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我很喜歡逛墨西哥的菜市場,那里很少看見中國人。
沒想到,讀者里面有高人留言說,墨西哥首都有一個菜市場Mercado de San Juan Pujibet,周末中國人多得冒泡。該市場的官方中文名為“圣胡安市場”,如果按照西班牙語的讀音,翻譯成“大三環市場”更為貼切。
后來,我親自去了一趟,雖然沒有看到幾個中國人,但也大開眼界了,墨西哥居然有如此特別的菜市場。墨西哥這個國家的氣質,也像這個菜場一樣特別,是一種介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感覺。
墨西哥 中國 的歷史人均GDP
1981年,墨西哥的人均GDP已經是5000美元,而我國只有288美元,墨西哥是我們的17倍。2008年,墨西哥的人均超過1萬美元,中國只有3444美元,墨西哥依然遙遙領先,是我們的3倍。直到2020年,中國的人均GDP才第一次超過墨西哥,但2023年,墨西哥又再次反超中國。
墨西哥的經濟,雖然不如發達國家,但在發展中國家里面,算是矮子里面拔將軍,也是曾經富過的地方。從1981年到現在的40多年里,墨西哥長期處于人均5000美元以上的水平,而我們第一次超過人均5000美元,還是在2011年,不但比墨西哥整整晚了三十年,而且持續的時間也遠不如墨西哥。
人均5000美元是一道坎,跨過這道坎,大多數國民就進入衣食無憂的階段,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國民氣質就會發生質變,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關于這一點,我以后寫文章詳細解釋。今天,就從這個菜市場聊聊墨西哥的特別之處。
網上介紹“大三環市場”的短視頻和小短文不多,而且幾乎都集中在市場里販賣的奇怪東西。對于市場的建筑,則完全沒人關心。
大三環市場
大三環市場
而在我看來,市場本身,更是一個看點,它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設計感,遠看很普通,走近一看,卻與眾不同。我走了很多國家的菜市場,讓我有同樣感覺的是,烏茲別克塔什干的Chorsu Bazaar菜市場,那是蘇聯時代的樣板工程,設計獨特,造型前衛,結構高大。
墨西哥“大三環市場”沒有Chorsu Bazaar那么雄偉,但有一種非常超前的簡潔工業風,外立面呈細波浪狀,清水泥構造,顏色冷峻,非黑即灰,用光影構造出一種抽象簡潔的畫面。
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菜市場都是最普通、最缺乏設計感,也是最不受重視的建筑。為什么墨西哥“大三環市場”如此特別?
我查了很多外文資料,它果然有來頭,這個市場建于1955年,至今已經有69年歷史,位于墨西哥城的歷史中心,曾是 El Buen Tono 雪茄工廠的倉庫。土地所有者把這塊地皮無償捐獻給市政府,所以,市政府就以他的名字Pugibet 來命名該市場。
另外,這個菜市場居然是“泛美建筑雙年展”的獲獎項目,當年這是一個非常超前的設計,如今回頭看,依然經典。
在1950年代,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百廢待興,要干的事情太多,不太可能把有限的資源,浪費在一個菜市場之上。前面提到的塔什干Charsu Bazaar,也是在蘇聯鼎盛時期的1980年代,才有余力建設一個富有設計感的菜市場。
從某種程度上說,1950年代的墨西哥,比起剛經過戰爭蹂躪的蘇聯,心態更松弛,生活更殷實,有財力也有意愿,請建筑師專門設計一個菜市場。
賬面上的富裕,可以用錢來衡量,心態上的富裕,主要體現在一些細節上,比如,把錢花在一些很不“實用”的地方。
我們依然是實用主義為王的心態。即便現在,我也沒聽說,哪個中國菜場的設計方案獲得國際建筑大獎。放眼數千年人類文明史,我們目前的狀態也比較少見。短短數十年,從農業國,翻身為工業強國,口袋里的錢已經不少,但心態還沒有扭轉過來。
如今,大名頂頂的“大三環市場”是墨城最古老的生鮮市場,也是獵奇游客最愛光顧的景點之一。
這里你可以吃到獅子肉、鱷魚肉,和各種昆蟲,甚至是大麻和蝰蛇釀的酒。如果你是去墨西哥自由行,可以抽時間逛逛這個神奇的市場,就算不能滿足味蕾,也能讓你大開眼界。如果感興趣,下面這些可能是你會用到的點單用語,口味逐漸加重,謹慎下滑。
海鮮類:
- Almeja Generosa象拔蚌
肉類:
- Pichones乳鴿
- Jabalí野豬肉
- Venado鹿肉
- Faisán 薙雞
- zorrillo臭鼬
- Carne de coccodrillo鱷魚肉
- Carne de león獅子肉
- Carne de tigre 老虎肉
- armadillo犰狳
- iguana鬣蜥
- tortuga烏龜
- serpiente蛇
昆蟲類:
- Chapulines草蜢
- Alacranes蝎子
- Víbora蝰蛇
- Hormiga chicatana切葉蟻
- Escamoles螞蟻卵
- Chinche de campo臭蟲
- Tarandura狼蛛
- Gusano蠕蟲
- Chinicuil一種蠕蟲
- Ahuautle水蠅卵
- Cucaracha美洲大蟑螂
- gusanos de maguey 龍舌蘭蠕蟲
▲ 龍舌蘭蠕蟲 配 牛油果醬
那天,我在墨西哥城的圣胡安市場閑逛,一個會英語的墨西哥人非常熱情,主動跟我打招呼。但他的英語水平,還不足以介紹他正在吃的東西,我的英語水平,也不足以聽懂那么專業的詞匯。所以,我們到最后只能通過翻譯器溝通。
原來,他正在吃一盤臭鼬肉,他對我說:“犰狳、鬣蜥、烏龜、蛇,凡是你能想到的,我什么都試過了,但臭鼬依然是我的最愛。”
市場里還出售墨西哥美食中很少見的肉類,如兔肉、鵪鶉、鹿肉、鴕鳥、水牛和野豬,以及龍蝦、龍舌蘭蠕蟲和蝸牛,另外,螞蟻幼蟲也被稱為“墨西哥魚子醬”。
一個老板對我說:“這些昆蟲可以像薯片一樣食用,也可以放在玉米餅中,或者用作其他菜肴的佐料。”
▲ 煎獅排
▲ 獅子肉
一個肉鋪攤主對我說,以前,這些奇葩肉類都是進口的,鱷魚來自美國,鹿肉來自新西蘭,但現在許多動物都來自墨西哥的專門農場。如今,部分野牛肉仍然是從美國進口的,但鱷魚來自東部韋拉克魯斯州的一家有許可證的供應商。
還有一個攤位出售獅肉和虎肉的漢堡,老板對我說,獅肉和虎肉來自普埃布拉州的一家獲得許可的農場,該州就位于墨西哥城東南部。
他還說:“主要利潤并不來自于賣肉,而是把皮賣給動物標本剝制師,以及將骨頭賣給中國客戶當中藥,獅虎骨頭的價格往往是肉的好幾倍。”
另外,市場里有部分攤主會說一點點中文,還有中文商標。一問才知道,這個市場的附近,有一個中國城,里面有很多華人,他們經常來這里采購。中國人喜歡的內臟、雞爪、耳朵、大腸、牛肚等食材,在這里都可以買得到。
市場里有一個攤位,飼養了很多巨型蜘蛛,渾身上下毛絨絨,攤主居然說,這些是寵物蜘蛛,對人很友好,一些膽子大的游客,還付費與蜘蛛合影。
文章的最后,再放一些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