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剛進上海影視圈的時候,引起了轟動。
無他,長得太好了。
白云
他身上有德國血統,身材頎長,眼帶桃花,鼻梁高挺,唇角豐頤,神采奕奕,風流倜儻。
用著名導演李翰祥的話來說:“中國電影史上真正稱得上風流小生的,非白云莫屬?!?/strong>
家世好,相貌好,演技也精湛,然倜儻半生,卻落得一杯毒藥魂斷臺中的下場。
愛恨糾纏,孰是孰非,更待后人評說。
家世淵源
白云原名楊維漢,祖籍廣東大埔。
楊維漢家世極好,祖宅“通議大夫第”,俗稱“一腹三翰院”,是指該屋主人楊纘緒與其弟楊黼時、楊演時,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先后考取了進士,而且都成為翰林院大學士。
白云
1918年,一個漂亮的男孩兒在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呱呱墜地。這個孩子肌膚雪白,鼻若懸膽,長得十分好看。因祖父輩移民海外,祖母是德國人,故而楊維漢身上有四分之一德國血統,混血兒總是格外可愛。
父親給他取名“維漢“,取自詩經:維天有漢,鑒亦有光。
楊維漢家境富裕,他自小生得漂亮,盡得家人寵愛。他年紀還小的時候便跟隨父母前往新加坡,幼時在新加坡“圣歲威”教會學校讀書,也很有語言天賦,除了馬來語、英語、日語之外,普通話、滬語、潮州話都說得極好。
白云
楊維漢的父親秉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想法,在兒子中學畢業后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出門長長見識。就這樣,楊維漢經香港到了內地,北京、上海都游歷了一番,最后進入燕京大學繼續學業。
無論走到哪里,楊維漢都是最閃耀的明星。他習慣穿一套合體的西裝,英俊瀟灑,舉手投足間透露出大家公子的貴氣,在大學里迷倒萬千少女。
白云
父親并不苛求他在學業上有多高成就,家里的生意遲早要交到兒子手上。卻沒想到,楊維漢一頭栽進了藝術的海洋,堅持加入戲曲學會,學起了表演。
紅透半邊天
講句老實話,此時的楊維漢并沒有確定進演藝圈的想法,20歲的他只是憑著喜愛和家人的縱容學了一樣新技能。
然而,世事如棋局,半點不由人。
白云與胞妹主演《玉堂春》
日本侵略者自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后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則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抗日戰爭爆發后,楊維漢輾轉去了南京,又在漢口淪陷后,前往香港,他對前程一片迷茫。
戰火令生靈涂炭,也摧毀了他家的生意,繼承家業變成了一紙空談。還能做什么呢?楊維漢找來兩位朋友喝酒談心,一位是田漢,另一位則是在建國初期執導過《新兒女英雄傳》的導演史東山。
白云與周璇《天涯歌女》
酒酣耳熱,楊維漢對兩個朋友道:“我欲從軍,誓要奪回河山!”
田史兩人卻哈哈大笑:“你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保家衛國不能靠嘴皮子啊!”
而后他們卻給他出了個主意:“你不若去拍電影吧!多拍些愛國片子振奮人心。”
楊維漢深以為然,他進入電影界拍戲,以藝名羅漢先后參演了《舞臺春色》、《春情烈火》、《第八天堂》等多部影片。
白云
楊維漢長得實在太好,當日報紙形容美男子還未像如今這般浮夸,卻也盛贊他:年輕、健美、臉貌清秀及演技出眾。
觀眾的評價就直白得多:漂亮,唇紅齒白,風流俊俏一郎君。
朋友吐槽他的藝名:“酒色財氣俱全,稱什么羅漢?”
楊維漢深以為然,改藝名為白云。維漢是夜間銀河,白云是白日自在。
白云
1939年,21歲的白云被國華影業的張石川看中,前往上海拍戲。
幾部口碑電影后,國華與藝華開始打擂臺。兩邊幾乎同時開拍《三笑》。國華派出的演員是周旋飾演秋香,白云飾演唐伯虎,藝華則是李麗華與嚴化。
雙方加班加點拍攝完成,然后是搶檔期搶宣傳,最終票房平分秋色,但白云飾演的唐伯虎,以其倜儻英姿,略壓嚴化一籌。
自此,白云在上海灘聲名鵲起,被譽為中國的“華倫天奴”,亦有“銀壇驕子”之美譽。
風流人生
白云生得好,手上也散漫,身邊永遠圍繞著大把的美女,一直都是萬花叢中過的狀態。
白云
白云上面有兩個姐姐,父母寵愛的緊,性格直爽單純,驕傲率真,不懂得遮掩也不懂得心機。即便是影視公司的搖錢樹,卻也得不到高層喜歡。故而當風流浪蕩之名傳遍大江南北之際,也沒誰為他澄清。
1942年4月,日偽將上海的新華、華成、國華、金星等12家影片公司合并,成立中華聯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張善琨出任總經理。
白云的報道
張善琨與白云向來不睦,將他列入演員陣容,卻不安排戲給他拍,氣得白云要求解約。張善琨不可能放棄這棵搖錢樹,決心壓一壓他的脾氣,故而對白云的要求不聞不問。合同沒到期,也沒有戲拍,白云干脆跑到北平去演話劇。
上海灘的風言風語還在繼續,傳說白云在與嚴月嫻一起拍攝《夜明珠》的時候,不顧女主的反對,熱情的抱著嚴小姐Kiss。白云回復道:“我白云哪怕做了三年的和尚,也不至于如此不尊重女性!”
白云
他有足夠的傲氣支撐這句話,曾經他在北平演出話劇,消息一傳出去,票三天內賣了個精光。開演之前,臺下坐滿了年輕漂亮的姑娘,等到白云一出場,女孩子們俏臉漲得通紅,激動的叫了起來。
那時的追星族與現在并沒有什么不同,女孩子們恨不得將一顆真心奉上,當白云出場的時候,一些激動的女孩兒將懷中的錢努力丟上臺,甚至還有些原本應該矜持的大家小姐,將手腕上的珠鏈擼下來激動地往臺上撒去。
白云
白云就像今日的頂流巨星一樣,等閑不敢出現在公眾面前。有一次演完之后,他大喇喇換了戲服,從劇院里出來。卻被熱情的迷妹們包圍了,女孩子們嘰嘰喳喳,還有些甚至想動手摸上一摸,嚇得白云抱頭逃走。
即便他如此受歡迎,然而,勢單力薄,所謂的傲骨在權勢面前不值一提。他性格火爆直率,不懂得迎奉,也不懂得謙和,對那些真假傳言聽之任之,以至于誹謗更甚。
因為過于漂亮的容貌,最新的傳言:白云喜歡同性。
不了情
喜歡的人說他長得漂亮,至純至真,性情中人;不喜歡的說他眼尾含情,帶著一股妖氣。但在女孩子們眼中,白馬王子不外如是。
白云與羅舜華
23歲,大抵是那個時代男子應該結婚的年紀,白云娶了民國名媛羅舜華為妻。
羅舜華的父親羅友蘭是遠東第一富豪哈同及妻子羅迦陵的養子,家資豪富。兩人在上海新都飯店完婚,之后就住進了哈同花園中的愛儷園。
媒體們又是一陣狂歡,頭版頭條:“上海灘風流小生白云”嫁“入豪門”,總有人酸溜溜的道:“不過是個吃軟飯的小白臉罷了?!?/strong>
雖說妻子更有錢,其實白云家也是家底豐厚,他自己也能賺錢,談不上什么軟飯之說。
錦衣玉食,你儂我儂,其他一切都還好說,唯有一點,白云的風流債。
白云喜歡在外面玩兒,也確實沒有多少分寸,再加上媒體的添油加醋,很快就激起了妻子羅舜華的妒火。她開始大吵大鬧,跟蹤白云,鬧得不可開交。兩人都是家中的心肝寶貝,脾氣秉性仿佛,誰都不會讓著誰。
白云
吵到后來,白云泡在舞廳不回家,羅舜華賭氣找了個情人,這日子終究是過不下去了。離婚后,羅舜華帶著兒子楊建臣移民英國,留下白云一人在上海灘打拼。
那時的白云還不明白妻子孩子的可貴,沒人管束就可勁兒的撒歡,除了拍戲就是燈紅酒綠,鶯鶯燕燕不斷。但人生得好看,桃花朵朵開,這不是,帥氣的白云吸引了京劇梅派傳人言慧珠的注意。
白云
言慧珠是京劇言派創始人言菊朋的女兒,自幼學藝,1943年拜京劇大師梅蘭芳為師后深得真傳,成為梅派大青衣,并獲得“女梅蘭芳”、“梅門弟子第一人”等美譽。
言慧珠就像一叢熱情的火焰,點燃了白云的心扉。京劇大師就像是個情竇初開的小女孩兒一般瘋狂地迷戀著白云,就算趕赴大老板的約會也神思不屬。她還讓助手假扮白云的影迷去約他,試探男人的真心……
言慧珠
剛在一起的時候也曾甜蜜過一段時間,兩人手拉手約會,還曾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做飯。
1946年5月13日,言慧珠與白云在上海結婚,當時社會各界對這段婚姻大加贊賞,說他們兩人是天設地造的一對。誰能料想,就在50天后,兩人隨即宣告離婚。
白云
至于為什么,當時有兩種說法。一種說言慧珠善于炒作,明明在婚前聲明:絕不下嫁白云!但沒幾天就嫁了。結婚后卻發現戲迷們對這段婚姻頗有微詞,影響了事業,故而干脆分手了事。
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版本是:婚后白云還是不改風流浪蕩本性,言慧珠被外面的外面的風言風語攪合的煩躁不堪,最終選擇離婚。
白云
言慧珠自己在回憶錄中說道:“白云娶我不過是看中我的財富,發現我沒什么錢,便花天酒地無所不為。”
孰是孰非,時至今日誰也說不清楚。白云自己倒是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我很懂得玩,也懂得很多生活情趣,正因為這種個性,我明白我只能做一個好情人,但不能做好丈夫,每一次我都無法挽回婚姻失敗的命運。”
這段婚姻并沒有給白云帶來什么益處,上海灘小報都將白云稱為 “拆白黨”,大抵就是空手套白狼吃軟飯的。
轉戰香江
時間已經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期,上海影視界人心惶惶。有些人離開祖國移民海外,更多電影人南下香港。白云于1947年重回香港在大中華拍攝了桃花依舊笑春風》、《龍鳳呈祥》、《錦繡天堂》等國語片。
白云《新地獄》劇照
以他的語言天賦,就算在粵語片中也有精彩的表演。身邊依然有大把的美人環繞,老牌粵片女星胡蝶麗、麥明、李蘭、白蘭……據說他曾與麥明傳出過婚訊,到底澄海市沒成誰也說不清楚。
50年代初,白云加盟邵氏,拍了60余部影片,成為當時最叫座的紅小生。
白云《唐伯虎點秋香》
那時邵氏當家導演李翰祥,說起白云來連夸他漂亮,還說他有才華,不論你與他談什么,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更不要說粵語、國語、英語、日語,根本沒什么能夠難倒他。
只是白云其人高傲,李翰祥嘆道:“確實有傲的資本。”
這么多年跌宕起伏的生活并沒有磨掉白云的傲氣,他依舊如同不諳世事的青年一般隨心所欲。不懂低頭的個性令他豎起了無數敵人,而四處留情的生活,也令人又妒又恨。
白云
進入60年代,白云的事業開始走起下坡路。那時候邵氏武俠片時代興起,40來歲的人了,吊威亞是不行了。年輕小生不斷涌現,大家看了白云那么多年,也想嘗試一下新人的面孔。
拍攝題材老舊,票房表現不佳,主角的位置自然要讓給其他人。
白云心內苦悶,一次在外與朋友吃宵夜時,因“邀舞不遂”暴打歌女施詩,被九龍裁判署法官聆聽雙方證供后,裁定白云毆打罪名成立,判簽保港幣150元,一年內守行為。
白云
這下子,本就不多的名譽敗壞殆盡,墻倒眾人推,過往的情史被翻出來,落得“風流薄幸”之名。
1964年,46歲的白云出演 《潘金蓮》中的西門慶。此時的他已經年老色衰,身材還胖了不少,有觀眾笑稱:“這位西門慶肥膩的很,可是白云本色出演了。” 但拋卻偏見,其實白云的表演惟妙惟肖,將西門慶的風流演繹的入木三分。
為求發展,1966年,白云乘坐安慶號赴臺灣基隆港,然后轉臺北,正式定居臺灣。
生是飄零客
白云帶著多年來積攢的家底來臺灣發展。先是加入了中影,打算轉行做導演。
中影讓他從副導演做起,白云也都接受。但是拍了幾部片后,依然是副導演,給他配的導演比他還年輕,白云一點話語權也無,人家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看不到前景。
白云與羅舜華
一次與導演吵了一架,干脆撒手不干,中影的熟人讓他繼續當演員,提供的角色卻是配角,演父親一輩兒。白云接受不了,他雖然明白人老了就要接受現實,給新生代做配是必經之路。但心里卻始終邁不過這個坎兒,想到人們看電視時驚呼:“哎,快看啊,這不是白云嗎?以前都是演風流小生的,現在怎么這樣了!”
他的自尊讓他接受不了。
白云
離開中影后,白云又想自己組建電影公司,然而,當日臺灣省的文化宣傳全部掌握在當局手中,想要拍片需得有官方背景,想法落空。后來白云退而求其次想籌建歌舞團,卻也以失敗而告終。
自此,白云徹底對電影圈失望,他離開之后又在臺中萬象俱樂部擔任了一段時間經理,心里還是不甘,與朋友合伙在高雄開了一家餐廳,最終生意失敗,賠了一大筆錢財。
白云
此時的白云上了年紀,身邊沒有錢財傍身,曾經圍著他轉的女人們也離他而去。兒子一直跟著妻子在英國生活,他沒怎么管過,自然也無顏讓孩子養他老,索性什么都不提,獨自一人在四處游蕩。
1982年,白云的尸體在日月潭邊被路人發現,經檢查,他是服毒自殺,這一年,白云64歲。
法醫檢查的時候發現,他身患癌癥,大概是因為無錢醫治,身邊既沒有親人,他也不愿向朋友吐露痛苦,故而選擇一死了之。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白云的悲劇與他的個性密不可分。
年少家境富裕,受多了寵愛,人又聰明好看,聽到的全是夸贊。人又驕傲又自負,進了電影圈后也是要什么有什么,美人、主角、錢財唾手可得,所以飄了。
白云與徐風
他始終不肯承認自己一直在別人手下討生活,對真實個性從不收斂。更是因為相貌和天賦將耿直狷介發揮到了極致。不愿意拉攏靠山,得罪的人又不知凡幾,一旦失勢,墻倒眾人推。
白云
美貌不能持久,不斷辜負女人,自然也沒有女人真心對他。白云千載空悠悠,因為沒有家屬認領,白云死后,當地鄉公所一抔黃土將他埋葬,既無墓碑也無人祭奠,真應了他自己的那句話:“生是飄客,死是游魂?!?/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