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二手房庫存一定程度有所下降了。
其實大家沒必要因為目前成都高成交量而恐慌,成都二手房庫存依然處在高位,成都房產結構性過剩會長期存在。
核心城區老破差小區,近郊、遠郊大部分板塊庫存過于龐大臃腫,這些區域的房產如果出現短期價格回調一定謹慎,因為不值。
我們拉取了近期的成都各區二手房掛牌數據。
以十天為單位,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每個城區的二手房掛牌量在短期內都有所下降,但庫存依然很多。
核心城區的老破差小區,近郊、遠郊大部分板塊,庫存去化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短期內略帶恐慌性的回調,不影響長期的價格下滑趨勢,“以價換量”會基本橫穿整個庫存去化階段。
這類房產目前如果出現價格回調,買入的購房者,長期看面臨虧損的風險更大。
因為樓市,永遠逃不過供需二字。
你們自己可以去近郊、遠郊很多板塊去實地看一下,修了過多的房子。但區域實際上沒那么多人,也吸引不到太多人去居住,現階段明顯就是供大于求,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用時間和價格去解決的。
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漲價,無異議就是強行和市場扳手腕,短期看可以實現,長期看不過是進一步加劇風險。
2、核心城區(五城區+高新區)房產流動性更強,購房者的購房需求趨勢在從外向內聚集。
對于成都購房者而言,這個趨勢很重要,你買房想要盡可能的規避風險,最好是考慮往核心城區靠。
10月算是成都今年二手房成交最快速增長的一個月。
我們同樣也是整理了掛牌數據和成交數據。
從數據上就可以明顯發現,核心城區(5+1區)在掛牌量低于近郊城區的同時,成交量又普遍高于近郊城區。
也就意味著,核心城區就是流動性更好,市場的需求量更大。
不僅十月如此,這兩年成都基本上都是如此!
要知道,核心城區特別是五城區,二手房存量之所以大,掛牌價之所以相對較低,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二手房存量里,占據了大量便宜還不好賣的老破差小區,五城區的老破差小區的存量遠高于近郊城區。
意味著核心城區的非老破差小區流動性,實際要比數據體現的更優。
在文章的第一點我明確了自己對成都近郊、遠郊的觀點,就是絕大多數板塊的房價長期看是沒有提升空間,甚至跌的。
與此同時,我也堅定的認為,成都目前整體的房價會“止跌回穩”!
也就意味著,成都未來會出現明顯的階段性價格分化。
只有讓核心區的優質房源漲起來,才能抹平其他下跌的部分,帶動大盤整體止跌回穩!
(對成都樓市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到微信公眾號“不魚說房”看歷史文章,里面有很多成都樓市的分析和成都規劃信息,很有幫助?。?/p>
3、城東的增量需求更多(需求更大,流動性更強,在需求支持下有更強的提升動力),城南認可度更高(價格接受度更高,依然是高預算首選,高單價高總價房源整體流動性最強),城西穩定性最佳(地緣吸引力強,有非常龐大的一群自住群體,支撐著區域樓市穩定,買這里不一定漲,但下跌空間也非常?。?/strong>。
結合文章前面的幾個數據,我們會發現,近郊里,南邊的高新區價格最高。位于郊區的天府新區二手房成交價格甚至比部分核心城區高(當然天府新區價格數據優勢,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價格低的老舊差小區比例少,但不可否認,南邊的天府新區的確是近郊最貴城區。)
東邊的龍泉驛成交量,不僅高于近郊其他城區,同樣也是比很多核心城區要強!
西邊無論是青羊區,溫江區,甚至的郫都區,平時不顯山不露水,沒多少討論度,其實成交都比較活躍。
這也引出了另外的一個趨勢。
東南兩個方向,在未來樓市的整體表現上,會更有優勢,疊加上一個趨勢,結合目前成都樓市的情況,成華區、錦江區、高新區會是未來引導整個成都樓市的主要城區。
而青羊區、武侯區、金牛區,它們同樣會有非常亮眼的表現,但不是整體性,而是重點在各區的幾個熱門板塊上。
其實這三個分析點,我以前對成都樓市預測文章里都寫到過。
房子這玩意,涉及到的利益太多,說一個區域好,說一個區域差,相關區域的房產持有者,從業者從業者,必然會有正面或反面的情緒輸出。
很多人并不在乎我的分析是否合理,只在乎我的分析符不符合他自身利益。
之所以會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以前我是在市場趨勢之前分析,很多人認為沒有數據就是瞎說。
而現在這篇就是,市場趨勢形成后,用數據來佐證。
有頭有尾,有始有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