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該是珠海喜迎航展的高光時刻。但一場蓄意而為的罪惡,將獨屬珠海的美好氛圍一舉擊碎。
11月11日,事發當天,珠海發生惡性案件的消息,已有只言片語信息,傳播在互聯網平臺。事發一天后的11月12日,隨著警情通報公布,11·11珠海駕車沖撞行人案以極其慘烈的“35死43傷”,震驚世人。而同樣令人心驚的是,如此觸目驚心的血淋淋數字,僅僅出自一個反社會惡魔之手。
聽聞事件的慘烈情況之后,震驚之余,是五味雜陳。有聯想到,現代社會對待罪大惡極之人太過文明了,對于犯下如此大惡之人,判處槍決也未免太過便宜。還聯想到,如此惡向膽邊生之人,大概在作案前也曾打定主意不想活了,人心隔肚皮,對于這種突發性的報復社會行為,難道我們真得防不勝防?又聯想到,此類惡性案件近年并非罕事,此類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共性?
根據警情通報,警方已初步查明,案件系犯罪嫌疑人樊某對其離婚后財產分割結果不滿而引發。隨著事件受到廣泛關注,對于樊某的過往經歷,網絡上很快便涌現出不少真假難辨的“爆料”。而與此同時,也有些人不甘寂寞,角度奇葩地將事件,解讀為男女性別對立釀成的惡果。這就純屬屁股坐歪了,三觀都不太正,日常搞男女對立搞習慣了,遇上個沾邊的事情,不仔細審題,就開始亂套模板。
這次的事件里,樊某與前妻發生了糾紛,但其犯罪的目標對象,卻選擇了與其遠日無冤近日無仇甚至素不相識的普通民眾身上,這顯然與男女性別對立的關聯度不高。否則,按一般邏輯,被樊某傷害的人員名單,應該以其前妻為中心展開。
放眼一般人,即便自認遭受了天大冤屈,決心鋌而走險,犯罪也大都局限在冤有頭債有主范圍,這是人性未泯。能做出無差別傷人這種非常之舉,顯然樊某其人絕非良善之輩,是非善惡觀念極度扭曲。這類人之于社會,就像癌細胞之于人體,屬于防不勝防的必然存在。他本性如此,尚未發作不過時機未到。所以,我們完全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必要,將同情心泛濫在一個沾滿無辜人血污的惡魔身上,來嘗試為樊某的行為開脫。
關于如何遏止類似報復社會惡性案件的發生,本人有以下看法:第一,能否建立重點關注人員名單?顯然事后判處犯罪嫌疑人極刑,能夠起到的震懾力已經有限。因為此類嫌疑人在犯案前,應該已做好必死的心理準備,正是認定了自己爛命一條,所以才要拉更多無辜人下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能犯下極端事件之人,必然日常已有極端之舉,有關部門能否建立通過一些代表性指標,篩選出需要重點關注的潛在極端分子,重點監控,同時對于屢屢暴露危害公眾安全苗頭的人,予以從嚴從重的打擊。
第二,需要重新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們的社會上,長期忽視甚至污名化心理輔導,當然心理輔導也確實是個價格高昂令人望而卻步的服務項目。總之,心理輔導在中國的大地上是相對缺位的,其成長空間還極為廣闊——比如,能否通過以心理輔導的方式,重建一個人對生命的積極態度;又比如,能否通過強制性、普惠性的心理輔導,將罪惡扼殺在萌芽之時?
罪惡,絕不會消失。不應該忽視的是,每一場罪惡的發生,除了帶給社會憤怒與悲傷,也是在以慘痛代價,暴露社會上的一些不足之處,警示世人要“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罪惡的發生,可能也會是一次契機,推動社會體系的健全完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