大家網購的卓資山、張金濤之外,還有李珍熏雞、王二娃熏雞、張記熏雞等,一家一個味道,都有各自的保密配方。
其中的秘訣在于老湯不一樣,所謂“八角良姜老湯煮,三味香柏旺火熏”。老湯就像老酒一樣,反復使用,不斷調制,時間越久越香。
熏雞店不光賣熏雞,往往還有熏肘子、熏雞肉腸、熏雞蛋等各種熟食。
卓資熏雞口味偏重、偏咸,空口吃南方人可能會覺得咸,一般是作為下酒菜吃,或者配饅頭夾著吃、拌面吃,都是一絕。
本地人還激情安利:剛出鍋的最香,推薦大家來烏蘭察布嘗一嘗!
看過節目的本地人,還搞起了家鄉特產的踩一捧一:熏雞值得嘗試,但節目里他們吃的黃河大鯉魚套餐不推薦,本地人都不會花大價錢去吃,如果去旅游千萬別點!
咱就是說,內蒙人是真把網友當家人啊。
說到熏雞,可能有人更有印象的是東北的溝幫子熏雞,卓資熏雞和溝幫子熏雞的熏制工藝不同,溝幫子熏雞采用傳統的白糖熏烤,而卓資熏雞熏制過程中用的是松柏枝條燃燒產生的煙去熏烤,出來的口味也有所不同。
說了這么多熏雞,就想知道,這熏雞到底有沒有在麥麥的心趴上啊?
作者| 豌豆
編輯| 豌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