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在西安市二環北路朱宏路立交橋上一起交通事故,又引發西安關于“禁摩”的討論,這起事故是由涉嫌飲酒、無證駕駛的張某駕駛摩托車引發,并且造成了張某受傷、同車的路某搶救無效死亡。
在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張某搭載路某撞上路邊隔離護欄,坐在后座的路某倒地后,張某在施救路某時,后方一輛汽車駛來,二人遭碾壓。
發生這樣的事故雖然有張某的主觀原因,但摩托車發生事故時,確實比汽車造成的損害更大。
隨著西安市對于摩托車“開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摩托車當作交通通勤工具,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2年,西安市摩托車保有量從18萬輛增至近50萬輛,增長了近三倍。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1月份,西安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490萬輛,突破500萬輛大關指日可待。
也就是說,西安摩托車的數量已經占到機動車總數的10%左右,10輛機動車當中,就有一輛是摩托車。
西安摩托車的與日俱增,在帶動整個摩托車行業以及摩旅等相關產業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的交通問題。
日前,就有網友針對西安市摩托車、電動車運行情況提出建議,認為西安市電動車,摩托車保有量大,易擾亂道路交通秩序,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希望通過合理禁摩限電帶動公共交通的經濟增長。
對此,西安市有關部門向網友回復稱:將持續調研摩托車限制性管理措施的相關基礎數據和情況,同時積極協調市級相關部門,科學研究論證摩托車限制性管理相關措施。
同時也強調:針對摩托車相關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在摩托車涉牌涉證、飆車、非法改裝摩托車、噪音擾民、不按規定穿戴護具等違法行為突出的區域和路段,依法查處一批涉牌涉證違法行為人,重點整治一批非法改裝、拼裝、無牌和不按照道路交通標志標線行駛的摩托車。
其實,已經納入機動車管理的摩托車,出現的不遵守交規,隨意搶道亂竄和城市擁堵等問題,理應按照交通法規來制定嚴厲的處罰措施,也不是一禁了之就能解決根本問題。
提出“禁摩”的大概率不是騎摩托車的人,提出“限號”的也大概率不是開汽車的人,開車的時候討厭行人,走路的時候討厭汽車,開汽車的討厭摩托車,其實,同為一個城市中的市民,都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而不是自己不喜歡什么,就讓什么消失,這樣偏頗的口水戰,其實沒有意義。
真正應該禁止的應該是不法行為,而不是某個交通工具,比如半夜炸街的除了摩托車,汽車也不在少數,根本是人的問題,而不是對交通工具一禁了之的問題。
無論是摩托車還是汽車甚至是電動車和自行車,任何車輛都有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就如同北二環上喝酒還無證駕駛的小伙一樣,出了事情自然要付出代價,接受懲罰,這和開不開摩托車其實關系不大,類似的危險行為,即便是開坦克都可能出事,每個人的人生結局都不一樣,死法也不一樣,自己的行為就要自己負責。
對于管理部門來說,一出點事就禁,其實就是懶政,飛機、火車、汽車年年都有交通事故發生,但明顯不可能一禁了之,更加科學細致的管理和嚴格的懲罰制度才是根本。
所以,作為國內少數對于摩托車寬容的城市之一,西安其實除了“禁”之外,還可以更多更好的管理辦法。(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