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死后,宋江經過運作,由代理大寨主成為梁山正式大寨主,他剛上任,本著為兄弟們的前途著想,便提出了招安。“招安”提出后,梁山好漢們便形成了三派,第一派是雙手贊成招安的好漢們,以關勝、呼延灼、秦明、董平、張清等人為代表的原朝廷降將們一百個支持宋江的招安大業,就連林沖也未反對招安,只是對高俅有意見而已。
大部分好漢持懷疑態度,既被宋江吹噓招安帶來的好處給蒙蔽了雙眼,又害怕朝廷秋后算賬。整個梁山上,明確反對招安的好漢只有4個,最終3人都得到善終,1人被毒死,他們都是誰?
3人得到善終:魯智深、武松、李俊
魯智深和武松兩人在上梁山前,便是好搭檔了,都是二龍山的大頭領,還有一位大頭領是楊志,在上梁山后便和魯智深、武松兩人分道揚鑣。
在重陽佳節晚會上,宋江讓樂和唱招安的歌曲,武松聽后,拍桌而起,說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兄弟們的心。”武松是一個直性子,有什么事不會藏著掖著,而是說出來,關鍵時刻該出手時也不會含糊。武松原本是江湖好漢,機緣巧合之下(景陽岡打虎)成為陽谷縣都頭,但他無法忍受官官相護,官商勾結,打死西門慶為兄長武大郎報仇。后來武松又被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陷害,差點命喪飛云浦。從此以后,武松便看透了官場,認為招安沒有出路。如果宋江等人執意招安,會寒了眾兄弟們的心。因此武松明確反對招安。
魯智深也是如此,他原本是官場中人,官拜渭州經略府提轄,因三拳打死鎮關西惹上人命官司,從此流落江湖,于五臺山文殊院出家當了和尚。對于官場,對于整個朝廷,魯智深心知肚明,認為“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干凈,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總之,魯智深認為官場都是奸邪之輩,奸臣當道,不值得為其效力,因此力挺武松,極力反對招安,為此不惜說出散伙的言語。
李俊,是梁山八大水軍頭領之首,他的意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水軍的所有頭領的意見。他原本是揚子江的一個撐船艄公,還捎帶販賣私鹽,對于當官一點也提不起興趣。李逵當眾撕了朝廷招安的詔書時,李俊帶著幾個水軍頭領離開忠義堂,令宋江非常尷尬。在征討方臘之前,李俊更是帶著水軍頭領找到軍師吳用,想要讓吳用帶頭“兵諫”宋江,重回梁山占山為王。由此可知在李俊心中,對于招安一點也不感冒,也不把宋江放在眼里,是極力反對招安的。
魯智深、武松、李俊三人的結局
魯智深在生擒方臘后,拒絕回京城,于杭州六和寺圓寂,修成正果,武松在征討方臘之戰中痛失左臂,同樣拒絕回京城接受封賞,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李俊裝病脫離宋江大部隊,和童威、童猛等人遠赴海外,成為暹羅國主。
1人慘死:李逵
李逵雖然也是宋江的鐵桿粉絲,但他也是反對招安的。李逵是一個粗人,自由散漫慣了,不愿意接受朝廷管制,因此他反對招安。
宴會上,武松說出反對招安的言語后,李逵也跳了出來,一腳把桌子給踢碎了,表達自己對招安的不滿。宋江看到自己的小弟竟然也敢反對自己,大怒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
對于魯智深和武松,宋江不敢隨便說出推出去斬首的話,但是對于李逵(類似于家奴),他便毫不客氣,想殺便殺。后來宋江也是這么干的,他喝了朝廷賜給的毒酒后,自知時日不多,于是寫信叫來李逵,騙李逵喝下毒酒,毒死李逵。可憐李逵一輩子為宋江出生入死一輩子,結果卻被宋江無情毒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