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萬安3名95后在職大專女干部升任鄉鎮人大副職的消息,在網上走紅。眾網友驚嘆,體制內的95后年輕干部,為何學歷都才是在職大專?為何還能被提拔為副科?
11月9日下午,萬安縣“周末加班”發布情況說明,原來這3名女干部,都是當地面向農村戶籍定向招生、定向就業的事業編人員,第一學歷均為全日制中專。也就是說,她們進入體制內的過程,是完全合法合規的,沒有任何問題。
那很多朋友又好奇了。她們是事業編制,而鄉鎮上的人大副職,是行政編里的副科實職,這怎么能直接轉換身份呢?官方說明了,她們今年8月參加了當地組織的“五類人員”考試,從而獲得提拔。
所謂“五類人員”考試,就是面向鄉鎮事業編人員、村支書、選調生、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選拔鄉鎮領導干部的一種考試。考過了,不僅身份就變為了行政編,而且還能提拔為鄉鎮里的副科領導。這也是當前不少地方給鄉鎮事業編人員創造的一種“進步”通道。客觀來說,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因為在目前的鄉鎮里,副科職位還是比較多的,實職上有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鄉鎮長、人大副主席等,職級上三、四級主任科員也比較多。
以江西中部某縣為例,一個中等鄉鎮,一般都有10名左右的副科級干部。這些人基本都是在行政編干部中提拔產生的。而鄉鎮上的行政編并不多,中等鄉鎮一般行政編只核定30名上下。
刨去已經是領導的,以及空編未進人的,行政編的在編普通干部一般只有十幾人,所以鄉鎮行政編想要獲得提拔或職級晉升,難度并不算大。特別是近年來干部提拔講究年輕化,像17、18年通過公務員考試進來的行政編干部,目前很多都提拔了。
此外,鄉鎮的行政編,在滿五年服務期后,還可以參加省市的遴選,這也是條出路。
(江西某地鄉鎮編制情況)
而事業編干部,就顯得慘兮兮了。一般來說,鄉鎮里的事業編制,核定得都會比行政編多一些。仍然以江西中部某縣為例,鄉鎮目前下設兩個事業單位,一個是便民服務中心,一個綜合行政執法隊。中等鄉鎮一般核定事業編制30名到40名。
但事業編的副科職數就少多了,因為便民服務中心和執法隊本身的機構規格才是副科級,所以只有主任或隊長才是副科級。當然,事業編也可以晉升職級,管理崗八級就相當于副科。但從目前來看,在鄉鎮非常難,很多都要到退休前才恩賞一個。
所以,事業編的提拔競爭比例,可比行政編大多了。而且,鄉鎮行政編如遇到換屆的時候,還可以到其他鄉鎮提拔,事業編就基本不可能。“進來一眼望到頭”,是鄉鎮事業編人員的真實寫照。
基于此,從鄉鎮事業編人員中選拔副科級干部,真是非常有必要,也是給年輕的優秀事業編干部一個機會,才不至于全都躺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