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幼兒園,上了小學,發現有一些媽媽原來有工作,為了照顧孩子,辭職全職在家,接送孩子,照顧家庭,親力親為,比較辛苦。
上過班、生過娃的女性都知道,在家帶娃比上班累多了,在家帶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不聽話,磨磨蹭蹭,媽媽又累又氣,簡直能氣出來心臟病。
上班工作,雖然辛苦些,但是不用在家帶娃,孩子纏起來沒完沒了,有的媽媽戲稱上班就是休息,在家帶娃真的很累。
可是為了孩子的成長,還是有很多媽媽選擇了退出職場,家庭收入減少,也要自己一個人帶娃。
為何越來越多的寶媽,寧愿辭職自己辛苦受累,也不讓婆婆帶娃?
1、減少婆媳矛盾
上班會比較忙,時間沒有那么自由,尤其到接送孩子的點,如果下不了班,只能由婆婆或者老人接送。
帶娃免不了要和婆婆多接觸,可是有的媽媽和婆婆相處時間長了,確實無法和諧相處。育兒理念不統一,生活習慣不同,導致產生矛盾。
婆婆家在農村,自己家庭經濟條件有限,也沒法另租一套房子,讓婆婆住,專門帶孩子。如果生活在一起,家庭產生各種糾紛,大家脾氣不和,不吵起來就是好事,不如分開居住。
距離產生美,不在一起,還能減少摩擦,自己全心帶娃,沒有教育理念的分歧,陪伴孩子的成長,孩子和自己很親,親子關系和諧。
2、有更多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
不得不說,上一天班,回到家很累,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心情容易急躁,看到孩子不會,不聽話,就上火,訓斥孩子,孩子也很委屈。
媽媽肩負工作和生活上的雙重壓力,比較勞累。孩子的學習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尤其是小低階段,需要媽媽更多的付出和監督提醒。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錯題本,是讓孩子自己整理,還是媽媽整理,一個真相就是,即使是學霸媽媽,有的也在幫孩子整理錯題本和重難點,易錯題、總結題型,舉一反三,為的是節省孩子的時間。
當全職媽媽,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學校里有什么事情可以及時回復。如果家里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當全職媽媽可以更好地照顧孩子。
3、爸爸應該參與家庭教育
婆婆在家,孩子爸爸可能覺得有人幫忙,在照顧孩子上就很放心,回到家也不干活,也不看孩子,往床上舒舒服服地一躺,享受生活,受累受苦地還是媽媽。
婆婆心疼兒子,想讓兒子多休息一會兒,可兒媳又要工作,又要回家帶孩子,看著孩子爸爸啥也不干,心中就有氣。
如果婆婆不在家帶娃,孩子爸爸還能體諒媽媽,知道在家帶娃不容易,回到家,能干點兒家務活,做做飯,有時間還能接送娃,盡到照顧教育孩子的責任。
教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爸爸也應該盡到責任,孩子感受到父愛如山,父愛的缺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越來越多的寶媽,寧愿辭職自己辛苦受累,也不讓婆婆帶娃,有時候也是無奈之舉,多方面的原因。有陪伴孩子成長的幸福,也有事業上的缺失和遺憾,無法兩全其美。
如果寶媽在看娃,照顧家庭之余,還可以有一點兒時間,做些兼職收入,掙錢看娃兩不誤,還是挺好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