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故事關鍵詞:山村民宿-
很多人問我住在山里會不會無聊,因為很多資訊、信息我都接收不到。但現在有網絡,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就資源來說,肯定是城市比山村好。我們村就沒有高中,我的女兒在隔壁縣城讀高中,我不能日夜陪伴在她身邊,遺憾肯定是有的,但我覺得在山中受到的身心滋養比在城市多。
以前在我們民宿做小工的一個大哥叫李相兵,約莫四五十歲,為人 特豪爽。每次來上工都開著他的廂式貨車。其實他家離我們家并不遠, 走小路十幾分鐘就能到。我開始以為他是趕時間才開車來上班的,畢竟 夏季天亮得早,工地七點就開工了。后來找他借了幾次車才知道他是為 了帶別的工友上班才開車上班的。
每次拉東西找他借車,他從不吝嗇。
印象最深的是我們民宿工程結束后結賬。對自己村里的幾位工人, 我把僅有的資金分配了一下,先付50%,剩下的來年再付。蔡師傅是工 頭,工人都是他叫來的,看到我的分配方案他沒說不行,和我商量著 說:“李相兵家不欠債,你能否把李相兵的工資付給我,我到年底了要 還債,你把給他的現錢給我,我好還債。”
我說:“那您得自己和李師傅商量。”
蔡師傅一個電話打去,李相兵欣然同意。
比起李相兵的豁達,干活從不叫苦叫累,他的老婆就沒那么好了, 她給我的印象一開始并不好。
他老婆叫劉世菊。每每在村里看到她,她不是在打豬草,就是在去 打豬草的路上,也不知道她到底喂了幾頭豬。她滿山開荒討田種紅薯、 苞谷喂豬。
她喂豬倒不礙我的事,但有一天我真的是惱火了。起因是我們這里 住了一個拍視頻的團隊,這個團隊要給一個公司拍一個采茶的場景,于 是就請我找幾個采茶大姐來采茶,說好了拍半天200塊錢。我們這里工 地上小工工資一天 200 塊,別人還不愛要女的,因為女的力氣小嘛。
200塊只用工作半天,算是高工資了。隔壁汪嫂子幫我叫來了五六個采 茶大姐。
劉世菊也來了,拍了不到兩個小時,她就不耐煩地問:“什么時候 結束?我要回去喂豬了!我家里還有老人要吃飯!”
導演是外地的,到這里找群演都靠我,我也是請隔壁嫂子幫忙找的 人。我跟嫂子說:“人家工資給得不低,半天好歹也是 5 個小時,怎么 還沒搞就要回去?早曉得要喂豬就別來。”
汪嫂子面露難色:“她家里喂的確實有豬。”
汪嫂子安慰劉世菊:“等別人拍完了再回去嘛,來之前都說好 了的。”
劉世菊說:“不是說的一會兒嗎?怎么搞這么半天!”
在汪嫂子的勸說下,她總算配合完成了拍攝,但因為她急著要回 去,導演只拍了兩三個小時就匆匆結束了。
我對劉世菊的印象變成了情緒不穩定、干活不認真。
后來我才從村民口中得知,劉世菊是第一任丈夫病故后才和李相兵 結婚的。他們家奉養的老人,不是李相兵的母親,也不是劉世菊的母 親,而是劉世菊已故丈夫的母親。
老人家的女兒就住在隔壁,但老人誰也不跟,就要跟著劉世菊這個 兒媳。
李相兵和劉世菊結婚的時候,劉世菊就一個條件,要帶著亡夫的母 親,待老人要和自己的母親一樣。
我經常從他們家經過,也會因為借車去他們家,如果不是別人告訴 我,我是真不知道這位老人和他們夫妻二人都沒有血緣關系。老人已經 很老很老了,老得動不了了。她經常坐在院子里看茶園、看遠方,我看 著劉世菊和李相兵,還有他們的孩子在老人面前走來走去,老人慈愛地 看著他們。他們在農村就是極普通的一家人,但他們的故事又極不 普通。
我又想起那天劉世菊的暴躁:“什么時候結束?我要回去喂豬,我 家老人還沒有吃飯。”
他們是山里很普通的一對夫妻。李相兵長得不帥,為人豪爽,劉世 菊也年近五十了,有幸與他們為鄰,我很幸運。
我曾經覺得劉世菊情緒不穩定、干活不認真,知道她的故事后卻對 她肅然起敬。每每從他們家門口經過,我都會對著院子里的劉世菊按一 下喇叭,雖然我從未親口對她表達過敬佩,但車喇叭替我說了 — —向劉 世菊致敬!
枝子花園的招牌很小,掛在從鄉下收來的老木頭做成的垛壁子墻 上,除了“枝子的花園民宿”七個字,還有“有家,有酒,有故事”這 三個詞。
2023年除夕,我們家很早就預訂滿房了。
我想起海南“海的故事”餐酒吧創始人蔣翔在和我們聊該如何對待 客人的時候提出的一個觀點:如果你的親朋好友到你家做客,你一定要 打掃干凈,再拿出笑容和最好的餐食美酒招待你的親友。做生意也是一 樣,雖然你的客人與你素不相識,但他們一定是你的朋友。他們拿著錢 到你家來吃喝,你不更應該灑掃整齊,拿出笑容嗎?
這句話一直影響著我。除夕在中國的傳統中一直是闔家團圓的日 子,是我們最大的節日。春節是個難得的長假,所以選擇在這個日子出 游的人越來越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所以我提前給所有 的客人發了信息,請他們除夕夜在枝子的花園吃團年飯。
也不知道是我統計人數的能力不行,還是有人多帶了人來,除夕那 晚的年夜飯,我們原本預備的兩桌變成了三桌。開飯后,大家一起舉杯 慶祝,那一刻,所有人放下了陌生,七八家人在枝子的花園成了一家 人,祝福聲此起彼伏。我預備的黃酒喝了一壺又加一壺,所有人都沉浸 在這頓他鄉民宿的年夜飯里,所有的陌生人,在餐桌上都成了一家人。
年夜飯后還有更精彩的。我們設計了飯后包餃子環節,預備好了餃 子皮和餃子餡,不過還是有北方的客人現場給我們搟餃子皮。更讓我們 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的客人里面還有書法家,要給每位朋友送一幅書法 “福”字,這叫“送福到家”。
那個場景過去整整一年了,現在回憶起來依然覺得快樂,用一句歌 詞形容就是: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
很多人問我住在山里會不會無聊,因為很多資訊、信息我都接收不 到。但現在有網絡,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就資源來說,肯定是城 市比山村好。我們村就沒有高中,我的女兒在隔壁縣城讀高中,我不能 日夜陪伴在她身邊,遺憾肯定是有的,但我覺得在山中受到的身心滋養 比在城市多。
現在我們人類所擁有的比四十年前要多得多。我們其實更應該放棄 身外之物,住在山里面,和這些簡單樸實的山民們一起,種一天地,采 一天茶,或是下雨無所事事,看看山外的云起云落。
人在山里面,人伴著山,不就是仙嗎?
本文節選自|《回到山村開民宿:我的愜意田園生活》
作者|枝子 著
About us
主編:鹿|本期編輯:流星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