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凱恩斯〈通論〉注評》
高偉 著
《通論》是一部公認的比較難懂的經濟學著作。它不僅理論深奧、語言晦澀,寫作也不連貫,且有諸多故弄玄虛之處。因而,系統、全面、通俗地注評《通論》,是一項極其勞心費力而又具有挑戰性的艱巨任務,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素養和文字水平,還要了解實務。
高偉博士迎難而上,敢啃硬骨頭,長期研讀《通論》,連續寫下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并認真精心地對其進行整理打磨,最終串珠成鏈,集優成冊,付梓出版。
高偉博士新著是一部開創性的著作,它的出版填補了我國經濟學界的一塊空白,是對學術界、理論界的一項重要貢獻。該書一大特色是:根據《通論》英文版,篩選出各章節的“要點”,再將“要點”譯成中文,并做出詳細注解。
《通論》雖然被西方經濟學界稱為“革命性著作”,但該書的根源仍是資本主義,旨在拯救資本主義。由于政治立場不同,凱恩斯戴著有色眼鏡看馬克思,稱馬克思是可憐的思考者,《資本論》是“一本陳腐的經濟學教本”;共產主義是“對我們的智慧的侮辱”;撰寫《通論》的宗旨就是要摧毀“馬克思主義的李嘉圖基礎”;等等。上面這些評價既不客觀又不公正。但問題是,由于凱恩斯對當代經濟學的影響很深,他如此惡意污蔑、攻擊和貶低馬克思和《資本論》,在經濟學領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曾經一定程度上造成馬克思主義在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改變這種狀況,是社會主義經濟學必須高度重視的重要任務。而《凱恩斯《通論〉注評》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在堅持辯證唯物論的前提下,全面批駁了凱恩斯的主觀唯心論,對《通論》及相關經濟理論做了系統性評論和批判,讓讀者既能看到《通論》的價值和研究方法,又能看清《通論》的缺陷和糟粕,還能少走閱讀彎路。
書摘
“從眾多經濟體的發展歷程看,‘為富容易為強難’,而長期保持民富國強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我們有必要從經濟學的角度,系統地梳理那些從貧弱走向富強的國家的成功經驗,總結那些從富強走向沒落、解體甚至煙消云散的失敗教訓,進而歸納出貼近現實的經濟模型、制度模式和一般性演變規律等,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以上這些問題在《通論》中沒有現成的答案,因為它是在假設資本主義制度既定的情況下,研究英美等國的短期經濟問題,基本不考慮制度創新和變遷。我認為這是《通論》的缺憾,并將其作為揚棄凱恩斯經濟理論和構建‘富強經濟學’的切入點。”
——本書第三章《有效需求原理》
推薦語
本書作者高偉博士出身黨校,用黨校精神凝心鑄魂,二十余年筆耕不輟,煉就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學的經典著作。
“高偉博士是一名黨校子弟,從小接受正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于1998年考入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該院突出黨校教育的特色,重視基礎理論與國內外重大現實問題、理論問題的教學與研究,關注理論前沿問題,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黨性鍛煉,培養了一大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高偉博士就是其中的優秀分子。”
——本書序言(中央黨校原副校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孫慶聚)
《通論》其書是為大英帝國統治階級服務的,致力于拯救資本主義。但立足于新時代的中國,更需要從各國的具體實踐出發,探索并建立與“富起來”“強起來”發展階段相匹配的、具有普遍性的經濟學,即為本書作者構思多年的“富強經濟學”。
作者簡介
高偉,經濟學博士,研究員,資深金融專家。曾出版《美國“長臂管轄”》《金融危機救助指引》《國際金融危機40年解析》《中國證券史》《農村金融學》《中國農業保險試點模式研究》《中國糧食安全與農業走出去戰略研究》等專著、合著十余部,發表專業文章300多篇,并有幾十篇文章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華文摘》等轉載。
本書目錄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目錄-
評論1《通論》的價值和不足
評論2 著名經濟學家及其代表作
第一編 引論
第一章 通論正名
評論3 馬克思和凱恩斯
評論4 馬歇爾和凱恩斯
第二章 古典經濟學的假設
評論5 失業的分類
評論6 貨幣中性論
評論7 經濟學是時代的產物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理
評論8《通論》是為企業家代言的
評論9 有效需求不足和生產相對過剩
評論10 “豐裕中的貧困”
評論11 西方經濟學大多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第二編 定義和觀念
第四章 單位的選擇
第五章 決定產出和就業的預期
評論12 預期和政府干預
第六章 收入、儲蓄和投資的定義
第七章 再論儲蓄和投資的意義
評論13 勞動價值論、斯密教條和“儲蓄恒等投資”
第三編 消費傾向
第八章 消費傾向:I.客觀因素
評論14 食利者
評論15 絕對收入假說
評論16 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
第九章 消費傾向:Ⅱ.主觀因素
評論17 凱恩斯的“節約悖論”
第十章 邊際消費傾向和乘數
評論18 乘數原理的發展
評論19 凱恩斯投資乘數原理的不足
第四編 投資誘導
第十一章 資本邊際效率
評論20 道德風險
評論21 資本邊際效率和利率
第十二章 長期預期狀態
評論22 流動性
評論23 “動物精神”
評論24 理性經濟人
第十三章 利率通論
評論25 流動性偏好曲線和“流動性陷阱”
評論26 馬克思等經濟學家的利息理論
第十四章 古典學派的利率論
評論27 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
評論28 邊際革命
第十五章 流動性偏好的心理動機和業務動機
評論29 貨幣供給外生性原理
評論30 金本位制
評論31 貨幣數量論
第十六章 關于資本性質的幾點考察
第十七章 利息和貨幣的特性
評論32 貨幣的本質
評論33 小米計酬制
評論34 工資粘性
第十八章 就業通論復述
評論36 IS-LM模型
評論37 馬克思的失業理論
評論38 “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
第五編 貨幣工資與價格
第十九章 貨幣工資的改變
評論39 工資剛性
評論40 凱恩斯理論體系的構建及啟發
第二十章 就業函數
第二十一章 價格論
評論41 凱恩斯的藥方
第二十二章 略論經濟周期
評論42 消費不足論
評論43 重要的經濟周期理論
第二十三章 略論重商主義、禁止高利貸法、郵章貨幣和消費不足論
評論44 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
評論45 郵章貨幣的實踐
評論46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評論47 凱恩斯政策主張的善變及啟示
第二十四章 結語:略論《通論》可以引起的社會哲學
評論48 收入分配改革
評論49 凱恩斯和社會主義
評論50 凱恩斯與布雷頓森林體系
《通論》的基本理論框架
凱恩斯的主要理論貢獻和突破
凱恩斯的政策主張
凱恩斯簡介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凱恩斯〈通論〉注評》
高偉 著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出版
ISBN:978-7-5223-3414-1
定價:68.00元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投稿熱線|010-88190772
在線咨詢電話|010-8819164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