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長假后,A股市場大幅上漲,華為概念車型更是一騎絕塵,江淮汽車、賽力斯都屢創新高,投資者賺得是盆滿缽溢。
身為華為造車三劍客的北汽藍谷,股價漲幅同樣接近50%,市值重回500億元大關,有力回應了市場的質疑。
而北汽與華為合作的享界S9,雖然銷量處于爬坡期,但在親自試駕體驗后,終于明白用戶和投資者的眼睛真是雪亮的,已經提前看到了北汽與華為合作的熱銷預期。
從某第三方互聯網租車平臺,用1500多元的高價租了一臺頂配享界S9開了一天,摘掉有色眼鏡去感受北汽與華為組合后的流量和財富密碼。
這輛車看似充滿了矛盾,為了照顧快閱讀習慣,先說四大感受:談不上好開但開得爽,談不上好用但用著爽,談不上貴但不便宜,華為的智駕真NB。
車本身談不上好開,但開著真爽!
數據不用我說,網上好多詞條,前后雙電機530匹馬力、673牛·米,零百加速3秒9,上次我接觸到這么強悍的燃油四驅性能車還是2023款的瑪莎拉蒂GT Modena。互聯網上大多數年輕人對這個數據沒概念,換到十年前絕對是千萬級超跑才能有的性能表現。
超跑之所以能賣得貴,是因為精湛的底盤調校和毫不吝嗇的輕量化材料堆砌,才能讓車主覺得這錢不是“有命賺沒命花”,畢竟上乘的駕駛質感是鍵盤上完全體驗不到的,那種希望用生命燃燒汽油換來激情的感覺,在電車上至今我還沒有體驗到。
而當我踩下享界S9的電門時,突然覺得應該珍惜生命,為了一臺四五十萬的車這么玩命不值得!它的提速一如其他主打性能的電動車,毫無油車質感的同時又一點兒沒有拖泥帶水,干凈利落的把車輛的懸掛系統壓到極限。
如果你覺得聽不懂,那我翻譯成大白話:傻快傻快的,一加速就仰頭,一重剎就翹腚;像一臺換上了卡羅拉(參數丨圖片)懸掛系統的奔馳S65。之前在余總那里已經耳濡目染的羊毛一般絲滑的“魔毯懸掛”,像日本艷星精致的紗裙,暢快淋漓中早被褪到腳下踢到一邊,電門到底,路燈快速從眼前閃過,后面跟著我的靈魂。
在城市的車流中慢下來,我心疼了袁啟聰老師五秒鐘,這車堵車的時候慢慢開太舒服了,它就不是讓你釋放荷爾蒙用的,中年男人的荷爾蒙在副駕駛座位上,在后排保溫箱中的小藥瓶里。
這款雙電機四驅底盤最佳使用場景還是在環線不堵車的時候超車鉆縫,真的是游刃有余指哪打哪沒有對手,新手開真的會很爽,覺得很值!
智能座艙談不上好用,但這錢花得真值!
雖然最近兩年頻繁接觸新勢力新產品,面對大屏和各種配置有些審美疲勞,但享界S9的智能座艙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就是電子后視鏡,雖然在老早以前的哪咤和北汽魔方上體驗過帶延遲的初代產品,但這次還是沒有改變我的舊有印象。
可能多年來的防御型駕駛習慣養成了我對后視鏡的依賴吧,經常看后視鏡的A柱下沿空空如也,在往里看才是液晶屏幕,非常不習慣,開了一整天還是不敢快速在車流中并線,生怕不小心刮蹭后車。
而車機的流暢度、上手速度和語音識別都是華為的強項,這里就不贅述了,需要吐槽的是后排的投影機,放下來雖然有儀式感,但把前后排徹底隔絕了,讓我有種職業司機的割裂感,家人在后排也失去了與前排交流的動力和便利性。
另外,投影機的清晰度和亮度在午后斜陽下還是有些力不從心,音響效果也是稀里糊涂混成一團,我是玩HiFi的,對這方面很挑剔,這個確實有點兒差了。
但如果你把它當成新潮的數碼產品的延伸,或者當你在早高峰擁堵的環路上坐在后排,打開投影的同時打開后車窗,再打開保溫箱中的雪茄盒點上一支,在眾人艷羨而又鄙夷的目光中,享界S9絕對值回票價,越是跟BBA的百萬級豪車比,就越顯得超值!
雖然對標不上邁巴赫,但這車就是高端!
發布會上對標邁巴赫,為享界S9賺足了眼球的同時,也拉高了目標受眾的預期,這絕對是一把雙刃劍。
提車之后,我發現這車的內部空間算不上長軸D級,只能算是海外標軸D級或者國內長軸的C級轎車。
再看看它四五十萬的售價,你會發現它的竟品如果是寶馬5系和奔馳E級,那絕對是定價高了。但坐到車里,你就根本不會用它對比凱迪沃爾沃之流了,這配置,這零重力座椅,妥妥的拳打腳踢56E。
至于網上爭議很大的零重力情況下急剎車會不會變“人間大炮”的問題,我專門試躺過,因為安全帶在座椅上,而且傾斜角度不是純平,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也不存在副駕駛坐人的情況下后排零重力啟動做“人肉漢堡”的情況,純屬鍵盤車神瞎操心。
零重力座椅的舒適性和按摩指法等完全合格,這就是人生巔峰人士應該享受的,但問題來了,如果沒有司機,花兩三萬選裝的投影機和零重力座椅又給誰享受呢?
很簡單,老婆孩子啊!誰說商務人士不能是好好先生的?
雖然嚇人,但華為智駕就是最NB!
終于說到本文的重點了,那就是讓我拍案叫絕的華為智駕系統,在試駕過小鵬的XNGP和埃安的城市領航系統后,我只能說,在特斯拉沒有落地國內之前,華為絕對是頭部,沒有之一!
各家對于復雜路況的適應性和對于行人、交通工具的監測其實都在進步,大差不差,但華為智駕的激進和精準確實高人一籌。能在城市環路上頂著最高限速一路狂飆的同時,根據前面車輛之間的間距和隔壁車道的情況快速變道,不帶絲毫遲疑。
特別是進出快速路匝道,簡直能把我這個二十年汽車媒體從業者嚇一跳。沒有實體后視鏡的情況下,享界S9的車身擦著路邊的隔離樁快速通過,在離路口還有一百米的時候連續并線并減速出主路,絕對的“公路老流氓”。
更讓人震驚的是,我和隨行的朋友在駕駛這輛車的時候,對方都有些暈車似的不適感,急加速減速的前仰后合也讓人很不適應,特別是跟車的時候強大的動力很不好平順的駕駛。
但打開智駕之后,這車突然從享界S9變成了RS9,懸掛支撐到位,剎車線性平穩,跟車距離適中,鉆縫的時候跟后車的距離剛剛好,好像一個老司機附體,讓我們這些真正的老司機汗顏。看來華為是算準了我們要被淘汰,新手也會更加依賴智駕出行。
還有彩蛋就是路口博弈,當享界智駕打開且擁有絕對路權的時候,對于插隊不堅決的車輛和非斑馬線橫穿馬路不利索的行人,一點兒面子都不給留,法定限速高速通過,沒有任何猶豫。
在擁有多個橋墩的立交橋下變道的時候,也是穩如老狗,頭腦清醒。雖然我對女司機和新手沒有任何成見,但也希望低速交通參與者們能多用華為智駕,給公眾帶來更快速的通行效率。
結論:我得買一輛!
享界S9在智駕層面,華為作為系統方案提供商所做的努力毋庸置疑,我也甘愿為如此進步神速的技術多花錢,它就是會讓我擁有更好的科技體驗。
但如果這種體驗顛覆了您日常的駕駛習慣,鈍化了您安全駕駛的肌肉記憶,淡化了您作為交通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之前沒見過的事故和故事。這大概就是科技進步大潮下的必經階段吧。
如果路上智駕的車多了,用戶都依賴智駕了,老爺車用戶都遵守秩序了,行人和電動車有比橫穿馬路、逆行更高效更安全的通行手段了,相關法規和保險賠付體系更健全了,這種抱怨和質疑才會消失吧。
為了這一天能早日實現,我得買一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