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帶商家想要在新形勢下破局,就只能往上走,避開同質化競爭的漩渦,做出差異化,進而形成品牌,提升盈利空間
文|施然
安徽人查蘭如的事業經歷過兩次劇烈波折。他畢業后就進入蘇州虎丘一家婚紗工廠打工,學習幾年后,開了自己的婚紗工廠和門店。人生中的第一次波折發生在2017年,當年蘇州市政府要把虎丘打造成旅游區,當地所有婚紗工廠都要搬走。
在虎丘做婚紗的大部分都和查蘭如一樣,是安徽六安丁集人,好在丁集政府把他們都招回老家重新開廠。過去,虎丘已經是知名的婚紗之都,有很多顧客會直接來當地購買,但丁集當時還是個不知名的小縣城,尚未形成有競爭力的婚紗產業帶,線下銷路很難打開,查如蘭的生意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好在搬回去之前,查蘭如已經有網店,慢慢靠線上渠道也能拿到一些訂單。
第二次是2021年左右,那兩年結婚人少,需要婚紗的人就更少了。這一次,查蘭如的工廠差點倒閉。他還是堅持了一把,調整產品策略,重點生產伴娘服、禮服等,這類服裝的應用場景更多,或許能有轉機。
這次他遇到了新問題:在傳統電商平臺上,推新品難度很大,因為沒有銷量、好評等數據,很難被消費者看到。
重壓之下,查蘭如嘗試在拼多多上開店,當時拼多多沒有年費,也不需要投流,省下的成本反映到商品價格上,低價直接帶來流量和訂單,“新品上線第一天就有銷量,一天能賣出去200多件。”在拼多多平臺上,查如蘭的生意開始風生水起。
過去十年,中國工廠因為高效、優質、低價、大規模等特點,被譽為世界工廠。中國工廠從以代工為主,逐漸升級進化到做品牌、做產品設計研發、多渠道經營等。變化背后是整個中國制造業的升級變遷,互聯網電商平臺的加入也是重要因素,通過電商平臺,工廠能夠直接觸及消費者,更能把握市場變化。
現在,查蘭如再一次遇到新挑戰,這個挑戰不光他遇到了,不少工廠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制造端越來越成熟,產能過剩明顯,造成了低價競爭的結果。而且中國的產業分布有自己的特點,聚集的產業帶為商戶和工廠在起步期積累了不少先天優勢,但不少工廠都反映,近一兩年,越來越多人加入產業帶,一些區域產業帶陷入同質化競爭,利潤越來越薄,不少產業帶里都出現了反復低價競爭的情況,這讓部分產業帶的升級卡住了——沒有利潤就難以增加投入。
查蘭如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退貨率變高,過去他門店的退貨率大約50%,今年漲到約70%。解決這個問題,他的調整方向是提升產品品質,采購更好的布料,優化生產工藝等,雖然產品價格更貴了,但退貨率明顯降下來了。
產品差異化是一條新的出路。近期,電商平臺拼多多提出了“新質商家”計劃,希望通過扶持優質商家,帶動產業帶繼續升級。新質商家是指通過優質商品、優質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購物體驗,且不斷通過技術、產品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家。
扶持“新質商家”,對拼多多自身也有巨大現實意義。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的觀點是,扶持新質供給,有望為電商行業擺脫低價價格戰提供新思路。傳統電商競爭往往陷入價格戰的泥潭,而新質供給強調產品、技術等創新,通過提供差異化、高品質的商品來贏得市場。
但這種轉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平臺與商家持續投入,消費者市場教育也需跟進,以形成對新質供給的廣泛認知。因此,短期內低價競爭仍可能存在,但長遠看,新質供給將引領電商行業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產業帶升級遇阻?
過去困住賣家的是銷售渠道,現在是平臺高流量成本下的低價內卷
利潤變薄,是今年幾乎所有制造業工廠的共同話題。查蘭如說,他的工廠今年整體利潤相比去年預計會下滑20%。工廠有15名工人,去年的時候加班加點都做不完訂單量,今年只上白班就夠了。
從他的店鋪數據來看,整體的營業額并沒有明顯下滑,但真實成交量變少了,下單之后退款的數量變多。同時,電商平臺的流量越來越貴,他在其他電商平臺需要花過去一倍的費用,才能拿到過去同等的點擊量。
他一度不敢在原材料上增加投入,他擔心兩件事,一是成本提升后,售價上漲,會流失掉那些過去因為低價而來的用戶;二是如果依然有高退款率,成本壓力會更大。
安徽亳州花草茶產業帶商家井雪杰也有類似經歷。他2017年開始在拼多多上賣花草茶,最早他選擇低價策略,其他平臺上售價20多元的產品,他賣10幾元,很快就爆單了。打開銷售渠道以后,他乘勝追擊在亳州本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廠,銷量一路上漲,他的年銷售額突破了5000萬元。
工作人員將花草茶原料送入分裝機器中
此后,他開始給自己的工廠做升級,從更好的設備,到更好的原材料,再到優化生產流程。井雪杰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不想只做“大牌平替”,要做質量更好的產品。
但最近兩年情況又發生了變化。亳州擁有國內最大的中藥材批發市場,這里原材料充足,做花草茶門檻不高,來亳州做花草茶的商家越來越多。亳州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亳州花草茶產業從業人數增長了30多倍,花草茶企業從數百家增長至5000家,花草茶的快遞年寄遞業務量由2018年的3500萬件上升至2023年達到3.55億件。
普通的玫瑰花茶、茉莉花茶、干檸檬片、桂圓紅棗茶等花草茶很難做出差異化,同質化商品遍地都是,商家們開始“卷低價”。井雪杰發現,曾經的產業升級暫停了,“大牌平替”、“爆款跟賣”又回來了,而且比以前更難了。
中國工廠目前走到了新一輪變革的轉折點。
過去困住他們的是銷售渠道,他們只能做線下批發生意或是代工。國內消費市場的繁榮,再加上電商平臺的爆發式增長,給他們帶來了一次巨大機遇,他們作為源頭工廠,可以提供更有價格競爭力的商品,賣到全世界。銷量起來后,賺了錢,就能投入到品牌和產品質量上,形成良性循環。
但現在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是競爭越來越激烈,一旦有銷量不錯的商品,生產端會立刻擴張,產能過剩明顯。二是消費增速放緩。三是電商平臺成熟后,流量變得越來越貴,且商品價格越來越透明,低價競爭難以持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網上零售額70991億元,同比增長9.8%,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54264億元,同比增長11.0%。2019年之前,增速超過20%。
想要在新形勢下破局,就只能往上走,避開同質化競爭的漩渦,做出差異化,進而形成品牌,提升盈利空間。
從白牌到品牌
最先意識到用渠道的力量加持品牌的那撥人,已經吃到了紅利
很多工廠老板都有一個“品牌夢”,中國制造的強大也需要有越來越多優質品牌的發展。過去幾年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白牌紅利期”,很多中小型工廠因為生產靈活,價格偏低,和電商平臺非常契合。
但當前環境下,白牌開始變得脆弱,他們沒有議價空間,訂單量不穩定,他們也沒有承擔庫存壓力的能力。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白牌工廠都因為庫存壓力倒閉。
河北滄州的化妝刷工廠走出了一條品牌之路。今年雙十一,來自滄州的國產品牌花漾再次登上拼多多化妝刷熱銷品牌第一名,在拼多多平臺上的官方店鋪共售出 348.9萬件商品,其中賣得最好的一套刷子銷量45.5萬多件。
青縣是滄州化妝刷產業核心區域,全縣44萬總人口中有1.6萬人從事化妝刷行業,化妝刷年產值30億元,曾被評為“中國化妝刷之鄉”。花漾電商負責人翟曉鳳回憶,工廠最早是給海外品牌做代工,出廠價很低,但那些品牌的化妝刷一支就能賣到200多元,還賣得很好。團隊開始討論,如果自己做一個化妝刷品牌,會不會賣得更好。
于是他們創立了花漾品牌,同時研發了更適合中國市場的化妝刷產品,例如歐美人的五官相對更立體,歐美品牌的眼部刷通常都做得比較大,不適合亞洲人。另外,如果是給其他品牌代工,刷子產品線會比較單一,比如刷桿都用同一種顏色,一個類別的刷子只做一款。但如果是自己的品牌,就可以給消費者定制各種形狀、顏色、材質的化妝刷。
但開發新品不能盲目上產線,需要市場的檢驗,電商平臺提供了試驗場。翟曉鳳說,拼多多平臺的流量大,測試產品的效率會更高。花漾每周會上新1款-2款產品,測評周期一般在2周-4周,先在老客戶群中測試轉化量,然后會打開流量付費,測試新客的轉化情況。
“通過新客的轉化可以看出新品的市場歡迎程度,一般銷量如果能持續達到月銷500單以上的話,我們就會持續投產,再加大流量投入。”翟曉鳳說道。
現在花漾在拼多多有五家店鋪,每年銷售額約5000萬元,占花漾總銷售額的40%。
花漾是為數不多吃到品牌紅利的產業帶商戶。花漾創始人張夢瑋說,最早滄州幾乎所有的化妝刷工廠都是代工,海外品牌通常會在上半年集中大批量下單,生產受季節影響明顯,每年約有3個月是生產高峰期,而下半年幾乎就沒有活兒干。通過自主品牌+電商渠道的模式,恰好彌補了生產的空白期。“很多同行工廠銷量翻了兩倍”。
不僅如此,花漾這樣的品牌還開始帶動完善本地的產業鏈。過去滄州本地沒有彩印噴漆環節,都要把產品運到南方去做。現在花漾在本地投資建立了彩印噴漆廠,進一步提升了本地的化妝刷生產效率。
升級不能僅憑商戶一己之力
僅靠自身做產品升級、數字化投入,很有可能短期負擔太重,和平臺合作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一旦有人開始卷低價,很容易引起一大片低價競爭;同樣的,產業帶里出現通過產品升級,生產升級等方式賺到更多錢的工廠,也會刺激其他工廠的變化。而且工廠老板們都很清楚,低價不是長久之計,品質與品牌更有生命力。
除了花漾,更多的產業帶商家都在帶動本地產業破局升級。亳州的花草茶商家開始研發新產品——固體飲料和養生糕點等。過去,井雪杰工廠里的設備主要用來切割中草藥,包裝成茶,現在他購買了新的設備,要做固體飲料的調配 (固體飲料為粉末狀,將中草藥進行經提取、濃縮、噴霧再干燥) ,糕點的生產等,從原材料的粗加工進化到配方研制、精細加工。
查蘭如改良了工廠的敬酒服品質,用了更好的面料,測試下來退貨率明顯下降,他很快將這一策略推廣到其他品類服裝中,他還在研發更多原創設計的禮服。不僅如此,丁集本地不少婚紗工廠也開始提升品質,做中高端的禮服。
為更好地服務這些市場主體,幫助他們減輕壓力、激發活力,拼多多作為平臺商也需要有更多作為。今年8月,拼多多啟動“百億減免”計劃,宣布一年內將減免商家100億元交易手續費。通過降低技術服務費、取消保證金、邊遠地區包郵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拼多多希望能為中小商家提供更好成長的土壤。
8月上旬,拼多多推出“推廣服務費退返權益”,消費者在發貨前進行全額退款的訂單,平臺會自動返還商家推廣軟件服務費對應金額的推廣紅包,且無需商家發起申訴。中旬,拼多多推出“技術服務費可退權益”。凡是參與百億補貼、秒殺、平臺大促、9塊9特賣、潮流好價、多人團等站內活動產生的商品訂單,用戶發起退款后,平臺即按比例退回先用后付訂單1%的基礎技術服務費,其他訂單0.6%的基礎技術服務費。隨后,拼多多進行升級,直接將先用后付技術服務費打了6折。
同時,拼多多宣布商家店鋪的基礎保證金將從1000元下調至500元,新入駐的個人店鋪、企業店鋪初始化保證金也將下調至500元。目前,首批享受該政策的商家已覆蓋近70個類目,部分商家完成了提現。據估計,數百萬商家因此受益,尤其是多店鋪經營的商家,經營成本將顯著降低。
今年9月,拼多多發布“新質商家百億扶持計劃”,計劃未來一年投入100億元資源包,成立專項團隊深入100個農產區、產業帶,優選具備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借助平臺的數字化能力,對新質商家進行產品、營銷、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鏈路扶持,并通過新質商家的帶動效應,推動農產區、產業帶實現產業升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今年8月,拼多多執行董事、聯席CEO (首席執行官) 趙佳臻表示,“過去幾個季度,電商行業的競爭不斷加劇,我們將堅決地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扶持優質商家,打擊劣質商家,加大投入持續優化平臺的生態環境。”
面對眼下的局面,繼續拼低價或許能存活一時,但長久發展必定要重新思考出路。如果僅靠自身做產品升級、數字化投入,很有可能短期負擔太重,和平臺合作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借助平臺的勢能和數字化能力,更好調整訂單預期,緩解庫存壓力,才有余力去提升產品本身的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