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文 “腸樂”,是我自創的概念,意指使腸道輕松快樂。因為腸道輕松快樂了,免疫力就能得以增強?!澳c樂家宴”,也是由我命名的稱謂,意指和家人或親朋好友享用使用有機食材制作的菜肴以期腸樂的聚餐。
腸樂家宴1 媽媽采摘,爸爸烹飪——魚腥草
每天媽媽都會采來野菜,今天是魚腥草。涼拌魚腥草,喜歡的人吃了就忘不了,是我兒時的味道。
困難時期,媽媽食用過各種野菜。她曾告訴我:“小時候常常到山里去采草藥,然后拿到鎮上的中藥鋪去賣。野生的魚腥草能賣上好價錢,現在已經很少了。”
我曾對女兒半開玩笑地說:“知道身邊哪些野菜能吃,萬一遇上天災,也不怕被餓死?!?/p>
何況有些野菜還是藥物,藥食同源。
*魚腥草的藥理: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等功效。
腸樂家宴2 你的食物來自哪里?
許多最終被擺上餐桌的食物均來自大地。在山居,爸媽早上去附近的農場摘菜,偶爾我也會開車帶他們到超市采購。院子里生長著很多野菜,媽媽上周數了數,竟然多達13種;如果是春天,種類會更多一些。今年5月我一個人在山居住了3、4天,沒去超市買過東西;存儲的方便面加上從院子里采摘的野菜,過得挺清爽?,F在有老人在,膳食還是依著他們。媽媽患有心臟病、重度骨質疏松,爸爸則患有肺氣腫等等,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要有保障。感覺心理因素帶來的安全感對他們更重要。
在山居陪爸媽療養期間,爸爸主廚,媽媽負責食物的選材,我則是偶爾配合著買菜做飯。
記憶中,好像沒有人刻意教過我做飯。倒是跟隔壁北方來的鄰居學過包餃子,對方也沒特意教,跟小孩子玩過家家似的,玩著玩著就會了。
7歲那年第1次做飯是因為爸媽下班晚了,實在太餓,就和弟弟和餡搟皮包了餃子。剁餡時把桌上放的鹽罐子震落到地上,罐子被摔破,鹽撒了一地。但爸媽沒有責怪我,反而逢人便夸:“我們家燕燕會做飯了!”這開啟了我對做飯的興趣。
爸爸自退休后成了家里的大廚。對他來說,人生的3大幸福是:“自理、自立、做飯”。
我們把他做的飯菜吃得精光,他就會很開心地收拾餐具,然后清洗干凈。
爸爸做的家常豆腐非常美味。昨天鄰居送來了用日本國產大豆制作的手工豆腐,佐以適量的佐料和調味料,和肉末一起炒就大功告成了。雖然爸爸覺得院子里長的花椒不夠麻,但迅速光盤就是無上的認可。
*爸爸的拿手菜——家常豆腐
*鄰居送來的用日本國產大豆制作的手工豆腐
*涼拌的3種野菜:馬齒莧 (長命菜)、白莧菜、灰灰菜,功效:清熱、解毒。
已經是9月近半了,但即便在山里,白天居然仍超過30度。溫暖化的影響無處不在,每天吃點野菜,清熱解毒。
腸樂家宴3 兒時的味道——漢旺春卷
在東京的家和在八之岳的山居,我的飲食習慣完全不同。
在東京,女兒上學要帶盒飯,于是早上在1個小時內就要完成洗炒蒸煮,使用十幾種食材做出7、8樣飯菜。
在八之岳,由爸爸主廚;遇到他不會用的食材,就由我來創意。費時5個小時燉雞,用去2、3個小時做發酵食品益生菌miki,正念烹飪越來越多。
我所鐘情的食物,不僅有家鄉的川菜,還有北京菜、日餐、意餐、法餐以及東南亞菜肴等等。我喜歡的世界各地的美食很多,但也擁有永不褪去的童年的味道——魚腥草和漢旺春卷。
童年在漢旺街邊吃過的春卷令我永生難忘,之后的40余年間,盡管偶爾回老家時也能吃到,但幾乎是與之無緣了。隨著漢旺鎮在汶川地震中的消失,春卷這一兒時街邊的味道也被深深地埋藏在了廢墟之中。
昨晚老公做了越南春卷,媽媽一下子吃了4個,老公龍顏大悅。
*老公在女兒的授意下做的越南春卷
老公用的春卷皮是用木薯淀粉和米粉制作的;我上周則買了用面粉制作的春卷皮。原本打算在山居做,但沒來得及,于是昨天就帶回了東京。今早烤了春卷,把用采自山居院子里的青紫蘇制成的醬抹在春卷皮上,加點雞蛋、蔥蒜和豆子,包起來后放進烤箱里烤3分鐘,創意春卷出爐,香香脆脆。
*買來的春卷皮
*春卷的餡料
*包好的春卷
*用4個AI廚具蒸烤煮并行,早中餐一起做啦!
腸樂家宴4 食物的取舍
圍繞吃素還是吃葷、吃多還是吃少,常常和家人意見有分歧。
35歲生孩子前后的近2年,為了保證“兩個人”營養充足,每天每頓都注重營養。生產前體重從50公斤長到了70公斤,生產后的一段時間也仍有60多公斤。為了確保母乳的質量,用清水燉煮的豬蹄湯和鯽魚湯每天輪換著喝。公公看了都不禁搖頭并豎起大拇指贊嘆:“要是我,這種沒味的肉湯和魚湯一頓都喝不下去。你居然能天天喝,還喝了這么久。為了孩子,實在了不起!”
對吃的不講究、也不偏食應該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那時候爸媽是雙職工,沒時間做像樣的飯菜,去食堂打飯是常事。11歲開始住校,吃了6年的食堂。去晚了,好吃的就沒了,最后一節課大家都帶著飯盒去教室,準備下課鈴一響就直奔食堂。飯盒里的勺子咣當作響的求餐大軍一路奔向食堂的場景頗為壯觀。
因為我不偏食,于是似乎一直是在優先女兒、老人和老公的口味。由于忙于工作,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也沒精力介意吃啥,畢竟家里有老人或阿姨照料。前年從北京調回東京后,三餐都要自己做,于是慢慢地找回了做飯的感覺,愛上并享受著自己買菜、做飯、和家人用餐的樂趣。
女兒和老公愛吃肉;而我則愛吃菜。圍繞飲食習慣,經常有小摩擦,女兒調侃我天天吃草。依著他們一周出去吃一次大肉,平時盡量保證每餐營養均衡,凡事不必過于勉強。
聽爸媽聊過他們小時候餓肚子的經歷。媽媽的姐姐是餓死的;爸爸14歲在中專就讀時正逢困難時期,學校停課,他被分到食堂幫了1年的忙。有過餓肚子的經歷,爸媽很節省。吃不完扔掉浪費,硬吃下去也不舒服,于是每頓盡量少做。
和爸媽在山居生活,都是自己去摘菜,回家自己做,吃得健康,定時定量,也不浪費;在東京就不可能完全由著我了。環境對人的影響,真是挺大的。
但無論怎樣,最喜歡的飲食體驗,還是和家人在家用餐。吃自然食材,腸樂,才能長樂。
*老公給爸爸倒的酒
*老公做的紅燒肉。在我吃過的紅燒肉里,味道最佳。
吃得和諧,才能食和,家和,才能萬事興。
腸樂家宴5 以前覺得吃飯拍照特俗,現在竟然天天拍
從去年4月開始,女兒上高中,中午要帶盒飯。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社交,色香味形養都要講究。反正每天早上都要費心做,就順手拍了照片和視頻用以分享。不成想分享了上百次以后,招致女兒的反感:“別天天炫盒飯!”于是就改成了拍盒飯以外的飯菜?,F在,手機里至少存了上千張飯菜的多媒體素材。
日本有海量的諸如腸活食品的作法之類的與健康相關的書和雜志,其中,講解膳食的書對我影響大的很多。2021年在旗溪拜的《阿育吠陀飲食》也對我產生了影響,按照其說法,我的膳食需要注重酸甜苦辣澀的平衡。
不過,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父母。雖然自幼離家,但媽媽動不動就嘮叨的那些“早姜夜蘿卜,胡蘿卜吃了壯筋骨”之類的飲食養生、藥食同源的觀念,都潛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骨子里。
*用有機食材制作的早餐,似乎缺點稀的(笑)。
*農歷8月13日是媽媽的生日,晨練巧遇彩虹。
*同一天恰逢女兒學校的校園節。于是全家出動,在東京都立國際高中感受青春。
腸樂家宴6 食物與健康
關于這個話題,我可以不停歇地聊上幾個小時。
曾經因懷孕增重近20公斤,生產之后仍然多余10余公斤。截至女兒1歲,為了母乳喂養,必須保證自身的營養。于是,我嘗試了各種非食物類健康減肥,從物理按摩到塑型體操、健身運動。也曾有過一些效果;然而一旦停止療程,就會出現反彈。
我有過3次效果明顯的減肥體驗。通過這3次體驗,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食物與健康的關系。
第1次是在東京嘗試的氣功減肥。整整1周沒吃主食,只喝水,吃蔬菜,配以由專業人員指導的呼吸法,瘦了5公斤。
第2次是在北京參加的歷時42天的線上減脂塑身集訓營,瘦了5、6公斤。每天按飲食要求吃飯打卡,進行身形拍照,完成運動任務,變化看得見。
再有就是這2年來的腸樂實踐。并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回到了生產前。懂得食物與健康的關系后,摸索了2年,成果顯著?,F在,我逢人就聊腸樂。
從北京調回東京后,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巨大變化招致了嚴重的偏頭痛和便秘。就過醫,也讀了很多與腸胃相關的專業醫生撰寫的文章和書籍,知道了自己所患的是因環境的巨大變化和壓力而造成的神經性偏頭痛和便秘,也懂得了腸道是第二、甚至是第一大腦。
大多數偏頭痛和便秘都是神經性的。腸道匯聚了豐富的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組成的植物神經、以及腸道菌群,并且與大腦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雙向通信”。因此,腸樂是解決偏頭痛和便秘的根本之道。
良知無不行。幸運的是在日本吃飯可以自己做主,于是帶著養生調理的心態每天選擇三餐怎么吃,吃什么。摸索了各種健康飲食,7分飲食之外,又加了3分運動。一段時間下來,身體狀況明顯好了許多,體重回到了52公斤左右,健康狀態讓十幾歲的女兒都羨慕不已。
實踐了自律神經專家所著的《便活》中所述的觀察排泄物的具體方法,還把通過觀察孩子排便了解孩子健康狀態的育兒經驗也用到了自己身上。吃完舒不舒服,第2天到衛生間就知道。腸樂飲食的好處很明顯,自己能感到,別人能看到。
女兒小時候就知道:好的便便像香蕉,便便成形,排便不費力;尿黃了就要多喝水;臉上長痘痘,是不是吃了什么過敏源?
通過我命名的“腸樂三觀”——觀尿、觀便、觀態,基本上就能了解一個人的健康狀態。
p.s.
*爸爸的SMILE繪畫日記
今天是我們家的好奇心寶寶——爸爸的80大壽,昨天去參觀了女兒學校的校園節,問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說:“鬼屋最熱鬧,但因為排隊的人太多,沒玩上。”于是和女兒拉鉤相約明年一起去玩。
*愛吃甜食的爸爸做的冰粉。平時健康飲食,偶爾隨意也是完全可以噠。
腸樂家宴7 食物與飯友的人際關系——和誰吃有時比吃啥更重要
最近最開心的一頓飯就是昨天的晚飯。老公、女兒和我一起給爸媽慶生,這好像還是第1次。
9月15日是媽媽的生日,全家人一起參觀了女兒學校的校園節;9月16日是爸爸的80大壽,晚飯一家人吃得很開心。爸媽的生日每年都是按農歷過的,媽媽的生日是農歷8月13日,爸爸的生日是農歷8月14日,加上中秋節,對我們而言,這3天都是節日。
以前一直是天各一方,分處四川和北京或者四川和東京。去年雖都在日本,卻分處東京和八之岳,爸爸生日9月28日當天還去了醫院。能像昨天這樣,團聚在一起開心地吃喝,隨意地談笑,其樂融融,實屬不易。
自烤的蛋糕里加了香蕉和發酵食品miki,松軟甜糯,既健康又環保;女兒用生奶油寫上了祝福;老公大嗓門唱著生日歌;爸爸則和女兒約定明年一起去體驗他們學校校園節時的鬼屋。
爸爸80大壽,腸樂生日家宴,女兒奉上我們自烤的蛋糕。
p.s.
*回到了山居,十五的月亮十六更圓。
在山居的腸樂家宴中,幾乎每天都會納入一些野菜,魚腥草、灰灰菜、白莧菜、鬼針草、蒲公英等等。有時,還會食用野板栗、野桃子、野花椒,飲用松針泡的水,用晨露洗臉。跟媽媽學采野菜剛剛入門,來日方長。
腸道是第二大腦,腸樂才能長樂。
*白莧菜
*灰灰菜
*鬼針草
*蒲公英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鄭燕】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