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肯尼亞」,你會想到什么呢?
是非洲大草原上令人驚嘆不已的野生動物和自然景觀?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中壯觀的角馬大遷徙?還是神秘原始的部落文化?……
但無論答案如何,一旦將「肯尼亞」作為故事的主軸,關乎這片土地的畫面都將被熱烈地浮現。
1
肯尼亞KENYA
橫跨赤道的「肯尼亞」,是位于東非充滿遼闊自然與神奇色彩的一個國家。在希瓦西里語中寓意著“旅行”的「Safari」,便誕生于肯尼亞。
每當我們提及非洲,腦海里首先蹦出來的名字必定是它,這里似乎能滿足我們對非洲的所有幻想。
這里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遷徙規模。
從8月開始,肯尼亞便著手上演最激動人心的動物大遷徙,從小在紀錄片里觀看的帶有傳奇色彩的畫面,此刻躍入眼簾。
數百萬頭稍顯笨拙的角馬,成群結隊的大象、斑馬、獵豹、獅群和長頸鹿,密集地擠在相思樹點綴的遼闊大草原上,等待一聲令下。
夏天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里有著非洲最高白雪皚皚的山脈——乞力馬扎羅山。
在馬賽語中,乞力馬扎羅山的西峰峰頂被稱為“Ngaje Nagi“,寓意為「上帝住所」。在海明威的筆下,山脈是高大與雄偉的,同時會令人炫目地矗立在陽光下。
在安博塞利國家公園里,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留下一張照片,幾乎都能以這座偉大的山脈作為背景。
夢幻般的”赤道雪峰“景致,定會令人感嘆不虛此行。
這里有著火烈鳥最喜愛的「東非大裂谷」。
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的傷痕”之稱的東非大裂谷,綿延數千里,橫貫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峽谷、火山、斷層湖、瀑布等景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同時東非大裂谷孕育著腐蝕性極強的鹽堿湖——納庫魯湖,這里曾是火烈鳥最喜愛的天堂(目前大多在博戈里亞湖)。
成千上萬的火烈鳥在每年的7-10月如約而至地來此聚集,將大地和湖泊染成了粉色,仿佛置身紅色天堂,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里有著不可思議的文化與海上貿易。
馬賽人、桑布魯人、斯瓦西里人等民族,都與這片非洲大陸傳承著遙遠而又神秘的故事。他們勇敢且智慧,熱愛與自然親密接觸。
雖然肯尼亞以其遼闊的草原與成群的野生動物聞名于世,但事實上它也有古老的海邊港口與動人的海岸線。
來肯尼亞感受印度洋的海風,在蒙巴薩海邊度過獨特的非洲之旅,認識不一樣的非洲。
2
內羅畢 NAIROBI
你相信嗎?
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混亂卻又帶著秩序,貧窮卻又富裕,暴力卻又帶著和平,好似任何一組矛盾的反義詞都能恰到好處地形容貼切。
在這里,我們既可以體驗到非洲狂野的一面,也可以感受植根于這片底蘊深厚的人類起源地。
內羅畢是東非最大且最繁華的城市之一,經濟活躍,聯合國在全球的第四個辦事處便設立于此。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被賦予「東非小巴黎」之稱。
這里高樓林立,街道整潔,與從前認知的“臟亂差”大相徑庭。許多人對非洲的第一印象便是「熱」,然而內羅畢氣候舒適,全年平均溫度在25度左右,非常宜居。
一直以來,繁華是伴隨著貧窮的。
漫步在內羅畢街頭,你能發現一墻之隔,竟出現繁華都市與 貧民窟 兩種截然不同的建筑,巨大的貧富落差讓人不忍,然而這才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盡管是首都,但絲毫不妨礙人們為它起了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綽號「Nairobbery」,這個單詞由”Nairobi“和”Robbery“拼在一起,直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內羅畢搶劫」。
同時,內羅畢「糟糕的交通」也常被人們詬病。擁擠、混亂的道路上擠滿數臺車輛,排起長龍的路段情況,甚至被調侃為「東非最大停車場」。
饑餓、疾病、戰亂、暴力、貧窮,讓我們對這片土地望而卻步。
“安全如何?”往往是我們在瀏覽相關信息時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誠然,無數美好的地方也會有其丑陋的一面,我們要接納這樣真實的地方。
患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于接受。
內羅畢,便是這般真切的城市。在擁有摩登都市時,也直面當地貧困居民賴以生存的惡劣環境,這里也在為當地發展奮斗著,依舊是片有愛的地方。
3
揮之不去的傷痕
香港樂隊Beyond的主唱黃家駒,1991年在肯尼亞旅途中,對非洲兒童身處苦難的遭遇深受觸動,于是創作出這首偉大的音樂作品「Amani」,流傳至今,影響深遠。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TUNA TAKA, WE WE“是非洲肯尼亞的斯瓦西里語,其中“AMANI”為和平之意,“NAKUPENDA NAKUPENDA WEWE”意為“我們愛你”,“TUNA TAKA WE WE”是“我們需要你”的意思。
“大象打架,受傷的卻總是小草。“
這是一則肯尼亞諺語,寥寥幾字就迅速地抓住我們的心房,也將肯尼亞的過往云煙攤在眼前,而“小草”便是戰爭下無辜的百姓與兒童。
雖是非洲最大的國際化都市之一,但內羅畢也擁有全球第二大貧民窟——基貝拉。 簡易的錫制小屋雜亂而又緊密地挨在一起,鐵路穿行于貧民窟中,垃圾堆滿兩側。
“雖然肯尼亞政府仍未正式承認基貝拉的地位,但基貝拉的所有土地都歸肯尼亞政府所有。在基貝拉,政府不提供基本服務、學校、診所、自來水、廁所等,所有相關服務均屬私營。“
隨意搭建的錫板屋里,擺放著幾張袖珍的書桌板凳,廢棄的木板與雜物堆積四周,這就成了一間簡易的課室,陪孩子們度過了童稚的日子。
孩子們在貧困與污穢當中出生卻依舊樂觀面對,狹小的空間里,綻放著「最絢麗奪人的鮮花」。
無論何時,孩子們的笑容就像夏日里的一口草莓味冰激凌,清爽可甜,全是真摯。
念書時,他們專注,不愿落下課堂上老師所講的一字一句。他們對許多東西感到新奇,深邃的眼神里充滿著求知欲。
慶幸的是,在政府與國際組織的幫助下, 基貝拉貧民窟的環境 逐漸得到改善,目前孩子們可以免費上小學。
以往的“Flying toilet”(沒廁所前,人們在家里解決完需求,便用草紙包好扔街上)的情況,也在公廁建造后減少。
但還有一大段艱難的路程需要走。
“宇宙間只有一種愛,一切的愛都是一種愛的分化。“
正如我們相信著“人性本善”,所以也一直相信著「在雜亂無序中也能綻放愛」,無關貧富,也無關種族。
會被孩子們的笑容所感動,會被陌生人善意的幫助所幸福,人生的意義便是在這些細枝末節中讀懂, 讓 人覺得這個世界仍是生機勃勃 。
在貧窮、災難、疾病面前,所有平凡的喜悅,都是奇跡。
事不宜遲,請隨Gapper一起來到內羅畢的孤兒院,為孩子們「抖落身上的陰霾」吧。
/咨詢與報名方式/
了解更多詳情&報名
點擊“小程序”下單報名
??
咨詢 &約伴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客服咨詢
如無法掃碼,請添加:Gapper321
??
本文編輯/ Cecilia
本文素材/ Gapper自攝、網絡(侵刪)
1.咨詢郵箱:info@gappernet.org(2個工作日內回復)
2.微信客服Gapper小天使:Gapper321(添加時請備注意向項目)
3.咨詢電話:400 606 5502(咨詢時間為周一至周五 9:00am - 12:00 am / 2:30pm - 6:00 pm)
↓后臺回復關鍵詞解鎖更多國內項目↓
冰島、摩洛哥、巴厘島、泰國、尼泊爾、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新疆、敦煌、海南西島、貴州廈格、云南鎮雄、云南維西......
2024 Embrace the Flo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