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里程》選擇在“雙十一”購物狂潮期間上映,真的是有些諷刺了,特別是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就是雙十一的當天。11月10日,在很多人忙著買東西的時候,我在影院里看了這部反映高強度物流機制對人性摧殘的日本電影。
從劇作層面,和對現實批判的角度來說,的確是值得給出更高成績的作品。目前豆瓣評分8.0,而我的友鄰平均分更是高達9.0,可見大部分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認可程度。當然,結尾還是稍顯克制和收斂了一些,雖然大致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在影院里,我還是聽到有人問道“這是什么意思”?
我自己雖然也不能解釋得非常清楚,但是可以明白的是,為了物流忙碌的打工人們,被數據化的世界所綁架和控制。這也是當時的團隊經理五十嵐站在高處俯瞰的時候,才明白山崎佑在跳下來之前看到了什么。而物流世界的運轉,不會因為一個打工人跳下去而終止。畢竟機器不運轉,就會造成巨額的虧損。
這就是故事的核心內容,最初還是以懸疑案件的方式展開,但本質還是非常嚴肅且辛辣的生活現實問題。最后的里程,表面上就是說那對父子快遞員,在最后緊急關頭阻止了最后一個快件中的炸彈爆炸。而在這個所謂主線故事之下,是更令人深思的是普通人的社會處境。
黑色星期五就相當于“雙十一”這樣的購物節,為了商品能夠快速送到購買者手中,物流的員工崗位也會突然增加很多。機器雖然增加了效率,但同時還是離不開更多人參與其中,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協作,才能保證物流的效率和順利運行。機器不會因為提速而感到勞累和辛苦,但對于人類來說則是無休止的運轉,不斷消耗自己的體能,同時也身心疲憊。
所以,正是為了讓人們看到現實,引起相關機構的重視,山崎佑直接從高處跳到了運轉的機器上,而這個做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不引起物流混亂,團隊經理五十嵐只停留了很短的時間,把山崎佑移到旁邊處理。躺在血泊中的山崎佑在清醒時,仍然看到機器在他面前很快地運行起來。這就為什么他在昏迷時說過一句“我做了件蠢事”的原因。
這不是蠢,而是為了警示他人做出的犧牲。既然男友為此昏迷不醒,并沒有改變什么,于是山崎佑的女友筧真理香開始了快遞炸彈的行動,更是親自引爆了其中一枚炸彈,用更極端的方式來了結這個事情,也才能讓舟渡這樣的主管,真正做些實際的事情,比如引導大家罷工等等,否則為此受難的普通人就白白犧牲了。
影片的懸疑點從快遞包裹不斷爆炸開始,逐漸把犯罪嫌疑指向了舟渡,特別是同事梨本孔也逐漸開始懷疑她的時候,這件事背后的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尤其是那張電梯里拍照到的女性照片,雖然看不到正臉,但與舟渡在外形上非常相似。
其實作為新主管,舟渡和比自己早兩年來這里工作的團隊經理梨本孔一樣,都是那起“自殺”事件之后加入這家大型物流公司的。雖然舟渡的嫌疑很大,但她不是山崎佑的女友,真正的女友筧真理香其實從開篇爆炸案開始就已經自我毀滅了。這是故事之后才逐漸揭曉的,很多線索會誤導觀眾認為舟渡是背后的操控者,這也是有懸疑元素的影片都會使用的方式。
中途有幾組很短的鏡頭都透露出舟渡是有隱情的,特別是她在面對五十嵐和山崎佑的工作資料時,以及最終刪除山崎佑的資料,都是在展現她內心的搖擺。畢竟這件事少了很多線索,警察就很難入手調查,公司的運行,特別是上市都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當誤會解除,形勢也更加嚴峻起來。當梨本孔給舟渡展示山崎佑曾經在儲物柜留下的數字符號信息時,她才明白了這個舉動背后的意義。同時,當她知道跟自己多次聊過那起悲劇事件的筧真理香也引爆炸彈自毀生命后,她才意識到知道自己來這家公司真正的使命是什么。
所以,這部影片表面上是解決炸彈問題的懸疑犯罪電影,但背后其實是非常殘酷的現實追問。這個追問不僅僅是針對日本國家的物流體系,而是面向全球的數據化管理。
《非自然死亡》劇集里的各位出現的時候,會讓有些影迷開心一下,但他們的出現,也意味著會揭開死者身后的秘密,和那些更加令人慨嘆和唏噓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