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強|文
3個95后女干部被提名鄉鎮人大副職,引發輿論關注。
除了年齡太過年輕外,這三名女干部的學歷更是成為焦點,根據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委組織部發布的消息透露,這三名女干部為萬安縣面向農村戶籍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鄉鎮事業編人員,第一學歷為全日制中專,工作后通過繼續教育取得在職大專學歷。
這個教育履歷聽起來確實有點不同凡響,在當前就業環境極其不樂觀,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畢業都很難找到一份工作的情況下,中專轉在職大專竟然可以在體制內獲得提干,這事你要說不質疑?不嫉妒?似乎真的有些說不過去。
面對輿論的質疑,吉安市委組織部在接受頂端新聞采訪時,表達了這樣一些觀點:
1、三人都經過鄉鎮領導班子選拔考試,且都符合報名條件;
2、考試是全省聯考,筆試、面試,該公示的都公示,一些流程按照規定不會公示;
3、三人經過嚴格選拔,成績都有掌握,但不能公開。
這樣的回應能平息這次輿論的質疑嗎?
我覺得很難,至少對于體制外的人來講,質疑不會消弭。
從事業編直接提拔到行政編的副科級,這本就是一件非常非常罕見和困難的,但當地組織部既然能公開表態,這個程序是完成合規的,那也就意味著,在體制內,確實有這樣一種升遷路徑。
按照吉安市委組織部透露的信息,三個人分別出生于1997年、1998年、1999年,且均為2016年參加工作,至今已在基層工作滿8年。
也就意味著,這三人中最小的那個1999年的邱玉瑩,在17歲的時候已經進入體制內工作,加上她們都是中專畢業,大概率是初中畢業即被分流至中專。
這批學生的質量,不好意思,我自然是不可能看好,說句難聽的,學渣無疑。
畢竟中專這種學歷早已不是30年前還能拿得出手,那個年代,中專包分配,有相當多的人會去選擇這條路以盡早進入工作崗位。
我記得,1997年,我初中畢業,我的一個很好的同學就是走的這樣一條路徑。當時河北有一所學校,畢業時可以直接進電信運營商,也有一所學校,畢業可以直接進國家電網(那時老百姓還叫它供電局),我們那一年應該是最后一屆可以分配。????????????????
其實,那個年代的中專生學習都不差,一些好的學校分數線還會高過普通高中,而且是提前批錄取。但后來分配工作這件事成為歷史后,除非萬不得已沒學上,不會再有人選擇這樣的一個出路。???????????
很難想象,這三個95后是經歷了何種歷練才得以通過這樣一種迂回的方式直接進入行政體系。
對于很多在基層苦苦打拼的眾多985、211的本科、碩士來講,實在是羨慕、嫉妒、恨。
我的一位同學,211重點大學,足足在基層奮斗了20年,今年才剛剛提了正科級實職,40+的年齡,對比上這些20多歲的小孩兒,還是在職的大專,沒有對比真就沒有傷害。
其實,我倒是發現,很多基層政府內,特別是一些經濟不怎么發達的地區,領導干部學歷低是一種常態,諸如在職大專,黨校研究生,此類學歷可謂比比皆是。
一直挺奇怪,當年那些公考上岸的,都去哪了?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怎么現在年輕的中專生們都開始進入領導崗位了?
你這破的可不僅僅是大學生們的防,還有那些在基層苦苦打拼科員們的防。
未來,我們可以多關注一下這幾個年輕的干部,看看她們能做出怎樣的成績,大家也要多多向她們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