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植暴雷后,人均損失300w后,又一理財機構暴雷。人均又損失小300w。
這家機構,我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廣佛呆過的人。這家機構就是曾經所謂的世界500強,老板富豪榜單前列的雪松控股。
廣州中院最近就雪松控股暴雷無法兌付投資人事項,進行了開庭,媒體披露了更多的投資細節。
200億無法兌付,而無法兌付的投資人高達6900人,根據雪松集團的實控人張勁的說法,未來投資人可能智能拿到本金的3%,也就是說人均的損失接近300w。
投資人們現在反而變成了弱勢群體。像很多投資人因為雪松暴雷,前后維權4年,多次前往雪松集團總部廣州,有些白了頭發,終于等到開庭,可是可能的兌付金額只有3%。這個兌付比例,甚至都低于中植的兌付比例。
我都有點驚訝了,這和坑蒙拐騙有啥不同?最無恥的是,雪松的實控人都承認自己非吸,而不承認自己坑蒙拐騙,就是為了規避重大的量刑。
在雪松暴雷之前,雪松在媒體的口中是有實力且低調的。
媒體報道雪松的實控人,雪松的董事長張勁,金融專業出身,深圳大學金融系畢業,一路頭部金融企業高管履歷加身。
2018年以625億財富位列《新財富》500富人榜第18位。2015年到2020年間,雪松控股營業收入規模增長迅速:2015年為593億元,2016年為1570億元(成為廣州民企第一),2017年為2210億元,2018年為2688億元,2019年為2851億元,2020年為2334億元。
雪松控股擁有供通云集團、化工集團、文旅集團、君華地產、社區生態運營集團以及金融服務等幾大主營業務。以上都是媒體報道的原話。
多年前我登錄過雪松的官網,那個時候雪松就號稱世界500強的前200位,有盆友去雪松做了投資顧問。每天朋友圈發什么雪松哪兒又搞個什么新項目,雪松又成立個什么幾十億幾百億的基金,很有實力的樣子,我就很好奇,這家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
可是我在他的官網里看不見什么特別有價值的項目。比如雪松地產和文旅,那些項目都很偏遠。怎么都和一個所謂的世界200強公司不匹配。至于其他的一些業務板塊,更像是故事。
感覺就是沒有實體業務支撐,怎么能擁有這么大體量的資產?怎么能有這么多的凈利潤?很奇怪。那個時候的感覺是奇怪。那個時候并沒有去深挖。
直到后來暴雷我才知道,所謂的投資顧問不過是高息吸引人買理財產品。
然后今天再來看雪松的財務數據,2015年到2020年資產一共增長了接近4倍,可是尤其是15年到16年翻了3倍,怎么可能這么快?這是飛么?不就是各種拼拼湊湊,拿出來講故事,展示實力么?
根據目前披露出來的消息,雪松200億的資金缺口,主要分為三部分。部分被雪松高管個人買了各種資產,古玩,以及通過地下錢莊到了海外的賬戶,這部分大概在89億。說白了就是被個人占有和轉移了。
另外一部分純屬就是投了一堆的爛項目,爛掉了。比如穿透到底層,幾個恒大的項目,有些恒大的項目證件都不齊全,結果幾個億就打給恒大了,恒大項目已經爛尾掉。怎么還可能回來?說白了就是被雪松不專業的白白送出去了。干過投資和風控的人,都知道,地產項目證件不全,是有極大的風險的。必須要等到證件齊全,且有固定資產的抵押。雪松竟然不知道?也鬼扯的很。
另外一部分就是日常的運營成本,像雪松的高管們,有些人月薪高達十幾萬,年薪高達幾百萬,至于雪松的投資顧問,更是拿著高額的傭金,雪松在全國幾十家分公司,幾百個投資顧問,這部分錢也不少。
從目前媒體披露的各種消息和項目資料來看,雪松根本不是什么經營不善,而是有意而為之。雪松的很多項目都是自己虛擬的虛擬項目,底層資產,壓根不存在,或者就是垃圾項目和資產。雪松最夸張的是平均1.5天就發個新產品,你說這能不出問題么?能不是故意而為止么?
雪松那些一起連坐被抓的十幾個高管們冤不冤枉?一點都不冤枉啊。他們以前一年幾千萬幾百萬的,這些爛項目都是他們包裝出來的,爛資產也是他們裝進去的,明明知道這些都是有很大的問題的,他們還不斷的賣給投資人。所以他們就算把個人資產拿出來,賠償,都應該重判。
當我看完很多媒體很詳細的關于雪松的報道后,我不禁要說一句,世界原來也是個草臺班子呀。所謂的500強,所謂的優質機構,不過如此。賣的什么爛產品,發的什么爛產品,底層資產一塌糊涂,竟然在暴雷前沒有發現?竟然雪松這樣的機構能存在這么久?
也是蠻神奇的。騙了那么多的高凈值人群。
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因為昨天我有個朋友問我“銀行利息太低,你知道還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投資渠道?”我說“銀行就很好呀,安全,2年1.9%的年化”。 他說“太低了”。他有個2000w,希望能夠更高的收益率。
坦白說我真的認為當下最安全的是銀行,哪怕收益率稍微低一點。
就算要追求高收益,去買一點國央企的大機構的,穩妥一點。經濟不好,穩健一點吧。
關于我:
一個不富不美,但超級有意思的姑娘。創業失敗過,500強總部打過工,
現某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
多平臺認證的資深財經作者,單篇100w+爆文作者。
關注宏觀經濟/大廠和獨角獸發展動態/新興商業模式/失敗商業案例
我很認真的在觀察和思考當下的經濟和商業運營模式,有空我就會更新哈。
還發文預判過:
樂視汽車會失敗(2017),鏈家才是最大的野心家(2015),瑞幸咖啡是泡沫(假賬本之前),無人貨架是投資打水漂(2017)、西安房價即將開啟暴漲(2017)、蔚來汽車有未來(2019)等。
“雖然不能光芒萬丈,但要像星辰像大海“
免責聲明:
1.本人所有觀點和文章,僅為行業交流,不代表本人所供職機構觀點和立場。
2.本人所有觀點和文章,僅為個人觀點,從未有過任何關于投資的引導。讀者的交易和買賣,本人均不承擔任何責任。
3.上述素材均為網絡公開材料。不涉及所就職公司的行業保密范圍和要求。
4、若您對上述內容有異議,請主動聯系我們,若真的產生了誤解和誤會,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5、上述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果有涉及到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感謝您的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