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浙大研究發現,饅頭在室溫下超過一天,就會滋生霉菌。在冷凍環境中,霉菌生長速度雖然會減緩,但并不會完全停止。如果這是真的,不排除會有致癌的風險。有網友質疑道,如果這都不能吃,那么預制菜還敢吃嗎?
饅頭作為一種南北方都喜歡的食物,是餐桌上少不了的美食。不過饅頭的儲存確實存在較大的困難,如果不采取冷凍在北方可以保存兩三天,而在南方有時一天就可能發霉而導致無法食用。
無論是去饅頭店里買饅頭,還是自己有蒸饅頭的技術自力更生,都不可能一次只搞幾個,而是最起碼要備足三四天的量。所以,如果冷凍的也會長霉菌,對于喜歡吃饅頭的人來說,那確實不是個好消息。
配圖需要,請勿對號入座
對于這個研究成果,很多人持有懷疑態度。還有文章指出,央視曾做過一個實驗,證明只要保存方式得當,放在冰箱里并不會產生黃曲霉素。而且將饅頭存放在冰箱里冷凍,是一種安全的保存方法。
會不會產生黃曲霉素我不知道,但是饅頭長期冷凍保存確實也有風險。
饅頭在冷凍過程中,其內部的水分會形成冰晶,從而破壞其組織結構,導致口感變差。更重要的是,長時間冷凍還會使饅頭中的營養成分流失,甚至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那么,喜愛饅頭的朋友們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盡量避免長時間冷凍饅頭,如果確實需要保存,最好在兩天內食用完畢。
其次,在冷凍和解凍饅頭時,要注意方法,避免反復冷凍和解凍,以減少對饅頭品質的破壞。
此外,還可以選擇其他更適合長期保存的食材,或者學習制作饅頭的方法,以確保隨時都能吃到新鮮可口的饅頭。
配圖需要,請勿對號入座
既然饅頭冷凍兩天都會滋生霉菌,那么存放更久的預制菜難道可以獨善其身嗎?有網友感到心驚膽戰,于是便對預制菜的安全性質疑起來。
預制菜可以存放較長時間,里是否有防腐劑呢?
依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文件第一條規定,預制菜里是不允許添加防腐劑的。所以,關于這一點大家盡管可以放心。
配圖需要,請勿對號入座
預制菜存放過程中,真的不會滋生霉菌嗎?
這是一個關乎食品安全的重要問題,尤其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預制菜因其便捷性而備受歡迎。然而,關于其是否容易滋生霉菌的擔憂,也時常困擾著消費者。
實際上,預制菜是否滋生霉菌,取決于多個因素的綜合作用。
首先,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條件至關重要。如果生產環境、原料選擇和處理、包裝密封性等方面不達標,預制菜就可能在生產過程中被霉菌污染。
其次,儲存條件也是影響霉菌滋生的關鍵因素。預制菜應存放在干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潮濕,否則極易成為霉菌生長的溫床。
配圖需要,請勿對號入座
再次,包裝技術和材料也會對安全性產生影響。采用先進的包裝技術和材料,既可以減少霉菌滋生,也可以延長預制菜的保質期。
最后,預制菜打開后存放的時間也會有影響。盡可能購買最近日期的預制菜,且應該在打開后盡快食用完畢,避免長時間存放。
除了霉菌問題外,預制菜還可能存在其他食品安全隱患。
配圖需要,請勿對號入座
依據《食品安全法》第十二條規定,如果發現預制菜不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大家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并有權解食品安全信息,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應時刻保持警惕,共同維護預制菜的食品安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地享受預制菜帶來的便捷與美味,讓預制菜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配圖需要,請勿對號入座
當然,專家的話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據說,有一位科學家是搞細菌研究的,結果他每天都趴在顯微鏡上查看各種物品,后來他發現饅頭上有細菌,米飯上也有細菌,就連喝的水也有細菌。這位科學家嚇得不敢吃不敢喝,最終被活活餓死。
無論是饅頭還是預制菜,都是有一定保質期的,能夠趁新鮮食用最好不過。確實不能當下立即消化的,科學合理放置幾天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太過于迷信專家的話,那生活也將失去樂趣。
剛哥自己喜歡在家里做飯,所以較少接觸預制菜。至于是否喜歡,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
對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