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卵巢癌診療指南2024》[1]正式出版,紫杉醇脂質體被首次納入該指南,用于卵巢癌患者的一線化療方案。相比普通紫杉醇,卵巢癌患者在使用紫杉醇脂質體治療過程中有機會減少一些常見副作用,不僅提高了化療的安全性,也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卵巢癌被稱為“婦癌之王”,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因此治療難度較大。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案是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化療。不過,傳統(tǒng)的紫杉醇因為需要使用特殊的溶劑來溶解,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包括惡心、嘔吐、脫發(fā)、手腳麻木等。這些副作用顯著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可能導致化療中斷、減量或停藥,進而影響療效。
針對這些問題,紫杉醇脂質體通過一種脂質層將紫杉醇包裹起來,使得藥物在人體內更緩慢地釋放,減少了對身體的刺激。這種設計不僅保留了紫杉醇的抗腫瘤療效,同時還降低了藥物的神經毒性及過敏反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次指南更新的主要依據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2]。國內多家醫(yī)院的研究人員,選取了600名卵巢癌患者進行隨機對照實驗。患者分成兩組,一組使用傳統(tǒng)的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PC組),另一組則使用紫杉醇脂質體聯(lián)合卡鉑(PLC組)。研究結果顯示,紫杉醇脂質體與普通紫杉醇相比療效相當,在安全性方面優(yōu)勢明顯。與傳統(tǒng)紫杉醇相比,紫杉醇脂質體顯著降低了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具體來說,紫杉醇脂質體聯(lián)合卡鉑(PLC組)的發(fā)生率為:惡心(32.7% vs. 44.2%)、嘔吐(21.3% vs. 34.2%)、食欲減退(5.7% vs. 13.9%)、低鈉血癥(5.3% vs. 11.2%)、脫發(fā)(5.7% vs. 11.5%)、神經毒性(4.2% vs. 16.5%)和高甘油三酯血癥(1.9% vs. 5.8%),多項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PC組)。
紫杉醇脂質體聯(lián)合卡鉑用于卵巢癌一線治療,能在保證療效的同時減少副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選擇。此外,使用紫杉醇脂質體的患者由于治療體驗更好,更容易配合完成整個治療過程。
基于這項研究成果,紫杉醇脂質體首次被納入《CSCO卵巢癌診療指南》,成為卵巢癌一線化療方案。在剛剛結束的CSCO第八屆金陵腫瘤年會上,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吳令英教授就《CSCO卵巢癌診療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為臨床醫(yī)師使用紫杉類藥物提供了規(guī)范指導。未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紫杉醇脂質體有望在更多癌癥類型的治療中得到應用,從而為更多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1]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 (CSCO) 卵巢癌診療指南2024[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24: 144.
[2] LI R, ZHANG H, LI Q,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clitaxel liposome versus paclitaxel in combination with carboplatin in the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4(2): 135-4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