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 歡
寒意漸濃,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法鎮4.36萬畝茶園依然蒼翠?!斑@幾年,來參觀生態茶園、感受茶文化的游客越來越多,村集體經濟收入從以前的不足10萬元發展到了去年的50萬元。我們有信心把村里的特色產業發展好,讓村集體經濟越來越強、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富裕。”法鎮后河村黨支部書記楊帆說。
后河村的發展是南鄭區以“茶+文旅”模式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南鄭區農業農村局按照大力發展“五個農業”工作要求,以“強品牌、擴大夏秋茶生產,做強南鄭茶業”為抓手,通過強龍頭、優基地、樹品牌、擴市場、延鏈條,全面提升全區茶產業發展水平,為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探索“茶+”模式
一片茶葉富裕一方百姓。目前,南鄭區茶園總面積穩定在25.05萬畝,其中可采摘茶園22.6萬畝,種茶農戶3.7萬戶、9.2萬人;全年完成低效茶園改造2.1萬畝,實現茶葉產量14522噸,產值18.88億元,茶葉均價為每公斤130元,產量、產值分別較去年增長9.43%、12.3%;新建茶葉加工廠1個、改擴建初制茶廠2個,引進茶葉生產線2條,新購置新型茶葉機械36臺套;研發“漢予白茶”等新產品2個,新增“漢中仙毫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2家、“漢中仙毫地理專用標志”授權企業1家;新申報認定漢中市生態茶園3個,認證綠色茶園面積1860畝,有力帶動南鄭區茶園基地標準化生產,促進茶農增收、產業增效。
截至9月底,法鎮今年茶葉產量3200余噸,綜合產值3.2億元;帶動全鎮旅游累計6.2萬人次,同比增長6.2%。在茶旅融合發展思路的推動下,“小葉子”成為助力法鎮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法鎮茶葉成了名副其實的群眾“增收茶”、產業“振興茶”、鄉村“幸福茶”。
南鄭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通過探索“茶+文旅”模式,打造紅廟鎮羅帳嶺生態觀光茶園、法鎮漢祥茶園、牟家壩鎮云峰寺生態茶園等3個茶旅融合示范園,利用漢中油菜花海等文旅活動,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完善茶園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和景觀建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到茶山賞景品茶、體驗采摘樂趣和品嘗農家菜。邀約漢中市中小學校到茶園舉辦研學實踐活動32次。據初步統計,南鄭區累計接待游客1.1萬余人,實現茶旅經濟收入280多萬元。同時,南鄭區還進一步拓寬“茶+”模式,打造產業新業態。支持16家茶企采取“茶+電商”模式,通過電商平臺開展線上直播銷售。其中,陜西綠嬌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漢中福地茶業有限公司等開設直播間,組織專人每天定時在線上銷售春茶產品,茶葉日均銷售額超10萬元。
強化技術支撐
位于南鄭區青樹鎮的陜西綠嬌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茶葉收購、加工任務實現了超額完成,于是下半年其又開始了新品種的研發測試工作?!拔覀円恢迸c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市縣農技部門保持合作,不斷提升管理質效、研發更新品種、開發新型產品,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每天不斷有客商上門?!痹摴句N售經理趙有強邊展示最新產品邊說。
南鄭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聚焦夏秋茶資源開發利用率低這個短板,依托科研院所專家團隊,在綠嬌子、漢山、新美新等茶葉龍頭企業建立研發生產基地,加大夏秋茶產品生產。依托農茗園茶業公司,組織10家茶葉生產企業大量生產外貿茶,遠銷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同時,通過改進工藝,引進新型加工機械36臺,建成控溫控濕紅茶、白茶萎凋室2處,提升漢中紅茶、漢中蜜黃、白茶、黑毛茶、外貿茶、花香型等適制性產品的品質、產量和效益。強化技術培訓推進量產,延長產業鏈,茶葉采摘期從3月延長到10月,真正把夏秋茶資源優勢轉換成經濟優勢,促進產業增效、茶農增收。全年夏秋茶產量4868噸,其中漢中紅茶648噸、白茶24噸、漢中蜜黃2噸、黑毛茶576噸、烘炒青茶3036噸、外貿茶505噸。實現產值12945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1.8%、18.7%,帶動茶農戶均增收800元。
該局還通過制定南鄭區《推進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規劃》等指導性文件,今年以來,組織8名茶葉技術人員,深入茶企茶園調查了解生產情況,指導茶葉經營主體、茶農及時做好茶園科學管護,完成茶園施追肥18.6萬畝、中耕16.4萬畝。新購置新型茶葉機械36臺套,檢修、調試茶葉生產機械設備3800多臺(件),為春茶生產做足準備。名優茶生產關鍵時節,聯合漢中市茶業發展中心分別在陜西新美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漢中蕓熙茶業有限公司舉辦了2024年漢中仙毫標準化加工現場培訓會、漢中紅手工制茶技能大賽、漢中蜜黃生產技術培訓會。通過培訓,強化示范引領,發揮“傳幫帶”作用,進一步規范漢中仙毫、漢中紅茶、漢中蜜黃加工工藝,培養了20余名技術骨干,全面提升茶葉標準化加工水平和產品質量,開展技術培訓25場次,惠及群眾2400余人。深入牟家壩、小南海、青樹、紅廟等產茶重點鎮,開展茶葉安全生產檢查和市場調研指導,督促茶行業領域經營主體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排除生產安全隱患。發放《漢中茶葉生產經營告知書》110份,漢中仙毫產品防偽碼13.9萬枚。推進43家茶葉經營主體規范使用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要求茶產品“帶證上市”,確保高品質茶葉產品市場穩定。印發《關于做好茶葉鮮葉質量安全管理的通知》,樹立安全第一、品質第一的生產理念。協同漢中市南鄭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中心到牟家壩鎮徐家庵村、朱家河村、柳溝村,法鎮茨壩村、沙壩村,紅廟鎮羅帳嶺村、青樹鎮歡喜嶺村等7個村10個茶企現場進行茶鮮葉抽檢,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