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觀,字通叟。高郵(今屬江蘇)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累官大理寺丞,知江都縣,著《揚州賦》《芍藥譜》,有《冠柳詞》,今趙萬里、劉毓盤各有輯本。又,《歷代詩余》作如皋人,元祐二年(1087)進士,以賦應制詞被斥,因自號逐客。詞存二十八首。
春末時節,王觀在越州(今浙江紹興)大都督府送別從客途返家的好友鮑浩然,寫下這首送別詞,衷心祝福好友能與春光同住。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代)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首詩通過描寫別時的景物和離人的行蹤,表現出兩人之間深長的友情,不落惜別之傷感,盡顯友情之真摯。
上片著重寫人,用“眼波”“眉峰”比喻浙東山水,表明行人去處是令人向往的山清水秀之地。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詞人巧妙的運用雙關,賦予山水一層靈動的美,將它們寫的有情有義。用水來形容美人的眼情,那清澈的水面就像是美人流轉的眼波,溫柔而生動,寫浙東的山水之美;用山來形容情人的眉峰,那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因為日夜思念,而心懷幽怨,皺起了眉頭,也隱喻了好友家鄉的心上人對他歸家的期盼。一個“聚”字,表達出了詩人對友人的不舍和離愁的苦澀。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由寫山水之美轉換為抒人倫之情,既寫出是江南之地(浙東)的山水清麗明秀,就如同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又流露了那里有一個盈盈眉眼的美人正在等著你,一片溫馨甜美之情愫充溢字里行間。詞人化抽象為具體,把兩人的情意描寫得就像這山水一樣永遠地留在世間,表達出了詞人對友人的眷念與掛念。
下片著重寫季節,點明送別是在暮春時節,寫離別思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叮囑友人“千萬和春住”。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詩人無法留住春天,就像無法留住好友歸家的腳步。因為剛剛送走了春天,現在又要送別朋友了;但并不悲涼,因為春天雖然是無奈送走的,這次送君離開并不是傷懷的遠行,而是友人的歸鄉。兩個“送”字,用春天的歸去作為背景,沖淡了那份離別傷感;兩個“歸”字,讓好友與春天同歸,又寫出了送別的輕松,表明此行是愉快的。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詞人把對友人的不舍轉為美好的祝福:你要去的那里該當正是春天,如果趕上春天,就一定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務必要好好的享受和春光同住的快樂。“千萬和春住”的“春”一語雙關,即表示美麗的春天,也比喻朋友鮑浩然回到家,就可以和心上人生活在一起。既俏皮又清新,同時又分寸準確地表達了朋友之間的親近。
全詞構思新穎,比喻巧妙,新而不俗,又語帶雙關,含而不露,寫得妙趣橫生,意境絕美。看似送別的傷感淡了、文字的美感增強了,對友人真切祝福的格調卻更加積極向上,富有朝氣,讀來耐人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