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少在GDP平減指數轉正之前,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歡迎關注杠桿游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日前,央行發布了《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24 年第三季度)》。
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一方面回溯了執行情況,同時下階段將如何出牌,桿友最為關心。
總的來說,接下來,央行將堅定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精準性,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句話,寬松的基調是確定了,根據實際情況出牌。
下文,杠桿游戲結合一些機構的看法,做個分析。
1、定調:寬松。平安證券注意到,本次報告采用了新的表述,“堅定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精準性,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并重提“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對于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在外部環境層面,相比較之前上升的“復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此次更加強調的是“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的影響,更多體現在增長動能的放緩,也就意味著中國的外需面臨較大的挑戰。
圖表來源|華金證券研究所(特此感謝)
在這一背景下,國內的挑戰除了繼續強調的“有效需求不足”,此次再次突出了“社會預期偏弱”這個因素。
因而在政策應對上,提出的要求除了“堅定信心”之外,杠桿游戲看到,進一步強調了“正視困難”和“積極應對”。
自9月24日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以來,貨幣政策作為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前哨”發力,已出臺了較為全面且有力的支持性政策,包括降準50bp、降低政策利率20bp、一次性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貸款首付比例、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等。
市場預期年內或還有一次降準,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平穩,政策積極特征明顯。
2、執行情況:三季度延續了二季度的“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從貨幣政策實施的角度來看,相比較二季度央行“增設臨時正、逆回購操作”改善對于貨幣市場的流動性調節能力。
通過“盤活低效存量金融資源,整治資金空轉和手工補息”,提高直接政策指導,三季度央行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的政策更為明確。
央行通過下調50個基點存款準備金率,釋放1萬億長期流動性;同時央行開啟了資產負債表操作,在同財政加強協調的背景下,8月份開始國債買賣操作。
在融資成本部分,華泰期貨注意到,央行除了繼續調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實施利率外(支農支小),對于總量政策相比較二季度力度更強,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二季度的下調10個基點擴大至下調20個基點,顯示出央行逆周期力度的加大。
在信貸結構部分,央行三季度對于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政策支持是空前的。
在房地產支持政策上,央行不僅下調了存量房貸利率,改善家庭部門的債務壓力;而且通過統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最低首付比例,提升市場對于住房更新需求。
在資本市場領域,央行出臺了兩項重磅政策——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與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綜上,杠桿游戲看到,三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顯著擴容。
3、策略:通過寬松貨幣扭轉價格壓力。華泰期貨注意到,外部“不確定性”增多,動能放緩;內部有效需求不足。
因此,貨幣政策逆周期:更注重“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并通過一定程度提高對匯率貶值的容忍度增強國內政策的有效性。
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首段,對當前經濟現狀和貨幣政策基調進行了回顧。從經濟和宏觀政策層面,貨幣政策報告對當前經濟表述繼續弱化。
經濟從“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轉向“運行總體平穩”,對于經濟活動的表述從二季度的“生產穩定增長、需求持續恢復”轉為三季度的“生產需求平穩增長”。
因而我們看到宏觀政策也從二季度更注重“深化改革開放”轉向三季度的更注重“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從貨幣政策層面,三季度同二季度的表達相差不大,延續二季度前置 “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表達,并且對于逆周期調節的表述,也從二季度“強化逆周期調節”,轉向了三季度“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體現了當前宏觀政策結構性和周期性并重,短期有向周期性傾斜。
平安證券認為,隨著政策層對物價水平的觀點調整轉變,至少在GDP平減指數轉正之前,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對此,杠桿游戲深以為然。
4、下階段:“促進物價合理回升”。對于貨幣總量政策,央行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放在了更前面的位置,體現了在外部壓力和內部矛盾共存的背景下,央行對未來流動性管理的需求在上升。
具體來看,在貨幣政策框架轉型背景下,央行進一步明確了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價格”,且相比較此前“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此次表述改為“促進物價合理回升”,央行明確了政策的方向是物價的回升,釋放了流動性進一步擴張的預期。
對于利率政策,央行在三季度報告中更加強調央行貨幣政策的作用,即在此前“發揮”的基礎上“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作用,來“釋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效能,央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杠桿游戲看到,央行在三季度報告中對金融機構定價能力表述,從“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為“自主理性定價能力”。
對于結構政策,央行對于“五篇大文章”的施力點,在于從“積極發展”轉向了“持續做好”,要求有所降低。
且增加了“提升金融服務對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動態平衡的適配性和精準性”的表述,結構性政策在服務結構轉型之外,也增強了對于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通過逆周期政策來調節,實現經濟的動態平衡。
5、匯率:強化預期引導,保持彈性。三季度報告延續此前表達,但是增加了“強化預期引導”,體現了央行預期管理的轉型。
同時,本次報告拿掉了上次“堅決對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的偏強表述,代之以“強化預期引導”和“保持匯率彈性”。
這一轉變是在三季度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的背景下,央行干預的必要性減弱。
進入10月,美國經濟數據好于預期疊加某交易,美元指數大幅反彈,人民幣匯率雖然在主要貨幣中表現相對較強,但也重新回到了7.2附近。
那個人當選后給中美經貿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對作為人民幣匯率重要支撐因素的貿易順差帶來不穩定因素,從2018-2019年中美互加關稅的經驗來看,中美經貿博弈對于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強弱往往產生拐點性影響。
央行在匯率方面勢必還將嚴陣以待,一方面,要管理預期,避免“羊群效應”下人民幣匯率脫離基本面的超調;
另一方面,要保持彈性,保留通過貶值對沖美方加征關稅的可能性。
6、預測:有望繼續降準降息。如上文所述種種,以及美聯儲降息降低了匯率約束,我國實際利率水平仍高,以貸款利率-CPI來算,目前大概3.4%左右。
同時,大規模化債需寬松流動性配合。因此,杠桿游戲認為,后續降準降息必要性較高,存款利率也將下行。
不少機構還注意到,重價輕量,推進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轉型。總體看,央行認為貨幣供應量與經濟變量相關性減弱,未來更重視利率調控的作用。
當然,具體的節奏根據實際情況看。
本文未標注出處的財務圖表,均源自央行、國統局,特此說明并致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桿游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桿游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