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發生的“大事”,可以明顯感覺到:
舊改,又支棱起來了!而且力度不是一般的大。
發現沒有,自10月重磅會議提到“100萬套貨幣化安置”政策后,多地舊改猛踩油門。??
比如,上海史上規模最大的東安新村舊改已集中搬遷,6000戶+,預計開發投資約450億;
蘇州,11.5開會宣布,將啟動275個城中村舊改,2/3要拆;
廈門,曝光新一批征地名單,并宣布將有206億房票入市;
作為舊改重鎮,廣州新一輪舊改加速潮也在襲來,兩個信號值得關注:
1,擴大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使用范圍大招落地,可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安置;
2,天河、黃埔、荔灣多個做地舊改項目,最近都開啟狂飆模式。
我們先來看看廣州最新的大動作。
可以確定的是,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使用范圍已經擴大了。
11月4日,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方披露,廣東首筆收購存量住房用作安置房的專項借款資金落地廣州。
來源: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信息表示,農業發展銀行廣東省分行向廣州市黃埔區“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項目發放專項借款1071萬元,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村民安置房。對于廣州舊改市場,這筆借款是極具風向標意義的。先簡單說下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的背景,廣州這筆資金額度是全國最大、申請到位最多的,整整有4000多億。但是,這4000多億也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用途有嚴格規定。比如說今年推出的房票貨幣化安置,這筆專項借款其實是用不上的,企業得用自己的錢來解決。正因為這樣,房票安置的接受度一直不高,既有企業覺得成本高的原因,也有村民選擇有限的顧慮。那這次黃埔“五村七片”的改造專項借款,用于存量商品房收購和安置,帶來哪些信號呢?
首先是資金問題得到解決,有了專項借款的支持,不用再愁安置費用的問題。
回遷速度大幅提升,村民可以選擇周邊現成的商品房,減少了等安置房蓋好的時間,就近搬進去,省時省心。
商品房價值高,村民選擇多,相比安置房,商品房的價值相對更高,這樣的選擇不僅能提高村民的積極性,也讓大家更支持舊改。
安置方式更靈活,村民可以選擇“全市通用”的房票,或者按正常補償方式,回遷加現金的組合,各種選擇隨心定。
這對改造推進無疑是一大利好,不僅能更順利推進舊改進程,還能有效去庫存,讓商品房市場活力更足。
未來,可能有更多項目參考這種模式,廣州的城中村改造速度也就有更上一臺階。
實際上,從10月以來,各區多個舊改項目都在提速,最近動作相當密集。先看天河,暫緩了三年之久的舊改,終于重新上路,做地項目接連發布招標公告,全力推進!10月19日,元崗村、長湴村舊改同日發布招標公告,啟動基礎數據調查和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為接下來的改造方案編制打下基礎。
圖源:廣州國企陽光采購信息發布平臺
10月23日,凌塘村舊改項目改造方案編制及相關技術服務正式對外招標,包括改造方案和改造計劃,接下來,舊改方案和補償方案也會很快出爐。
此外,還有大觀村,停滯了3年,近日拆遷已通過表決,改造的詳細規劃也出爐。
在荔灣,位于白鵝潭的坑口村,11月5號正式備案獲批。
根據公告,坑口村舊改將在今年12月份啟動,歷時6年完成。
圖源:廣東政務服務網
坑口村航拍(攝于2023年9月12日)
在越秀區,11月6日,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正式宣布中標,意味著項目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在白云區,11月1日,潭村舊改項目最新改造規劃正式出爐,未來將蛻變為純粹的居住社區,新增20塊住宅、10塊商業、2塊中小學用地。
在舊改項目最多的黃埔,全新模式上線,啟動“做地”進程。
近日,官方對洋田村、鎮龍村(西片)、火村(蓮潭)三個項目的最新動態作出回應。
確認這些項目將由知識城集團接手,采用“依法征收、凈地出讓”的新模式進行城中村改造。
這一模式的轉變,標志著黃埔的舊改步入“做地”新階段。
這一輪舊改潮,可以說廣州又開始跑起來了:專項借款擴大用途、村民安置方式越來越靈活——這是真正的“加速器”!
對樓市來說,也是最強的救市手段,去庫存的難題有了新解法。
眼下,廣州各區還有多個項目進度刷新,這樣的力度不是口號,而是實打實的行動。
在這輪舊改提速新浪潮中,廣州勢必將掀起一場城市面貌的全面革新。
你怎么看這輪舊改潮?歡迎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