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沈皇后為了報弟妹大鄒氏的舍身救命之恩,讓自己的弟弟沈國舅納了小鄒氏為妾。
而沈國舅縱妾無度,導致大娘子張氏差點被小鄒氏害得難產而死,一時間,代表舊臣的張氏英國公與代表新臣的沈國舅關系瀕臨破碎。
因此時皇帝根基本還不穩固,張大娘子與沉國舅本是由皇帝牽線撮合的政治聯姻,所以這個事情不僅僅是打皇帝的臉,更是危及到了朝堂的穩定。
若不能很好地處理平息此事,太后一黨抓住了把柄趁機崛起,只怕他的皇位也難保。
就在這局面僵持一籌莫展的時刻,沈皇后做了一件令大家都敬佩不已的事情。
她取下自己鳳冠上的大珠,讓人送去張國公府當作賠罪之禮,然后卸去頭飾,脫掉尊貴的外衣,不顧他人眼觀,素面朝天的走到皇帝的殿外向皇上叩拜請罪。
當皇帝看到皇后如此深明大義之時,極為感動,于是與皇后一同到太后殿外請罪。這讓一直想要離間他倆的太后措手不及,不得不開恩讓此事過去。
正是皇后主動“負荊請罪”,堵住了悠悠眾口,也化解了這場朝堂危機。同時,通過這件事,也向大家展現了帝后同心同德,對于鞏固皇帝的勢力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所以,看懂了這場“負荊請罪”的戲,你就忽然明白了,為何這個看似軟弱沒有主意的皇后,卻能笑到最后,成為人生贏家。
讓人佩服的,并不是皇后的智商,而是她的勇敢。
其實整部劇下來,你會發現,沈皇后她并不聰明,也沒有什么手段心計,甚至在很多事情上也拎不清界限,比如她對小鄒氏的安排就差點釀成大禍,報恩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為何就要讓她去做自己弟弟的小妾呢?她坐上皇后之位,也是憑了點運氣,因為她是趙宗全的發妻,所以當趙宗全“無意”當上皇帝后,她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皇后。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各方面都很普通的女子,卻能受到皇帝的尊重、信任和愛護,穩坐后位,并且與皇帝一起守住了江山。為什么?
通過這次“負荊請罪”,你就會發現,沈皇后她真的很勇敢。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后,敢于放下自己的面子,敢于認錯,并且敢于為自己犯下的錯負責,這真的很難得。
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實我們很多人,即便處于不那么耀眼的位置,讓他低頭認錯也是沒有這個勇氣的,何況人家是皇后。
而敢于認錯,其實也是一種人生大智慧,這代表著你有寬宏的心態,有反省的能力,以及接納的勇氣。
另外,沈皇后識人能力還是很好的。
她之所以會去“負荊請罪”,很大原因還是聽取了明蘭的建議。當時她叫了一屋子的女眷來商討解決的辦法,大家七嘴八舌都讓她不能丟了皇后的威望和顏面,但她卻清楚地知道這些法子根本沒有用。最后唯獨留下了明蘭聽了她的意見。
這就說明,沈皇后雖然自己不是那么聰明,但是識人辨別能力還是很強的,知道什么人什么話能真正給到自己幫助。當領導的,不可能事事自己都會都強,但是會用人,懂得聽取好的意見,也能成功。
最后,沈皇后這個人善良純正、寬厚大度。
一個人純正善良,方向就對了,一個人寬厚大度,根系就能慢慢地往深處扎下去了。就好比一棵樹,它要長得直,才不會倒,然后它還要扎根,根系發達了,才能吸收到更多的水分養料。
沈皇后看似不聰明,但卻又是很通透的一個人,她知對錯,辨是非,純正善良,寬厚待人,關鍵時刻,懂得與夫君同心相守,這樣的人,一看便是很有福氣之人。即便沒有當皇后,日子也不會太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