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臺青融入建設與家國情懷涵育研究》
孫 云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到訪的馬英九一行時指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兩岸青年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希望兩岸青年互學互鑒、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歷史的接力棒,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建設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绷暯娇倳浀闹匾v話,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由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做序,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閩臺研究院副院長、福建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特約研究員閆興教授撰寫的《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臺青融入建設與家國情懷涵育研究》專著,研究角度獨特,切入點精準,內容圍繞兩岸青年交流、融合的實際問題展開,重點研究臺青在祖國大陸融合建設中的家國情懷涵育。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又緊扣時代脈搏,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該書的研究主題切合新時代兩岸關系的關鍵議題,分析了臺青在大陸生活、就業和創業等多方面的融入情況,并且深入探討了在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這一政策框架下,臺青的現實處境、機遇與挑戰。作者通過扎實的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展示了臺青群體對大陸發展的認知、對兩岸關系的態度以及未來發展的期許,為推動兩岸青年之間的認知交流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并提出了許多很有前瞻性和很強針對性的政策建議。該書系統全面梳理了閩臺青年交流交往的現狀,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不只是停留在宏觀政策層面,而是細致描繪了臺青在陸融入過程中的個體經歷和感受。同時,分析了閩臺青年交流交往對促進兩岸情感融合的獨特作用。通過訪談和調研,作者收集了大量在閩臺青的一手資料,真實展現了他們在文化認同、社會適應和就業創業等方面發揮了促進兩岸情感融合的示范效應,并針對進一步完善閩臺青年交流促進情感融合機制提出了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除了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分析,書中還著重探討了家國情懷的涵育問題。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基本內涵之一,也一直是中華民族高揚的精神旗幟。在兩岸關系新形勢下,在加速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中,進一步鼓勵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共同開展對祖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學習,喚醒融貫于血脈的中華民族認同,共鑄重于千鈞的家國情懷,顯得越來越迫切,越來越重要。
總之,該書兼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通過對臺青在祖國大陸融入建設中適應、融入與認同的具體分析,不僅展現了當前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機遇與挑戰,也為推動兩岸關系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洞見。
(作者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廈門市臺港澳與特區經濟研究促進會會長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