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2年的4月21日京師太和殿中,滿清皇帝乾隆滿眼戲謔的看著此次恩科的殿試狀元,聲音略帶質疑的問道:
“不知卿的祖上是何人?”
聽聞皇帝此言,下面的文武百官臉上也都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齊齊看向殿中那個長身而立的年輕士子。
滿清的君臣之所以如此無禮的刁難這個恩科狀元,都是因為此人姓秦,祖上曾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秦檜。
秦姓士子的心里面非常清楚,自己的回答如果不能讓皇帝滿意,到手的狀元肯定會再次飛走。
于是他腦子一轉神情肅穆的回答了七個字。
聽到他的回答乾隆先是一愣,緊接著喜笑顏開,當場就御筆欽點其為狀元及第。
這七個字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讓乾隆如此高興呢?
厭惡祖宗的勤奮學子
在南京聚寶門內一處狹窄的普通民巷中,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學童正在不開心的撥弄著地上的螞蟻。
看著他那悶悶不樂的樣子,母親搖了搖頭,然后走過去和藹的問道:“是不是又因為那個人和同學們吵架了?”
小學童聞言委屈的點了點頭。
“大士,為幾百年前的事情吵架生氣是沒必要的,你只要好好讀書,以后他們就不會拿此事再來嘲笑你了。”
母親說完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就離開了。
雖然明白母親說的對,但小學童還是忍不住小聲嘀咕了一句:“要是有的選,我秦大士才不愿做那個人的后代呢。”
被秦大士嫌棄的“那個人”名聲可不小,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大奸臣秦檜。
正是因為有了這么個不光彩的祖宗,所以秦大士經常被私塾的同窗們嘲諷。
為了讓自己擺脫這種尷尬郁悶的處境,秦大士聽從了母親的建議,開始更加勤奮的讀起了四書五經。
加倍努力之下,本身就很聰慧的秦大士很快在一眾同窗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老師最看重的學生。
十一歲的時候,秦大士就已經可以寫詩作文,他所作的詩作經常被老師當成范文在課堂上誦讀。
在師長的有意宣傳下,秦大士神童的名聲漸漸越傳越遠,他的作品開始變得值錢起來。
隨著他的詩稿被附庸風雅的人不斷傳播,再也沒有人隨便拿秦檜的名字來說事了。
這種種的變化讓秦大士非常的高興,原來只要自己出名了,祖宗曾經的不光彩就真的被人選擇性的遺忘了。
此時年紀還小的秦大士并不知道,秦檜這個坑貨祖宗帶給他的霉運還遠沒有結束呢。
再次被祖宗連累的秦大士
作為私塾最有讀書天賦的學生,秦大士得到了恩師悉心的教導。
在他慢慢長大以后,啟蒙恩師還把他推薦給了更好的書院,讓他在那里繼續的學習經義文章。
剛滿20歲的時候,秦大士就在院試上一舉奪魁,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秀才。
中了秀才以后,秦大士并沒有著急去參加鄉試,而是來到江南貢院繼續學習八股文的相關知識。
三年以后,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準備好的秦大士志得意滿的參加了貢院的鄉試,并順利中舉。
舉人在明清時期擁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考中以后不但賦稅全免,而且在當地還能夠補缺當官,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要不是如此,范進當年也不會中舉以后高興的瘋掉。
因此上成為了舉人老爺的秦大士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意氣風發的他時常出沒于高門大戶,經常應邀參加一些詩會雅聚。
如此安逸的日子讓秦大士的求學之心受到了一些影響,他之后連續參加了好幾次的會試,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接連不斷的失利讓秦大士猛然醒悟,開始回歸到了平靜的生活中,再次刻苦的鉆研起了學問。
1751年,乾隆的母親孝圣憲皇后迎來了60歲壽辰,這個孝圣憲皇后就是甄嬛的原型。
為了給母親賀壽,皇帝乾隆下旨加開恩科。
已經38歲的秦大士得到消息非常高興,辭別了家人再次前往京師趕考。
有了這好幾年的沉淀積累,秦大士此次會試的信心非常足。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了連續好幾天的奮筆疾書之后,秦大士毫無意外的榜上留名。
得知自己終于有機會參加殿試金榜題名,秦大士非常高興,當晚睡覺之前還刻意多喝了幾杯酒。
殿試這天,秦大士早上起來就感覺有些心神不寧,似乎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一樣。
這讓本來志得意滿的他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這一天秦大士的一舉一動都格外的小心。
一直到走進太和殿坐定,秦大士忐忑不寧的心情這才慢慢平靜了下來。
當看到殿試題目的那一刻,秦大士知道自己這一次穩了,因為這個題目他可是太熟悉了。
腦海中仔細的再次審了一遍題目以后,他當即低頭疾書了起來。
洋洋灑灑的一篇文章寫罷,秦大士滿足的長舒了口氣。
這篇文章沒有辜負秦大士的期望,最終被幾個大學士評為了第一名,然后送到了乾隆皇帝的面前。
看完秦大士所寫的八股文,乾隆也很是滿意,剛準備要御筆欽點為頭一名,身邊伺候的太監突然湊到他耳邊小聲的說了一句:
“圣上,據說此人是秦檜的后代。”
雖然自己的祖上和金國一樣也屬于番邦外族,但滿清皇帝一直都以正統自居,所以乾隆自然也就非常看不上秦檜這個大奸臣。
因此聽聞新科狀元竟然是秦檜的后代,乾隆心中多少有些不喜,手中拿起的朱筆也放了下來。
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孫嘉淦不忍心看到人才因如此荒唐的原因被埋沒,于是稟奏道:
“圣上,老臣聽聞此人頗有才名,何不當面考較一番。”
乾隆可是特別好為人師的,所以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孫嘉淦的請求。
老尚書孫嘉淦的這一番話不但挽救了秦大士的政治生涯,也留下了一段御前問答的君臣佳話。
改變命運的御前問答
傳臚放榜的這天,秦大士和其他的新科進士一起再次來到了太和殿。
進入殿中,秦大士恍惚間發現,所有人都在有意無意的打量著自己,這讓他不明所以的同時又有些緊張。
一套復雜的流程結束以后,御座上的乾隆拿起了一張考卷然后聲音洪亮的問道:“秦大士是那個?”
雖然心中不明白皇帝為什么會忽然的詢問自己,但秦大士還是趕緊的走出去跪下道:“學生秦大士參見吾皇萬歲。”
看著跪在下面氣質頗為出眾的秦大士,乾隆暗暗的點了點頭,不愧是秦檜的后代,這形象真的是不差。
打量了幾眼之后,乾隆忽然有些惡趣味的戲謔問道:“不知卿的祖上是何人啊?”
聞聽此言,秦大士只覺得眼前一黑,差點摔倒在地。
“別人都是享受祖宗的遺澤,怎么到了我這里都是被祖宗坑害呢?”
電光火石之間,秦大士在心中無奈的快速吐糟了一句,然后開始想自己應該怎么回答。
直接否認自然是不行的,那可是欺君的大罪。
但斷然承認也行不通,畢竟皇帝能夠問出這個問題,顯然是非常不喜歡秦檜的。
如果承認了,這仕途估計也就從此斷掉了。
在腦子里面快速的權衡了一番之后,秦大士抬頭大聲的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正在等著看好戲的乾隆聞聽此言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笑了起來。
秦大士的這個答案實在是太妙了,不但把自己從不利的局面當中摘了出來,而且還順手拍了一下皇帝的馬屁。
要知道作為一個自視甚高的皇帝,乾隆可不覺得自己會比之前的其他明君差。
在他看來,秦檜當年之所以敢做那樣的壞事,都是因為他的君主是趙構那個無能的昏庸之輩。
如今在他的統治下國家昌盛,吏治清明,別說是一個小小的秦檜后人了,就算是秦檜本人來了,肯定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越琢磨乾隆越覺得秦大士是一個人才,于是大手一揮正式欽點其為新科狀元。
這一番問答讓秦大士在乾隆的心里面留了名,之后他確實官路亨通,后來還成為了侍講學士,專門教導皇子們讀書。
秦大士高中狀元以后,南京城里再也沒有人拿秦檜的事情來嘲笑他了,反而他當年所居住的小巷子得了一個“秦狀元巷”的美稱。
結語:
秦大士雖然是秦檜的后人,但他的一生為人正直,恪守氣節,從來都不屑于貪污受賄,蠅營狗茍。
他曾經親自前往岳王爺廟拜祭,并且留下了“人從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的千古名聯。
說真的,祖宗的遺澤或者遺害都是虛無縹緲的,生于當世,靠自己的雙手闖出一片天地才是真正讓人欽佩并且銘記的。
秦大士的所作所為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