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軍隊僅28天直逼越南首都河內,完成了“懲罰”黎筍當局的目的。曾任職于越南外交學院院長、外交史研究室主任的武陽煥博士談到這場戰爭時表示:
“我認為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的進攻是一個大事件,必須從很多原因來解釋......他們也實現了一些目標,但基本上失敗了。”
中越邊境戰爭中國真的失敗了嗎?
一、解放軍斃俘人數數據統計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解放軍225000大軍分別從東、西兩線出發,向越南北部境內縱深前進,迅速收復了之前被越軍侵占的中國領土庭毫山地區。之后,中國軍隊一路北上,先后攻占越南北部經濟重鎮高平、諒山、黃連山、萊州等地。
在“懲罰”越南的戰斗中,共計殲敵57152人(正規軍),其中殲滅性打擊了越軍第3師、345師、346師,重創“金星師”316A師,另外拔除了越35個公安屯。
越南方面并未公布具體的傷亡人數,直到后期,越南政府才承認傷亡人數50000余人,事實上,這部分人數只是一些正規軍傷亡數據,越南前期的戰斗中,全民皆兵,只平民傷亡就達到4萬余人,說傷亡超10萬人一點也不為過。
那么,對越反擊戰中越雙方真實傷亡情況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中曾經詳細記錄兩軍傷亡數據,作者李存葆曾經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擔任隨行記者,親赴越南作戰,親眼見證了這場戰爭的真實情況。
后來在創作中,為了還原歷史真相,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特許批準,李存葆查閱關于那場戰爭的一些秘密存檔,也揭露出歷史真相。
李存葆表示,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傷亡的真實數字是27000人,其中陣亡將士為6000多人,負傷21000余人。而越南傷亡近10萬人。
關于越南的傷亡情況,雖然越方一直沒有說清楚,只是含糊其辭,這也恰恰說明了他們傷亡慘重的事實。
在李存葆查閱檔案中了解到,解放軍1979年殲滅越軍近60000人,其中斃敵42000人,擊傷10000,俘虜2000余人。
這些資料中的數字是解放軍與越南正規軍交戰的結果,至于其他地方民兵以及公安屯等與解放軍的交戰記錄沒有計算在內。越南被俘傷兵不治身亡的數據也不在其中。單從戰果統計看,這個數字還是比較真實的。
1979年越南勞動報公布的平民損失數據中稱,越南在此次戰爭中損失平民為50000人,因此按照這一數字推斷,越南1979年的戰斗傷亡絕對在10萬人以上。
另外,根據昆明軍區后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中記載,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云南東西兩線加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14800余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這些都是正規軍之間的較量。
從這些戰斗傷亡數字來看,中國怎么能算是失敗呢!
二、摧毀越南重要工業
1979年3月5日,解放軍攻陷諒山,直逼河內。見懲罰目的已經達到,中國向全世界宣布了勝利撤軍的消息。戰爭雖然結束,但是對越南的影響卻是持久的。特別是在回撤的過程中,為了讓越南記住這次教訓,我們收回了之前幫助越南的“三樣東西”,讓越軍至今都難以崛起。
分別是我們無私幫助越南建設的橋梁、道路、工廠,還有援助給越南大量的物資,在撤回的過程中,將一些無法帶走的原地全部摧毀。
這一動作直接導致越南經濟倒退20年,比戰爭更要可怕。可以說,我國變相的切斷了越南經濟發展的條件。
在這場戰爭中,越南有4000多屋舍被摧毀,有60萬平方米的城市住宅以及428所醫院及900所學校等等在戰火中土崩瓦解。一些工業基礎設施也在解放軍回撤途中被就地爆破,使得越南農業以及工業受到巨大沖擊。
1979年,越南五月十七日刊載一份統計表,題為《截至一九七九年三月底一些目前可以看見的損失的初步統計表》:
(一)被毀滅的市:總數四個中被毀滅四個,占百分之一百。
(二)被摧毀的鄉:總數三百二十個中被摧毀了三百二十個,占百分之一百。
(三)城市里被摧毀的民房面積:六十萬平方米。
(四)城市里失去住房的人數:十五萬。
(五)農村中被摧毀的住房:四萬五千座。
(六)農村中失去住房的人數:二十萬。
(七)被摧毀的中、小學校:總數九百零四所中的七百三十五所遭摧毀,占百分之八十一。
(八)沒有學校讀書的學生人數:十八萬。
(九)被破壞的幼兒園:總數六百九十一所全部被破壞,
(十)失去學習場所的兒童人數:一萬四千。
(十一)失去學校的教師人數:五千五百七十。
(十二)被破壞的醫院和衛生站:總數四百三十所中的四百二十八所被摧毀,占百分之九十九點五。其中;省級醫院總數四所全部被破壞,占百分之一百;縣級醫院總數二十六所中的二十四所被摧毀,占百分之九十二;鄉衛生站總數四百所全部被破壞,占百分之一百。
(十三)被破壞的林場:總數四十二個中的三十八個被破壞,占百分之九十。
(十四)被破壞的農場和農業站:四十一個。
(十五)被殺死或被搶走的牛:總數二十六萬頭中的十五萬七千頭被殺死或搶走,占百分之六十。
(十六)被殺死或搶走的豬:總數三十萬五千頭中的二十四萬四千頭被殺死或搶走,占百分之八十。
這些赤裸裸的數據,對越南來說不單單是要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建設國內,且還要面對失去國際競爭的資格。
1979年2月25日,解放軍出動35000人,8天的時間攻克了越北經濟重鎮柑塘,切斷越南最重要的外匯來源,還令其失去了黃金發展的20年,致使越南的百萬“雄兵”軍需物資沒有辦法得到支撐。
柑塘市雖然只是黃連山省下轄的一座小城市,但是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磷礦,每年產化肥50萬噸,可以為越軍帶來數百萬美元的外匯。
在解放軍西線作戰中,將柑塘作為重點打擊目標,解放軍第13軍出動第37、38、39師共35000人,以及50軍149師以及兩個獨立炮兵師等5000余民兵編入其中,總計兵力超過70000人。
如此重兵攻克柑塘,僅半天時間突破紅河防線,4天時間兵臨柑塘,至23日晚上9點,駐守柑塘的越南345師已經無兵可用,只剩下師長麻永蘭(音譯)。
25日下午,隨著一聲轟隆巨響,位于柑塘的大型化肥廠灰飛煙滅,越南當局徹底失去了重要經濟來源。
越軍沒有了重要經濟命脈支撐,等待越南的結局只能是戰敗,他們想要稱霸東南亞的野心自然沒有辦法實現。而這也正是中國此次自衛還擊的目的之一。
三、戰爭中存在的問題
武陽煥稱1979年中越戰爭,中國也實現了一些目標,但基本上失敗了。
“1、迫使越南改變政策的目標沒有改變,我們與蘇聯的關系仍然密切,與中國仍然存在分歧,在很多問題上與中國存在利益分歧;
2、迫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雖然越南從柬埔寨撤軍,但這并沒有造成柬埔寨戰場上對紅色高棉有利的兵力對比。這也不符合要求;
3、爭取拉長越蘇戰略同盟問題也不符合要求。”
武陽煥的這種說法并不全面,中越戰爭爆發后,蘇聯方面雖然蠢蠢欲動,有所動作,但是并未深度干預,不然也不會等到解放軍兵臨城下而沒有出手。
迫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確實是中國政府的一個主要目的,事實上,在解放軍攻陷諒山后,黎筍當局已經緊急從柬埔寨撤回了兩支精銳部隊,只不過并未投入到戰場上而已。因為當時,中國已經宣布勝利撤軍的消息。
所以武陽煥的分析只不過是站在越南的立場上為其爭辯罷了。
當然,我軍在作戰中也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說在攻占高平時,未按照預定計劃達到指定目標,臨時更改作戰計劃,戰士們不明方向到處亂闖,無法及時冷靜分析戰況。
指揮戰斗時,帶隊干部不夠冷靜沉著,指揮頻頻失誤。比如50軍150師在執行清剿高平殘余之敵時,遭遇越軍埋伏,致使一個營500多名戰士犧牲或者被俘,各類武器被搶走400多件。
另外在步坦協同期間,42軍為了追趕之前浪費的時間,戰士們將自己掛在坦克上來代替步行,中途遭遇了越軍伏擊,致使很多戰士沒有來得及開戰就犧牲了(這個爭議比較大)。
在前期統計的傷亡數據中,有500多人并不是犧牲在越軍的炮火之下,而是被自己手中劣質武器傷害。許多解放軍戰士的手榴彈扔出去的過程中經常發生不爆炸的情況,沖鋒槍有時候開兩下就會卡殼,炮彈在炮膛里就發生了爆炸,因此一些戰士們犧牲的太過冤枉。
還有在救護方面,戰斗初期的死亡率很高,個別連隊傷亡達到了90%,最后回國中,一個連里面只有十幾人,一個班剩下不到一兩個人,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御的原因,但是我軍參戰沒有經驗是主要原因。
這些問題在我軍中出現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當時特殊時期導致的結果。因此,在后來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后,中央軍委實施百萬裁軍政策,走精兵路線,改革軍隊體系,走科技強兵路線。
與此同時,參加作戰的將士們在戰火的洗禮下,也得到了飛速蛻變。他們軍心鼓舞,在保家衛國方面更是當仁不讓。
總而言之,中國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和平,我國的目的是為了懲戒,既然目的已經達到,自然不會過多糾纏。而越南在之后的10年與中國進行了長久的兩山輪戰,不僅喪失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期,而且也導致國內民不聊生,反觀中國,經濟騰飛。這樣的真相,到底誰才是失敗者,一目了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