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延伸刑事審判職能,將“庭前三了解、庭后兩落實”的審判模式向縱深推進,持續開展好未成年人回訪幫教工作。11月6日,石阡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毛承軍帶領刑事審判庭、退休干部黨支部、“小滿家工作室”前往貴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對石阡籍未成年犯開展回訪幫教活動。
回訪幫教前,石阡法院退休干部黨支部、“小滿家工作室”走進幫教對象家中開展了回訪,逐一與家人交流、談心,掌握了解親人對服刑孩子的見解和想法,及家人的生活情況、健康程度制作成家庭版視頻。
活動從了解幫教對象開始,該管教所所委委員、副所長張百勝就6名未成年服刑人員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幫教干警與其一對一、面對面開展交流,為其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隨即組織觀看“全國十大回歸典型”稱號——楊徐軍“從頭再來”短視頻和石阡法院精心錄制的家庭短視頻,鼓勵幫教對象在管教所中遵規守紀,認真改造。
觀看短視頻時,面對親人的呼喊、期盼、叮囑、眼淚,心情非常的激動,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幫教對象謝某激動地說道:“今天非常感謝石阡法院的到來,感恩各位警官對我們的幫助與教育,以后我不會再去做違法犯罪的事情了,我已經改過自新了,請轉告我的家人,我已經長大了?!?/strong>
“看到奶奶在視頻中喊我的名字,我非常的想念她,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深感悔罪,這兩年對我來說不是很長,但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與親人的團聚,我力爭好好改造,學到真本事,回歸社會,孝敬父母。”潘某一邊流著淚一邊說。
(向幫教對象贈送籃球、筆記本等物品)
活動最后,毛承軍主任表示,石阡法院將持續續加強與管教所合作,圍繞青少年犯罪預防和罪后改造開展更多工作,形成合力,共同為青少年法治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并對幫教對象提出反省期望:一思行為,從自己的犯罪行為中,汲取深刻教訓,好好改造,力爭早日回歸社會;二思傷害,反思自己的行為給家人、受害者、社會帶來的傷害;三思自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一紙裁判,絕非一個案件的終點,它更像是一個新的起點,指引迷途少年回歸正途。下一步,石阡法院將繼續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審判理念,不斷延伸審判職能,將“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針貫穿于未成年人案件審理的全過程,積極開展判后回訪幫教工作,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導和法治教育,不放棄對每一名未成年被告人的關心和幫教,全力守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指引迷途少年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向陽而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